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在青岛休养,杨银禄得知后询问周恩来,总理:不能瞒着江青

静心的历史 2023-05-16 18:07:23
前言

和孙女在一起的贺子珍

照片上的人是贺子珍,她满头白发,正坐在轮椅上跟一个小姑娘看书,在这张照片出来之前,贺子珍已经有40多年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了。

贺子珍是毛泽东的前妻,是陪着毛泽东走过漫漫长征路的革命女性,毛泽东也曾说过:“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我这个郎婿也只好入乡随俗

1928年5月,亭亭玉立的贺子珍与英勇善战的毛泽东相爱了,没过多久,他们便举办了婚礼,因为是在革命期间,所以婚礼办得也很简单,贺子珍的好友袁文才亲自为他们下厨做了一桌子菜,贺子珍为此还亲手给毛主席做了一个针织挎包,这个挎包也成了毛主席日后的必需品,不管是打仗还是行军还是办公,毛主席都带着它。

贺子珍

简单的婚礼办完了,新婚小两口又踏上了革命的道路,1928年夏天,毛主席和贺子珍带领着三十一军团来到永新县西乡夏幽区,回到家乡的贺子珍很高兴,县里的委员长刘真、王怀等人听说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礼办的很简单,于是提议给他们再补办一个传统婚礼。

“贺子珍是我们永新妹子,她父母又逃难到吉安去了,她的终身大事当然要我们为她操办了!结婚仪式在我们永新举行也是理所应当的呀!”

王怀高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夏幽区的区委主任胡波一听,也觉得该有的仪式还是要有的,他积极回应:“你们的意思是打算在塘边给毛委员、贺子珍举行个仪式,算他们正式结婚对吗?”

几位朋友边走边讨论,甚至还想出要在仪式上逗逗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点子,没一会儿功夫,一伙人就走到了毛泽东的住所,他们向毛泽东说明要办仪式的事情。

贺子珍本身就是当地人,所以她是很熟悉这些婚礼礼节的,贺子珍当着大家的面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害羞笑了笑,说了一句:“我都可以,你们问他吧!”

毛泽东和贺子珍

贺子珍虽然是革命女性,但是她对自己的婚礼是有期待的,谁不希望自己可以跟心爱人有一场圆满的婚礼呢?毛泽东看出了贺子珍的心思,便答应了大家的要求,还很幽默地说了句:“你们要搞,我这个郎婿也只好入乡随俗了!”

几天后,贺子珍和毛泽东的婚礼仪式便开始了,大家按照永新的风俗,好好给他们庆祝了一番,据悉毛泽东跟贺子珍在婚礼上还唱了一首歌,是《国际歌》。

婚礼办完,毛泽东便带上队伍打仗去了,贺子珍则跟着大部队一起前去,1929年,贺子珍在福建龙岗生下一个女孩,这个孩子是毛娇娇(李敏)的姐姐,孩子出生后,毛泽东还调侃:“她倒是会挑选日子,找到地方才出生的。”

由于红军要行军,要打仗,带个孩子实在是不方便,为了孩子能好好长大,毛泽东和贺子珍不得不忍痛把孩子寄养到老乡家里,即便他们知道,这一寄养,日后就很难找回来了,但此时的他们也只能这么做。

毛泽东艰难夫妻情

长征路上,整个部队都要面临着严峻危险,狡猾的敌军为了消灭红军,还专门派出了空军,一架架飞机在所到区域上方来回盘旋着,这天,干部休养连刚到贵州盘县猪场,便听到上空传来轰隆隆的声响,是敌军!

一时之间沙石弥漫,耳边炸起炮弹打下来的声响,干部休养连的好多人都受了伤,包括贺子珍,贺子珍之所以会受伤,是因为为了保护伤员,所以被炮弹炸伤了,稀碎的弹片飞入贺子珍的体内。

也正因为这一次受伤,改变了毛泽东和贺子珍的感情命运。

贺子珍受伤的时候毛泽东并不在身边,负伤后的贺子珍怕拖累大家,她提出想要留在老乡家养伤的想法,留在老乡家就意味着她要脱离大部队,更何况老乡家哪里有医疗水平呢?

这件事情被同行的毛泽民知道了,他对贺子珍说:“这不行的,丢在这里,敌人知道你是大哥的妻子,肯定会没命的。”

毛泽民

钱希钧也在一旁着急说:“我们马上打电话告诉大哥!”

最后毛泽东知道了这件事情,坚决不把贺子珍留在老乡家,他一定要带着贺子珍一起出发,后来贺子珍回忆起这件事情感慨到:“是主席救了我的命。”

1937年贺子珍生下毛泽东另一个女儿毛娇娇,随后毛主席带着母女俩来到了延安,在延安期间,贺子珍和毛泽东的感情也出现了微妙变化。

贺子珍坚持离开主席去治病

到了延安,毛主席就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现在有多个棘手的战事等着他处理。贺子珍是个要强的女性,她见自己的丈夫每天奔忙于工作之中,她也很想像毛泽东那样,但是当年战争遗留下来的弹片无法让她完成量大的工作。

这些弹片给贺子珍带去巨大心理伤害和身体伤害,她实在是太想把这些弹片取出来了,为了日后更好的工作和学习,她一定要取出这些弹片。

毛泽东和贺子珍

这段时间的贺子珍很痛苦,一方面是身体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痛苦,那时候毛泽东要处理抗日战争的大小事务,所以很少有时间跟贺子珍在一起,俩人因为长久不见而产生了误会,毛泽东工作忙碌,贺子珍性格倔强,彼此之间的误会也越来越大。

不过现在的贺子珍没有太多心思想她跟毛泽东之间的事情,现在的她只想治好自己的病,想把身体里残留的弹片取出来。

贺子珍跟毛泽东说明自己要去上海的事情,毛泽东怎么可能放心她去呢,现在外面的局势还不稳定,贺子珍又怀有身孕,实在是太危险了。

毛泽东挽留了贺子珍,但贺子珍说:“我身上的伤痛得越来越厉害,我要去治伤。”

毛泽东深情对着贺子珍说了挽留的话,奈何现在的贺子珍一句也听不进去。

贺子珍没有等毛泽东说完就回到了窑洞呢,毛泽东见状继续上前挽留:“不要跟我生误会了,我们在战争中受尽折磨……”

贺子珍听完只说了一句:“我要走!”

贺子珍

就这样贺子珍离开了毛泽东,她先是来到上海,随后去了兰州、新疆等地,最后跟王稼祥等人去了苏联。

贺子珍在苏联得知毛主席再婚消息

贺子珍本以为自己的病可以在苏联治好的,但看完医生才知道,她身上的弹片已经跟她的肉长在一起了,取不出来了,心灰意冷的贺子珍只能留在苏联。

身在异国的贺子珍经常会想起她跟毛泽东相处的时光,这天,她很想念毛主席,于是来到了读报室,她在等读报员读报,想听听有没有关于毛泽东的消息。

没一会儿,读报员拿着报纸来了,他读出一个让贺子珍心灰意冷地消息:“毛泽东与他的妻子江青,踏着月色在窑洞外送行……”

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读报室的人,包括贺子珍。

他真的结婚了吗?贺子珍一时之间不敢相信,但这么大的事情又怎么会作假呢?

贺子珍和家人

在这之后,贺子珍天天失眠睡不着,整个人也颓废了好多。眼见贺子珍在苏联的日子要到头了,她该回国了,但贺子珍又犹豫上了,毛泽东已经结婚了,自己回去算什么呢?

她暂时是不想回国的,周边的同事见状也纷纷相劝:“子珍,别固执了,回去吧!”

然而贺子珍还是没有回去,一直到1947年,贺子珍才带着毛娇娇、毛岸青等人回到祖国。

贺子珍李敏回国,毛泽东关心母女情况

贺子珍回国后在组织安排下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后来因为女儿毛娇娇的原因,她再一次联系上了毛泽东。

毛娇娇回国后已经是12岁的大姑娘了,此时的她还没有跟爸爸毛泽东在一起长久生活过,她很想念自己的爸爸,这天,贺子珍让毛娇娇给爸爸写信,毛娇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由于她从小是在苏联长大的,中文不好,所以就用俄文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毛泽东

贺子珍也跟着女儿一起给毛泽东写了封信,几天后,毛主席的回信来了,不过只有给女儿的回信没有给贺子珍的回信。

毛主席在信里面写到:“娇娇是我的女儿,你的信我收到了,你要好好学习,做一个中国的女孩,爸爸很好。”

1949年,毛娇娇暂时离开她的妈妈贺子珍回到了爸爸毛泽东身边。

父女俩的见面温馨又感动,毛主席看着眼前他亭亭玉立的女孩心里很激动。

“我的小外国人,爸爸欢迎你!”

毛娇娇看了看眼前这位身材魁梧的男人,突然叫了一声:“爸爸!”

毛主席张开双手把女儿抱在怀里,嘴上还不断叫着:“娇娇!娇娇!”

再后来,毛主席把毛娇娇的名字改成了李敏,她也成了毛泽东和贺子珍之间的感情润滑剂。

李敏

李敏虽然回到了爸爸身边,但毛主席还是让她在放假期间回妈妈那里去,毛泽东得知贺子珍的妹妹是因为寻找毛毛而牺牲的,后来又得知贺子珍因为妹妹离世伤心过度而病倒,于是便让李敏带上药品回去看望贺子珍。

每次李敏从妈妈那里回来后,毛主席总是要问问关于贺子珍的情况。

这天,李敏和毛主席聊起了关于贺子珍的生活,李敏告诉爸爸:“妈妈和海峰等人住在一起,由于家里只有一间屋子,所以大家住在一起是很拥挤的。”

毛主席听完后回答:“关于你妈妈的事情,你以后可以去找汪东兴叔叔,我解决不了的事情,办不了的事情,他都可以解决。”

汪东兴

随后李敏把这件事告诉了汪东兴,汪东兴很快就解决了贺子珍的住房问题,贺子珍的红军事迹大家都有所耳闻,所以对她是敬佩的,陈毅从汪东兴那边得知贺子珍住房困难一事,还专门把自己的公寓让给贺子珍住。

病重之中的贺子珍

自长征受伤以来,贺子珍的身体就没有好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症状也是越来越严重了。195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广播了毛主席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这一天,贺子珍正在家里等她的哥哥贺敏学回家,贺敏学的妻子怕贺子珍等的无聊,便给她打开了收音机,收音机里传出了毛主席洪亮的声音,贺子珍呆住了,这个声音她太想念了!

就这样,贺子珍一个人呆呆坐在收音机前整整听了一天,第二天贺敏学妻子起来到贺子珍房间叫她吃饭,发现贺子珍还在收音机前坐着。

贺子珍见嫂子过来,抬起一张面无血色的脸问:“收音机为什么不响了,毛主席为什么不说话了?”

嫂子看着贺子珍煞白的脸,哆嗦的嘴唇,心想:“坏了!”

贺子珍(左一)

自从这天后,贺子珍就病倒了,而且病的很严重,她的意识不是很清醒,时而昏迷时而清醒,面对贺子珍的病,大家都很着急,贺敏学两口子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所以把贺子珍生病的事情告诉了李敏。

李敏自然是把妈妈生病的事情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也很担心贺子珍的身体,毛主席知道贺子珍的病在于心病,为了能缓解贺子珍的心情,毛主席专门给贺子珍写了一封信,主席让她好好治病,好好休息。

这封信果然起了作用,贺子珍开始按时吃饭,按时吃药。

贺子珍为当年所作所为感到后悔

1958年,为了让贺子珍得到更好的疗养,她来到了南昌,贺子珍是江西人,南昌的种种让她很有熟悉感。这天,江西部门利用周日举办了一次展览,朱旦华特意叫上了贺子珍一同前往。

朱旦华

结果因为这一次的展览,贺子珍的病情又严重了,在展览厅门前摆放着毛主席的立像,贺子珍一见到立像就挪不动脚步,她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泪流满面,一旁的朱旦华怕贺子珍太过于伤心,上前劝着:“子珍,我们走吧,进去看展。”

“不!我不走!我就要在这!”她在毛主席的立像前站了好久好久,最后说了一句:“我好后悔!”

贺子珍,江青同在青岛,周恩来出面解决问题

贺子珍在南昌住了一段时间,由于身体原因,她于1963年离开了南昌,随后贺子珍又回到了上海,1971年夏秋交替期间,贺子珍来到了青岛。

青岛是沿海城市,这里的环境和气候都是很适合休养的,贺子珍在这里疗养避暑是再好不过的了。然而在青岛,却发生了一件惊动周恩来总理的事情。

贺子珍来青岛休养的事情传到了江青秘书杨银禄耳朵里,此时的他们也正在青岛为江青打站前,知道这件事后,杨银禄觉得关于贺子珍来青岛一事是有必要告诉周恩来总理的,而且也有必要去询问一下周总理的意见是什么。

周恩来总理

江青秘书杨银禄打通了周总理的电话,他用简洁的话语向周恩来总理说明了他们正在青岛一事,同时也将贺子珍正在青岛休养的事情告诉了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听完杨银禄的汇报后,他表示:“贺子珍同志去青岛休养确实是个问题,我的意见是这件事情不能瞒着江青同志,必须要让她知道,她去不去她自己决定。”

随后杨银禄把周总理的态度转告给了江青,江青知道后并没有说什么,她表示:“贺子珍休息她的,我休息我的。”

贺子珍李敏送别毛泽东

贺子珍在青岛停留的时间不长,没过多久她就从青岛回到了上海。贺子珍虽然身患疾病,但是她毕竟是一位从战场上历练过得革命女性,所以她有一颗宽容、正直的心,在上海时,贺子珍还不断建议自己的外甥女、侄女儿多看看报纸,要多看看国家大事,贺子珍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也会亲自把自己看报的收获告诉她们。

1976年对于贺子珍来说,是极其悲痛的一年,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更是悲痛的一年。

76年夏天,李敏从文件中得知毛主席病危的消息,此时的她已经没有精力想其他的了,她只想去中南海看看自己的爸爸。

毛泽东和李敏

李敏如愿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仰卧在病床上,身上还插着管子,李敏见到这样的场景又怕又心痛,那时的毛主席身体很虚弱,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但见到李敏来了,主席还是用尽全力,睁开了眼睛。

他颤抖着向李敏伸出手,李敏见状立马把自己的手放到主席宽厚的手掌里,爸爸的手跟过去一样温暖,李敏突然想起她当时刚从苏联回来后第一次见爸爸,爸爸也是用这双温暖的手把她紧紧抱在怀里。

李敏记忆里的爸爸一直是雄伟的,高大的,但现在……

李敏看着病床上的主席流下了眼泪。

李敏和贺子珍

就在这次见面的几天后,李敏又接到了来自中南海的电话,对方让她来中南海看看毛主席,接到电话的李敏很开心,她觉得是爸爸病情好转了,所以又想跟自己说说话,但没想到的是,等她来到中南海后,得知的却是爸爸去世的消息。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想到了远在上海的妈妈,她知道这个消息是瞒不住的,自己的妈妈肯定会知道毛主席去世的事情,李敏考虑到贺子珍身体不好,怕她突然受到打击,身体承受不住,所以提前让孔令华去上海陪着贺子珍。

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传到了贺子珍这里,得知消息后的贺子珍先是一愣,呆了半天,随后便大哭起来,她这一哭就是好几天,饭也不吃下去,水也喝不进去。

一旁的孔令华也在不断地劝慰贺子珍,但不管孔令华如何劝慰,贺子珍都止不住她的眼泪,贺子珍最后没有去北京参加毛主席的最后送别会。

李敏完成北京的安葬工作后第一时间赶回了妈妈身边,此时的贺子珍已经恢复了平静,她对着李敏只说了一句话:“对你爸爸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你爸爸的遗志,为人民好好工作。”

毛泽东结语

毛主席离世三年后,贺子珍踏上了去北京的专机,贺子珍终于在北京,在毛主席纪念堂里见到了她思慕已久的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