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现“门线悬案”!无门线技术如何服众?

妮娜谈天下事件 2025-04-27 19:44:38

足球比赛,公平竞赛是基石,而裁判的判罚则是维持公平的天平。然而,近期中超赛场却风波不断,裁判判罚争议频发,让球迷们大失所望。

云南玉昆与上海海港的比赛,堪称是一场“判罚灾难”。下半场补时阶段,孙学龙头球破门,这本是一个足以让主队球迷欢呼雀跃的时刻,可裁判组却对着VAR屏幕研究了足足五分钟。现场大屏幕不放回放,球迷们只能干着急,满心的期待渐渐化为愤怒,“黑哨”的喊声此起彼伏。更离谱的是,比赛第88分钟,侯永永头球中柱,颜骏凌扑救时疑似将球从门线捞出。由于中超没有安装门线技术,裁判只能凭借肉眼判断,转播画面角度又不佳,这粒球是否整体过线成了无头公案。VAR在此时也选择了沉默,任由争议发酵。

回顾这场比赛,争议判罚并非仅此两处。上半场第15分钟,奥斯卡传中,侯永永补射破门,VAR判定越位。但慢镜头显示,防守球员的脚在越位线后面,裁判却盯着肩膀位置划线。赛后,有较真的球迷将划线图放大十倍,竟发现上港球员的左脚都踩到越位线外了。这种判罚尺度的混乱,无疑是对公平竞赛原则的践踏。

媒体人李璇也按捺不住怒火,在社交平台连发三条动态炮轰裁判。她指出,海港进球时裁判不查VAR,玉昆进球却被反复审查,如此双标判罚,让中超沦为笑柄。球迷们也纷纷统计,玉昆本赛季被吹掉的进球都能做成集锦了,这次更是明显遭遇“冠军哨”。

虽说最终比分是3比2,上海海港获胜,但云南玉昆作为升班马,敢与卫冕冠军大打对攻,全场射门14次比海港还多4次,展现出了十足的勇气与实力。19岁小将蒯纪闻完成中超首秀,孙学龙成为队史首位进球的云南籍球员,他们的努力和拼搏值得尊重。助理教练赛后表示,队员们拼出了精气神,只是运气欠佳。可真的只是运气不好吗?恐怕更多的是裁判判罚的不公,让他们的努力差点付诸东流。

事实上,这样的争议判罚并非个例。足协年年强调要统一判罚尺度,可每一轮联赛都会出现新的争议。球迷们看VAR回放时的紧张程度,甚至超过了看进球,就怕主队到手的胜利被裁判“偷走”。

云南玉昆主教练被禁赛,助理教练在赛后发布会上也只是感谢队员,没敢公开质疑裁判。但媒体和球迷不会沉默,他们强烈要求足协给出合理的解释,不少人建议俱乐部上诉。只是以往类似情况,足协大多回复“判罚正确”四个字,这样的回应显然难以服众。

门线技术,在国际足坛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许多赛事都已广泛应用,它能精准判断球是否越过门线,减少争议判罚。可中超至今仍未引入,导致类似的门线悬案不断上演。技术本应是减少误判、保障公平的有力工具,如今却因缺失而成为争议的源头。球迷们愤怒地在社交平台刷屏:“我们不要高科技,只要公平!”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呐喊。

中超若想真正提升赛事质量,赢得球迷的信任与尊重,就必须解决裁判判罚的问题。统一判罚尺度,引入先进技术,让裁判的每一次哨声都能公正响亮,让足球回归纯粹。否则,中国足球谈何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0 阅读:0

妮娜谈天下事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