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贺子珍回国,林彪专程迎接,见面后:大姐,你有要求尽管提

静心的历史 2023-04-25 17:14:41
前言

贺子珍

1976年秋天,党中央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上海送到了北京,这位老人对北京有着情意结,她想来北京已经有几十年了,如今,她终于踏入了北京城。到了北京后,老人在子女们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天南门,她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人民大会堂和那个人。

老人稳定了下情绪后,便让子女们带她见了一个人,并亲向他奉献上一个1.5米的桃形绢花编制的花圈。8年后,老人家去世了,家里人对老人的遗物进行了整理,他们发现老人有一张“三等甲级”的革命军人残疾证,按照相关规定, 老人本可以每年领取330元的残废金,但是她却分文未取……

这位老人便是跟毛泽东有过10年婚姻的贺子珍,同时她也是毛泽东大女儿李敏的妈妈。

贺子珍出意外,毛泽东打趣要开追悼会

毛泽东和贺子珍相识于战争年代,他们的婚礼也是在这期间举办的,夫妻俩一起度过了艰难困苦的长征时期,在这期间,贺子珍同时兼顾着妻子和战友两种身份, 为了可以更好的照顾毛泽东,贺子珍默默地为毛泽东做能做的一切。

只要一有空,贺子珍就会来毛泽东的驻地,她在这里帮毛泽东整理整理文件, 抄写抄写电报,那时候的条件很差,根本就没有可以用的桌子,这时候贺子珍便会找来几个铁皮箱子,她把箱子摞到一起,再往上面铺上一块布,一个简易的桌子就有了。

贺子珍

战争时期危机重重,大家每天都是吊着胆子过日子,贺子珍也是如此。这一天, 贺子珍正跟着大部队一起翻越山头,在半路上,他们遇到了敌机的袭击。

“敌人的飞机来了!快隐蔽!”

然而,他们现在的位置是在一座大山上,山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这要到哪里隐蔽呢?没办法,大部队只好先卧倒在大树旁边的土丘下,人刚趴下,耳边就传来了飞机的轰炸声,好在大家掩埋的很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后毛泽东见他们都安全回来了,很是幽默地说了一句:

“通讯员跟我们报道的时候说,亲眼看见你们被炸死了,我还打算战斗结束后会为你们开追悼会。”

遗憾的是,好运并不会一直伴随左右,在贵州盘县,贺子珍就出了意外,也是因为这一次的意外给她带来长达几十年的伤害。

那天,贺子珍所在的总卫生部受到了敌机的袭击,由于敌机来的突然,他们无法及时做出掩护,贺子珍为了保护战友,她的背部、头部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伤口,因为现在正在长征的路上,所以医疗水平非常有限,医护人员只能先给贺子珍进行暂时的处理,而那些嵌入到她骨头里,肌肉里的弹片,也只能到了根据地后再进行处理。

贺子珍跟战友们

贺子珍受伤期间,毛泽东正在前方打仗,贺子珍受伤3天后,毛泽东才抽出时间来看她,贺子珍觉得自己的伤势很严重,她没法继续跟着大部队出发了。

毛泽东知道贺子珍的想法后立马劝慰到:“你不要想那么多了,会治好的,我们绝对不会把你留下,就是抬也要抬到目的地。”

对于毛泽东这一举动,贺子珍非常感动,多年后她再次回忆起这段往事说:“是毛泽东救了我的命……”

贺子珍又喜又悲的延安时光

日子一天天过着,红军部队很快就到达了陕北,陕北对于贺子珍来说是一个既痛苦又幸福的地方,她在这里生下来女儿李敏,也在这里跟毛主席分了手。

贺子珍生完孩子后希望自己可以尽快投入到革命工作当中去,她本身是一位自立自强的女性,所以她很想从工作中得到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学习和工作,贺子珍把李敏送到了老乡家里,自己进入了抗大,但因为自己身体原因,贺子珍在抗大并没有上很久就回到家里休养了。

也是从这个时候,她跟毛泽东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毛泽东和贺子珍

在延安的这段时间里,贺子珍开始有了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不是陪伴上的,而是思想上的,毛主席在延安期间,每天都要跟很多知识分子一同交流,通过交流,主席可以获得知识,但也因为这样,他跟贺子珍之间的思想交流便少了很多。

此时的贺子珍缺乏安全感,她很想通过工作来抵消掉自己心里的不安,但是她身上还存留着长征时期留下的弹片,这些弹片让她每天都陷入到痛苦之中,贺子珍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既然这些弹片是影响她生活的罪魁祸首,那她只能采取手术的方式把它们都清除了。

贺子珍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既然下定决心了,那么就一定要做到,延安的医疗水平低,做不了这么大的手术,贺子珍只好选择去上海,去上海之前,她得先去趟西安。

贺子珍要去上海治疗的消息被毛主席知道了,他不想让她去,在贺子珍出发前,毛主席动容地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流泪,只有三种情况留过眼泪,其中一种就是你负了伤,医生说你不行了,我掉了眼泪。”

随后,毛主席又跟贺子珍保证:“我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后,不会让你像过去那样……”

毛主席的话很令贺子珍感动,但是感动归感动,贺子珍还是走了。

毛泽东和贺子珍

到了西安后的贺子珍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比自己想象的要动荡许多,她要去的上海已经沦陷了,此时的上海是去不得了,那去哪里呢?贺子珍不想回延安,考虑再三打算继续留在西安。

毛主席得知上海的事情后赶紧给托人给贺子珍捎带消息,他希望贺子珍能赶紧回延安去,然而贺子珍无视了毛主席的请求,她不是不想念毛主席,而是更希望能把自己的病彻底医治好。

贺子珍在西安待了几个月后就去苏联了,其实在她踏入飞往苏联的飞机前,毛主席是挽留过的,毛主席再一次跟贺子珍说:“希望她不要去苏联,早点返回延安来。”

很显然,毛主席的挽留没有什么用……

贺子珍贺子珍在苏联的坎坷时光

1938年,贺子珍抵达莫斯科,初到异国的贺子珍对这里充满着无限幻想,看着莫斯科的工厂、学校、克里姆林宫,贺子珍又恢复了原有的自信。

然而,她所期待的美好生活完全是昙花一现,在莫斯科,贺子珍遇到了一桩又一桩的糟心事。莫斯科的医生检查了贺子珍的身体,并告知她:“你身上的弹片不可能也没必要取出来了”,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弹片已经被头骨,肌肉给包裹住了。

贺子珍在苏联期间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很像她,虽然她在苏联的生活很贫困,但是贺子珍还是尽力抚养他,没想到的是,在男孩10月大的时候患上了感冒,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孩子因病死亡了。

丧子的事情没过了多久,贺子珍又收到毛主席再婚的消息,这下贺子珍是彻底清醒了,也是在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

右二是贺子珍

1940年,毛主席得知贺子珍在苏联的生活很是艰难,为了安慰贺子珍,毛主席把年仅4岁的李敏送到了贺子珍身边,孩子的到来多多少少让贺子珍得到安慰。

几年后,王稼祥去莫斯科看望了贺子珍,贺子珍跟王稼祥说她想回国了,王稼祥很开心贺子珍能这么想,他对贺子珍说:“这一切得经过组织手续办,这件事情关系到毛主席的家庭问题,必须要去请示毛主席。”

王稼祥将贺子珍的经历仔仔细细的写在电报上,事后又给毛主席打了一通电话,没过多久,毛主席就发来电报,电报上面只写了四个字:完全同意!

就这样,贺子珍带着李敏回到了阔别九年的祖国,从莫斯科回中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他们一行人又是乘坐的火车,时间自然是更长了,再加上跟贺子珍随行的人里有几个病人,为了照顾他们,他们缓慢了步调,一路上走走停停,等回到中国,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贺子珍同众人的合影贺子珍九年后回国,林彪专程到车站接人

载着贺子珍一行人的列车稳稳停在了哈尔滨站台,知道贺子珍要回来了,贺子珍以前的战友们都很激动,林彪、李富春还专程去火车站迎接的贺子珍。他们几个人已经有十几年没见了,此刻见了面,大家都非常激动,林彪等人也亲切问候着贺子珍。

“大姐,欢迎你回来,这一路上可还好?”

“我很好,谢谢!”

林彪继续跟贺子珍闲聊着,林彪语气亲切地跟贺子珍说:“子珍同志,你现在才刚回来,要是有什么要求的话,尽管提!”

没等贺子珍回答,林彪又说了一句:“贺子珍同志,你瘦了,一会儿到了地方,你先好好休息!”

贺子珍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问候感动极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对家人的担忧。

林彪

回国后的贺子珍很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如何,没过了多久,贺子珍回国的消息就传到了自己哥哥那里去,贺敏学忙着打仗不能前来,只能让老婆带着孩子去见了贺子珍。

贺子珍回国后的时光

贺子珍回国后跟毛主席有过书信往来,但每次都是贺子珍给毛主席写,毛主席并没有回复她,为了能让李敏得到好的教育,贺子珍又她送到了毛主席身边。

贺子珍身体不好,情绪也不稳定,无依无靠的她很是想念李敏,这一天,贺子珍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她心里是很想让李敏回到自己身边的,但这件事情贺子珍并没有跟毛主席提起,她只是在信里面写了:“主席,娇娇(李敏)到你那里去了,我一个人感到很寂寞,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把她照顾好的……”

毛主席并没有给贺子珍回信,而是让李敏给她妈妈写了一封信,也是从这之后,毛主席会让李敏在寒假期间回到贺子珍身边。

毛泽东和李敏

每次李敏来上海,毛主席总是会给李敏准备很多特产,有燕窝、水果、茯苓饼等等,这些特产都是专门给贺子珍带的。

李敏见了妈妈很是开心,她会跟贺子珍讲很多关于毛主席的事情,等李敏要回北京上学时,贺子珍也会给李敏带上许多南方特产,她给里面准备的这些特产都是毛主席喜欢吃的。

见李敏回来,毛主席也很喜欢通过李敏打探打探贺子珍的情况,这一天,毛主席正带着李敏散步,走着走着,毛主席便问到:“你妈妈现在是什么模样咯?”

“我妈妈现在可胖了!腰很粗,就像水桶那样!”李敏故意骗她爸爸。

谁知毛主席一听,立马否认了李敏的说法,他跟李敏说:“她不可能发胖的,她过去的身材很多瘦弱,现在身上还带着病,心情又不好,怎么会胖起来呢?”

李敏听了爸爸说的话很惊讶,她完全没有想到爸爸会这么了解妈妈。

毛泽东李敏贺子珍突然病倒,毛泽东为贺子珍写信

1954年,贺子珍突然病倒了,此时的她饭也吃不下去,水也喝不进去,晚上又睡不着,醒着的时候人也没有精神,贺子珍的状态让家人们感到可怕。

家里人劝贺子珍去医院治疗,贺子珍也不愿意去,家里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给李敏写了信,李敏知道后着急得一直哭,没办法的李敏把妈妈生病的事情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知道后很难过,他的心情很低落,当着李敏的面毛主席哭了,这也是李敏第一次见毛主席哭。

毛主席知道贺子珍生病是因为心病导致的,所以他专门给贺子珍写了一封信,毛主席在信里面劝慰贺子珍能吃药看病,知道贺子珍抽烟厉害,毛主席又专门在信里提醒贺子珍不要抽太多烟。

贺子珍和李敏

毛主席的这封信对于贺子珍来说就是一剂良药,在这之后,贺子珍突然愿意治病了,也愿意吃药吃饭了,没过了多久,贺子珍就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里了。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庐山秘密”

1958年,贺子珍想回江西住一段时间,她的很多战友都在这里,比如有杨尚奎啦,邵式平啦,她如果回到江西,那么也有人能跟自己说说话,江西的省委答应了,5月,贺子珍便从上海到了江西,随后又来到南昌。

省委知道贺子珍的身体不好,专门给她安排了司机,炊事员,护士等人。知道贺子珍回来了,杨尚奎便带着夫人水静去看望贺子珍,为了缓解贺子珍的情绪,他们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带上孩子。

一年后的八月,杨尚奎跟水静说:“毛主席想要去见见贺子珍同志,要你同朱旦华下午回一趟江西,把贺大姐接到山上去。”

随后杨尚奎还专门嘱咐了妻子:“一定要对这件事情保密!”

杨尚奎和水静

这天,水静来看往贺子珍,并跟贺子珍说:“打算把你接到庐山住一段时间,去庐山还能散散心。”

庐山对于贺子珍来说并不陌生,她之前来过好几次了,更何况庐山上的风景十分秀丽,自己哪有不去的道理啊。

水静带着贺子珍来到了庐山的一座别墅前,这里很偏僻,人也很少,确实是一个休养的好住所。安顿好贺子珍后水静就去毛主席了。

“贺子珍的身体怎么样了?”

“还可以吧?”水静回答到

“你跟杨尚奎同志商量一下,这几天就由你陪着她,不要让她跑到外面来,也不要让她离开屋子半步。”

第二天,毛主席这边就派出了接贺子珍的汽车,车子抵达后门口连个门卫也没有,坐在车里的贺子珍觉得有些奇怪,这是什么地方?

水静把贺子珍带到房间门口,她让贺子珍自己进去,贺子珍刚推开门,就被屋里面的人吓到了,这是她日思夜想要见的人,是毛主席!他们自从分别以来已经有20多年没见了!

毛泽东

贺子珍在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泪水就憋不住了,她放声哭着,毛主席见贺子珍情绪太激动,便什么话也没说,给了贺子珍一个缓和情绪的时间,奈何贺子珍的眼泪压根就止不住,毛主席只好开口说:“我们见面了,你不说话,一直哭,等以后见不到,又想说了”

贺子珍稳了稳情绪,跟毛主席聊了起来,他们在一起大概谈论了一个小时,毛主席看了看时间,对贺子珍说:“时间不早了,我们明天再见面,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谈。”

见完贺子珍后,毛主席又把水静叫到自己房间里,毛主席跟水静说:“她拿走我3瓶安眠药,这些药不能多吃,你最好能把它们拿回来。”

水静点头答应到:“药我会拿回来的,一定把贺大姐送回南昌。”

贺子珍和李敏

毛主席从庐山回来后,参加了女儿李敏孔令华的婚礼,但是在李敏新婚期间,她收到一个令自己难过的消息,妈妈的病更重了……

自从庐山回来后,贺子珍的情绪就变得反反复复,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难过,自从跟毛主席见面后,她也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跟毛主席再见面,贺子珍清楚记着毛主席当时跟自己说:“我们明天再见面……”,结果一直到现在,贺子珍都没有见到毛主席。

从这之后一直到毛主席逝世,贺子珍都没有再见过毛主席了,直到1979年9月6日,也就是毛主席逝世的三周年那天……

贺子珍

满头白发的贺子珍终于来到了北京,她终于见到了思念了几十年的人,贺子珍亲自给他送上了花圈,花圈上面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遗忘,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结语

贺子珍与毛主席的婚姻生活虽然不长,但是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永远长存。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