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无辜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5人丧生、数人受伤。
在未搞清来龙去脉之前,印度单方认定巴基斯坦与袭击事件有关,并于第二天就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措施,其中包括暂停两国间一项重要水资源分配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
其中,“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是两国交恶的常规动作,不足为怪。但“暂停两国间一项重要水资源分配条约”就有些突兀,为两国关系平添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即便在 1965 年、1971 年两次印巴战争期间,条约仍得以维持,印度也未把印度河拿出来说事,这次把它拿出来,说明这次事件非同小可。
那么,“两国间一项重要水资源分配条约”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其实,它就是两国一直在执行的于上个世纪60年代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
我们先来说说这条河流——印度河。
从地图上看,南亚这地方有点怪。说到恒河,人们只会想到印度,“干了这碗恒河水,阎王夸我好身体”,其实,恒河并不全是印度的,至少上游是我们的,下游是孟加拉的。
也正是这个自然条件,自印巴分立开始,两国就开始打“水仗”,因为两个都是农业大国,完全离不开水资源,故一开始就争得不可开交。
最终,还是世界银行多次艰难出面斡旋,才于1960年签署了一纸条约——《印度河用水条约》,对印度河用水进行分配。
根据条约,巴基斯坦主导西部河流,获得印度河流域 80% 的水量;印度控制东部河流,完全享有东部三条河流的使用权,但在西部河流上受严格限制……
但这次,印度不按常理出牌,突然祭出“水刑外交”,大有制裁措施升级的态势:停止向巴方传输西部河流水文数据,导致巴方无法预测水量变化。削减供水量,拦截上游水源:开启巴格利哈尔、杰赫勒姆等水坝的拦截程序……
如此这般之下,显而易见,印度想一举掐住巴方的生存命脉。但巴基斯坦必须会奋起反制甚至会全面对抗。
据了解,目前巴基斯坦的反应非常激烈,已发出生存危机下的 “战争警告”:警告 “任何侵略将遭坚决反击”,并在印巴实控线部署巡航导 弹。重申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原则,但强调水资源危机可能降低核门槛。禁止印度航空公司航班通行,影响每日 300 架次航班,迫使印度航班绕道。停止与印度的直接和间接贸易……
目前,作为条约的担保方,世界银行已下场磋商,试图缓和局势,开启双方对话,但目前的难题是印度拒绝参与多边谈判,前景未明。
如果印度完全实施,将引发巴基斯坦的人道危机。据预测,如果断水持续3个月,巴方将超过5000万人面临缺水,小麦棉花等减产 40%,2000万人需粮食援助……
有些人也许会问,印度河如此巨大的水量,怎么说断就断的了?其实,只需放大地图就知道,此“断”并非真“断”,一是印度在上游建了不少水坝,它可以关闸控制水流量。据报道,印度查谟 - 克什米尔邦已将流入巴方的日均水量从 1.2 亿立方米削减至 0.8 亿立方米,降幅达 33%;二是为了灌溉,印度河上斜挖了很多引水渠,可以实现引流到其他地方,就像四川的都江堰一般,这样巴方境内的印度河流量就少了,完全掐死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另据报道,印度计划在印度河上游印控克什米尔修建 150 座水电站,彻底改变印度河河流生态,这是要对巴基斯坦往死里整呢。
要知道,印度河可是巴基斯坦的母亲河、生命之河,就是他们的命脉所在,如果被印度掐住,势必会引发人道危机,不说发展,其内乱和战争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巴基斯坦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刚刚看到巴总理办公室24日发布了一系列对印反制措施,称巴总理夏巴兹于当天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决定关闭瓦格赫边境口岸,废除向印度公民发放的部分签证,对印度航空公司关闭领空,暂停所有对印贸易……
这些反制措施都还是常规的,也是正常的对等反制。怕就怕事态升级,从“水战”升级到“核战”,这个升级路径可能包括巴方对印度水坝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克什米尔地区武装组织可能发动更多袭击,双方可能在边境部署战术核武器,这对于我国周边和平稳定是个挑战!!!
总之,印度此次 “断水” 行动,打破了 65 年的条约框架,将水资源作为政治工具,其影响将是巨大的:直接威胁巴基斯坦 2.5 亿人的生存,可能引发粮食危机、社会动荡。
对印度自己来说,也将损害国际信誉,面临世界银行仲裁败诉风险。更可能引发反噬,它就不想想,如果不听调停,就不担心我们在上游也拦河筑坝?你做得了初一,我们做十五总可以的吧,到时,哑巴吃黄莲,有苦会说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