创业的选择06:有没有可能打造一个跨平台全积分兑换平台

风斯若之 2025-04-18 18:02:39

“平台积分兑换礼品”是一种常见的服务模型,一般来说,通过参与包括消费在内的各种方式获得积分并能兑换实体礼品是一种促销模式,但是实际上,因为积分所能兑换的实体礼品是“有价格的”,所以“以物易物”就成为了“跨平台积分兑换”的一种底层逻辑。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在移动通讯运营商那里的积分已经足以兑换一部手机了,但是我目前并不想换手机,所以这些积分对于来说既不是现金、也不是存款,并没有产生实际的价值,并且,这些积分还有可能因为兑换期限而失效;与此同时,我的一位朋友在航空公司的积分可以兑换机票,但是他近期并没有出行的计划,他的积分和我的积分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我刚好想要买机票而他刚好想要换手机的话,我们两个之间就有可能通过某种换算算法达成“积分交换”,之后再进行积分兑换就可以保证两个人都满意了。

在上述案例当中,相当于我购买手机是有“优惠”的概念的,而朋友购买“机票”同样可以享受“优惠”。从底层逻辑来看,是我用“买一部手机送朋友”换来了“朋友买一张机票送给我”,这个模式并没有任何不妥,只是,目前的我们都受限于积分提供平台的限制,无法真正完成这样的“跨平台积分操作”。

设计一个“跨平台积分兑换平台”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入手:一种是积分购物模式,一种是积分交易模式,这两种模式可以合二为一,也可以独立存在。

积分购物模式是一种简单的模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建立一个网络购物平台,购物平台的支付体系并非与金融系统挂钩,而是与各个签约单位的积分挂钩,消费者可以使用自己在各个消费环境中的积分来进行购物,当然,消费者在不同商家的积分在这里也并非“等价”的,同样购买一个杯子,可能要花费甲平台的500积分或者乙平台的3000积分。

积分交易平台虽然对于运营者来说可能会复杂一些,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更会显得更加灵活。还是上面的案例,在我的运营商积分发生冗余的时候,我可以通过平台交易直接用这些积分兑换航空公司的里程积分,这种模型对于“积分交易平台”的要求会高一些,但是肯定会更受消费者欢迎。

无论是以上哪种模式,经营者必须与市场中主要的会产生用户积分的平台全部建立起合作,且这些商家必须开放自己的后台数据。否则,这个平台就会因为“可兑换的积分”太少而失去“流水”。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搭建这样一个跨平台的积分兑换平台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难度,困难在于由谁来“牵头”来完成。

当然,所有市场间的合作都是要以“利益”作为基础的,对于“积分源(比如运营商或者航空公司)”来说,他们的利益诉求点就在于可以让自身消费者的“积分有价”,可以促进消费并且让积分可以迅速消耗掉;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把在单一积分源积攒的积分累加在一起以便于消费;对于“兑换平台”来说,可以与“积分源”谈好积分消耗的分利模式并且可以赚取积分兑换商品的差价。

我非常清楚一个理论上存在的模型未必可以真的在市场当中有所表现,所以,本文只是提出了一个“可能性”,分享给那些想要创业的人作为创业选择的一次思考吧。

0 阅读:0

风斯若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