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 5 月 25 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测试训练场上,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炮击在极为严格的保密氛围中进行。这一天,堪称原子大炮的诞生日。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美国人研制出一种堪称 “审判日工具” 的武器 ——280 毫米 M65 火炮,它能够发射核炮弹,射程超过 20 公里,世人称其为 “原子安妮”。军事历史学家米哈伊尔・波利卡波夫评价道:“这是一款体型极为庞大的装备。”
超级武器的首次测试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一枚经验证的核弹在距地面 150 米处爆炸,其效果完全达到了美国军方的预期。此次爆炸的破坏力与当年在广岛投放的 “小男孩” 炸弹相当,强大的冲击波震断树木、摧毁建筑,甚至将垃圾填埋场上的汽车掀翻。

“原子安妮” 在成功测试后迅速被美国军方采用。米哈伊尔・波利卡波夫指出:“他们制造了约 20 台这样的装备,用于在前线向敌人发射原子炮弹。” 大多数 “审判日火炮” 部署在德国东西部对峙的 “冷战前沿”。在 20 世纪 50 年代,这种炮兵系统被视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战术核武器运用方式。
表面上看,原子炮弹的概念颇具吸引力。然而,“原子安妮” 很快暴露出严重的缺陷 —— 它过于笨重。牵引一门这样的火炮,需要动用两台拖拉机,在德国城市狭窄的街道上运输这一巨型装备更是困难重重。不久之后,这个笨拙的 “核怪物” 便从美军武器序列中被淘汰。但原子大炮的历史并未就此终结。米哈伊尔・波利卡波夫称:“我们(苏联)的领导层知晓了这种原子火炮的存在。”

苏联针对美国的 “核安妮”,研发出了自行炮兵装备 “电容器 - 2P” 以及自行迫击炮 “奥卡”。1957 年 11 月,这些装备首次在莫斯科军事阅兵中亮相。八辆外形巨大的履带式装备驶过红场,引起了广泛关注。空中国防军博物馆的尤里・克努托夫表示:“这给公众,尤其是外国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往有些装备只是展示模型,而此次人们亲眼目睹了真正的战斗装备。这无疑彰显了苏联武器的实力,也在苏联军事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初,苏联设计师计划使用早已投入使用的 BR - 5 迫击炮来发射战术核弹药,但这一想法最终被放弃。米哈伊尔・波利卡波夫解释道:“其中一个原因是该迫击炮的射程较短,最远仅 10 公里。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适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核装药爆炸时极有可能对己方部队造成巨大伤亡。”

此外,苏联枪械专家未能在 280 毫米炮弹中注入足够的能量,若要实现预期效果,需要更大的口径。更为关键的是,设计师们面临着在自行底盘上打造 “火炮平台” 的任务。而履带式的 “奥卡” 和 “电容器” 恰好满足了所有这些要求。米哈伊尔・波利卡波夫介绍说:“这两种系统均采用 T - 10 坦克底盘。”
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时至今日,自行式迫击炮 2B1 “奥卡” 仍是历史上口径最大的迫击炮,其口径达 420 毫米,炮管长度近 20 米,射速为五分钟一发。尤里・克努托夫介绍:“核弹药的射程约为 25 公里。若使用主动反应炮弹,射程可达到 50 公里。此外,这种迫击炮的装填方式也很独特,仅靠一台机械驱动,需要与另一辆车协同作业,将弹药装载到炮上。”
“奥卡” 在测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它没有反冲装置,每次射击时,底盘都会向后滑动五米,这导致变速箱时常受损,悬架也不堪重负。此外,这辆重达 55 吨的装备在底盘方面也问题不断。米哈伊尔・波利卡波夫指出:“底盘采用履带式,其耐久性较差,行驶几十公里后就需要进行维修。”

“电容器” 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这种 “当日自行火炮” 与核迫击炮的区别在于,其口径稍小,炮管较短。不过,在 1960 年经过一系列改进后,位于列宁格勒地区卢加市的第 2 科尼格斯伯格军团接收了三个该型系统。新技术在高度保密的环境下投入使用。尤里・克努托夫称:“鉴于这种技术的高度保密性,相关训练直接在机库内进行。通常情况下,如果需要在野外进行训练,该装备也只会在夜间出动,而且全程没有任何照明。”

然而,仅仅一年后,该军团就被解散,“奥卡” 和 “电容器” 也从军队装备中被移除,它们从未投入大规模生产。即便解决了一些主要问题,此类炮兵系统在作战性能方面,仍无法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研发的 “月球” 导弹系统相媲美。米哈伊尔・波利卡波夫表示:“这是一种战术导弹系统。”
当然,“月球” 综合体也并非完美无缺。专家们认为其主要问题在于射击精度欠佳,火箭可能会偏离目标数公里。米哈伊尔・波利卡波夫评价道:“以如今的标准来看,这一精度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苏联设计师在导弹系统中看到了战术核武器发展的广阔前景,但他们也并未忽视苏联的核炮兵力量。20 世纪 70 年代,两款突破性的系统相继问世:一款是自行式大威力加农炮,另一款是 240 毫米自行迫击炮 “郁金香”。米哈伊尔・波利卡波夫介绍:“这两种系统既能发射常规炮弹,也能发射原子炮弹。后来,我们还研制出 152 毫米原子炮弹。美国也为 203 毫米和 155 毫米火炮配备了原子炮弹。这些都是战术核弹,原本计划用于打击敌人前沿及附近区域,但在核战争中,这些武器并未从后方投入使用。”

因此,核火炮最终成为武器发展史上的一条死胡同。冷战时期那些庞大的 “审判日火炮” 如今已成为博物馆中的展品,1953 年测试中 “核安妮” 发射的炮弹,仍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实战使用的炮弹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