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看懂顾千帆“逃避”的三大隐痛,才知他这一生有多难

小悝说电影 2022-06-24 19:57:30

《梦华录》开始虐了。

这虐的核心,还是在顾千帆和赵盼儿的感情线上。

一份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奏疏,直接把顾千帆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份奏疏里,言简意赅地叙述了赵盼儿父亲的获罪过程,更寥寥几笔,就道出了赵盼儿入贱籍的始末。

简简单单的几行字,裹挟的是赵盼儿一家的悲惨血泪。

一打开奏疏,顾千帆的心就凉了。

他敏锐地察觉到,赵盼儿父亲一案,或许有萧钦言的手笔。这样一来,赵盼儿与他,兴许是仇人子女。

荒谬的反转,让顾千帆陷入了绝望。

对自己的出身如此执着,对待人事又如此刚强的赵盼儿,能接受这种戏剧反转?

面对这样的荒谬,顾千帆选择了逃避。

他不敢开口向赵盼儿坦白,也无法当做毫不知情,然后又继续坦然地跟赵盼儿相处。

顾千帆的逃避,是为了些许的喘息时间,也是为了自欺欺人。

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时逃避,却给赵盼儿带来了沉重的伤害。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质疑起顾千帆的人设:

遇事逃避,只知道冷处理(变相冷暴力),原来深情的背后,藏的是这么一个无担当的人设。

顾千帆的人设真塌了?

01:顾千帆越是逃避,就越体现出,他对赵盼儿的珍视

顾千帆的前三十年,一直在失去。

最先失去的是父亲,还有自己的姓氏。由萧改成顾,看起来容易,但那时候的顾千帆,不过是个孩童。

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离他而去。

也不明白,母亲以及舅家为什么要勒令他“怨恨”自己的父亲。更不明白,好端端的,他为什么要姓顾。

这是顾千帆人生里的第一次失去,也是第一次“错位”。

除了父亲的失去,实际顾千帆的成长里,也蕴含着母亲的失去。

在别人眼中,顾千帆的母亲,是他的姑母。就连为她请封诰命,都是“为姑母请封”。

不能喊自己的母亲,为“母亲”。

这是顾千帆人生的第二次失去,也是第二次错位。

可以这么说,在顾千帆的成长岁月里,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缺席的。

但缺席的,不仅仅是亲情,家庭的温暖,还有更重要的人生“教导”。

而且,父亲和母亲的感情破裂,让顾千帆无父无母也无家,给他的人生蒙上了难以消除的阴影。

顾千帆直到三十岁,才遇上赵盼儿。

明明心里喜欢,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顾千帆对感情,因为父母的原因,有着怯,也有着生疏。

这就让顾千帆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就有着天然的劣势。

顾千帆第三次失去与错位,是齐牧。

这个让他敬重了十几年的长辈,他的真实面孔,让顾千帆有了信仰崩塌的感觉。

但顾千帆失去的,又何止这些?

他曾对陈廉说过,从前跟着自己的弟兄,都死了。最好的兄弟,也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上。

正是因为失去的太多,所以才对还能拥有的人事,显得万分珍视。

对陈廉,顾千帆虽然嘴上没有表现出来,但从他对陈廉的熟稔,还有交心,就不难看出顾千帆的在意。

头两集,顾千帆为了赵盼儿,咬牙当出去的剑玉。

从顾千帆犹豫再三的态度也能看出,这枚玉,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玉,或许是萧相公留下的吧。

对一个寄托情感的物件都如此珍视,更何况是人?

在顾千帆看来,赵盼儿是他的救赎,是他黑暗生活里,唯一能抓住的光,也是深处深渊的他,唯一能倚靠的浮木。

一看见她,生活就有了希望。一看见她,心里就已经有了家的模样。

但顾千帆越是这么在意,就越害怕失去。所以,他千倍百倍地对盼儿好,更甚至还特意警告萧相公。

顾千帆把赵盼儿看得这么重,对俩人的感情如此珍视,在察觉到他们可能是父仇时,他怎能不绝望。

想当初,他母亲也是一个刚强的女人。因为萧相公的一个错误,就决然离去,到死都不曾相见。

而刚强的赵盼儿,若是知道她的杀父仇人,是自己未来的公爹,能接受吗?

一想到这,顾千帆怕了。

如果人没有感受过温暖,就会无惧寒冷。但他若是尝过温暖的滋味呢,还能无惧寒冷?

这个道理,搁在顾千帆身上,再贴合不过了。

害怕失去赵盼儿的恐慌,让顾千帆没有勇气面对,更没有勇气向赵盼儿求证一切。

坦白,顾千帆没有勇气。

但装作什么都不知情,顾千帆又做不到。他留给自己的,就剩逃避了。

02:顾千帆的逃避,实际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之前我们就说过,赵盼儿对自己的出身是自卑的。贱籍身份,始终是她心里无法迈过去的一道坎。

直到那次斗茶,赵盼儿才算是真正接受了自己的过去。

然后是那次“花瓣吻”,又让赵盼儿彻底对过去释然。

赵盼儿这个角色,有明显的大破大立的过程。

但顾千帆,剧情更新到28集,除了和赵盼儿的感情外,他的人生就从未圆满过。

真的从未圆满。

顾千帆这三十年,一直有三个愿望,第一个就是“找爹”,渴望父爱,这是他心里最隐晦的愿望。

第二愿望,就是努力升官,为自己的母亲挣一个诰命,省得她坟茔无法享受香火。

第三个愿望,就是他作为文人心里的诉求。希望匡扶天下正义,肃清朝堂。

但我们仔细看顾千帆的这三个愿望,有被圆满么?

先看第一个愿望;

顾千帆直到现在,都无法认同萧相公。既不认同他的朝堂做派,也不认可他的为人处事,更无法肯定他对自己的父子亲情。

他对萧相公有期待,有失望,看不透,更猜不透。

一半感动,一半又自我警醒。

放不下,也无法接受。

顾千帆看萧相公,就像是看一团雾。这种迷茫感,在经过船上遇刺那段戏后,就更强烈了。

在父子亲情上,这时候的顾千帆是“割裂”的。

再说第二个愿望;

顾千帆从前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母亲挣一个诰命。后面这个诰命,虽然也挣回来了。

但却是萧相公算计来的,这和顾千帆的预期完全不符,萧相公的手段,也让他对官场更看不透了。

给母亲挣一个诰命,是顾千帆混官场的目标之一,现在这个目标实现了,顾千帆反倒陷入了迷茫。

说最后一个愿望;

齐牧真面目的暴露,让顾千帆的这个愿望,成了一桩极具讽刺的笑话。

混官场的人生目标,个人目标,接连被抽空,顾千帆完全失去了方向。

顾千帆曾对齐牧说过,自己就希望所有事情都平息后,能做回文人著书立作。

这真是他想做的事情?

那为什么在听《凉州》时,顾千帆眼里浮现的会是自己抓帽妖的场景。

顾千帆一直信赖的人,坚持的目标,都是错的。让他痛苦、羞耻的皇城司,却成了他心里最恣意的角落。

这时候的顾千帆,对自己的人生,未来实际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沌里。

这种混沌感,让他在处理和赵盼儿面临的感情危机时,更显力不从心。

不想伤害赵盼儿,又不想失去她,这时候对力不从心处理感情危机的顾千帆,似乎逃避,就成了最好的方式。

不认可顾千帆的逃避,但也理解他的逃避。

03:顾千帆不告诉赵盼儿与萧相公的关系,这背后的原因,实际和这次逃避,也有点相似

顾千帆对赵盼儿,几乎交付了所有。

唯独对自己和萧相公的关系,却一直噤若寒蝉。

他一直说,以后找机会跟赵盼儿说清楚。但直到俩人误会分手,顾千帆也未曾提及过半分。

为何什么都可以对赵盼儿说的顾千帆,对自己的身世,却始终难以启齿?

归根结底,是顾千帆打心底里,就不认可自己会有萧钦言这么一个父亲吧。

萧钦言,是出了名的奸相。他臭名昭著到连家里的祖坟都会被人泼粪水。

在顾千帆跟萧钦言说自己和赵盼儿的婚事时,更是嘲讽道,奸臣之子和贱籍女子更为相配。

满满的,都是对自己和萧钦言血缘羁绊的无奈和愤怒。

顾千帆的三观,极受母亲影响。

而顾家是真正的清流,所以,顾千帆又怎能认可萧钦言?

原本就不知道怎么跟赵盼儿开口他的身世,现在又加了一条家仇,这让顾千帆怎么去承认,去告诉赵盼儿。

大奸相萧钦言,他是我的亲生父亲。

他还是害死你父亲的罪魁祸首。

看懂了顾千帆的这些痛点,才知道他的人生有多难啊。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