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罚罪》里,赵啸声有四个儿子。老大赵鹏展因为身体残缺,一身戾气。老二赵鹏程是检察官,有种愤世嫉俗的正气。
老三赵鹏翔书读得少,头脑最简单,浑身上下,都充斥着一种匪气。
最特别的是老四赵鹏超,作为“原配嫡子”,他在赵家理应是最尊贵的,却一直被“流放”在外。
怎么演好这个老四,实际是最难的。
因为这个角色身上有很严重的撕裂感。
赵鹏超手段最强硬,最狠,内心也最脆弱最敏感,最渴望身边人的真情交付。他是矛盾的,也是割裂的。
诠释这个角色,一不小心就会用力过猛。呈现出来就只有狠,没有脆弱;只有阴暗,没有柔软。
而杨祐宁的诠释,无疑是到位的。
这种到位,被大结局这三场戏,体现得淋漓尽致。
01:纪念之死常征正式回归赵家后,赵鹏超一边开心,一边也一筹莫展。因为他太知道,一个人的本性往往都是注定的。
之前常征是什么样的人,之后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正是出于这种认定,所以他对常征的投诚,始终都抱着存疑的态度。
尽管对常征有怀疑,但内心对这个弟弟的渴望,又让赵鹏超愿意冒着风险去试一试。
只不过最后,常征还是“背叛”了赵家,背叛了作为亲哥哥的他。
赵鹏超有多讨厌背叛,从他对邱涛和小唐的态度也能看出来。
被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弟背叛,虽然对他的背叛,赵鹏超心里已经有准备,但真的确认时,还是会难过,会失落。
在被亲弟弟背叛的失望情绪笼罩时,在自己一手策划的四海集团整改满盘皆输时,赵鹏超又得知了一个消息。
纪念偷偷进了他办公室,拿走了重要文件。
听到这个消息,坐在壁炉旁边的赵鹏超显露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情?
明明没有眼泪,就连细微的表情都没有,但那一双眼睛,仿佛道尽了悲伤与绝望,以及铺天盖地的无力。
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爱了多年的女人。现在他们两个,却都“背叛”了自己,成了压垮他的稻草。
杨祐宁仅仅用一个侧脸,就把赵鹏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癫狂与倔强诠释得让人不忍直视。
看懂了赵鹏超的内心戏,再来看他杀纪念这场戏,就更能看出杨祐宁演技的功底了。
为什么赵鹏超会去找纪念?
乍一看是为了抢回重要文件。
实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看看纪念会不会背叛自己,抛弃自己。
这时候的赵鹏超,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他迫切地想抓住一些人,以此来获得自己的情感救赎。
渴望有人能向他伸出手,证明自己也是被人爱着,在意着。
如果纪念没有提前录视频,没有偷偷向常征报警,赵鹏超或许会撇下所有,义无反顾地跟纪念回澳洲吧。
但纪念报警了,亲眼看着心爱的女人“背叛”自己,赵鹏超心里的那根弦就彻底断了。
杨祐宁诠释这段戏,前后的情绪有很明显的变化。刚开始面对纪念,赵鹏超是讨好的,卑微的,小心翼翼的。
在发现纪念给常征发信息后,赵鹏超只露了一个侧脸。
但就是这个一半藏在黑暗里的侧脸,却叫人不寒而栗。
明明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任何眼神流动,可他这半张“黑脸”,却有种随时要吞噬、撕碎纪念的癫狂感觉。
赵鹏超杀死挚爱这场戏,杨祐宁没用太多的肢体语言,甚至连眼神戏也很少。
他就用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演技,把赵鹏超这个角色的割裂感绷到了极致。
看了杨祐宁几乎完美的演技呈现,再来看同一场戏黄景瑜的接戏反应,就真的高下立见了。
常征虽然已经和纪念分手,但几年的感情,哪是说放下就能彻底放下的。
看到曾经爱的女人倒在血泊里,常征的反应,可以说毫无波澜。眼睛里没有痛,也没有懊悔。
肖晨死在他面前,常征是这反应。
肖振邦死在他面前,常征也是这反应。
现在相恋多年的前女友死在他面前,常征还是这反应。
眼里没有戏,表演没有层次,诠释人物没有张力,这是黄景瑜演技的致命弱点。
而他的这种弱点,在后面两场戏里体现得就更加明显了。
杀死纪念后,赵鹏超买了一袋饺子,敲响了韩亚的家门。
他为什么会找上韩亚?
前面我们就说过,接连遭遇背叛的赵鹏超,这时候就是一个溺水的人。
他渴望得到亲情的救赎,也迫切希望有人能向他伸出手。
纪念还活着的时候,赵鹏超把这种希望,全部押在她身上。但纪念让他失望了,所以赵鹏超毁了她。
赵鹏超在意常征,常征让他失望。在意纪念,纪念让他失望。他在意韩亚,韩亚会不会让他失望?
眼前的韩亚,是他情感救赎的最后稻草,也是赵鹏超心里仅剩的一点脆弱。
这时候的赵鹏超,就像是一个在外面受了委屈,渴望母亲关爱的孩子。
为了让母亲爱他,向来骄傲的赵鹏超,卸下了自己所有的伪装,第一次袒露了他的脆弱与过去。
“那时候在国外,逢年过节都是我一个人,有一次除夕我特别想吃饺子,开了很久的车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中国餐馆,但人家要吃团圆饭,怎么也不肯做我生意。”
说完这段过去,赵鹏超又自顾自地说了一句“妈,你给我煮吧”。
和一开始面对纪念一样,这时候的赵鹏超面对韩亚,同样带了一些讨好、乞求。
只不过赵鹏超的这种脆弱感,随即就被韩亚接的一通电话击得粉碎。
知道杀人事情败露,赵鹏超不再“摇尾乞怜”。
他开始变得咄咄逼人,并且肆意地发泄着自己对韩亚的恨意,又嚣张地挑战着韩亚的底线。
但说了这么多,韩亚翻来覆去只有“对不起”,还有“妈妈带你去自首吧”这两句话。
没有任何关心他的字句,哪怕只是简单地问一句。可是平静的韩亚,却在听到赵鹏超提起常征时,情绪却失控了。
眼前的大儿子杀人了,要判刑了,韩亚不关心。只不过提了小儿子一下,韩亚就惊慌失措地问情况。
原来你不是不知道爱孩子,你只是不喜欢我而已。
赵鹏超一句话,就道尽了他现在的失魂落魄与绝望。
“我从不会哭,因为哭最没有用”,说完这句话的赵鹏超,眼里全是泪水。
和江珊的这段对手戏,杨祐宁全程都接得稳稳当当的。
赵鹏超自进门后,内心情感戏经历了三个阶段,杨祐宁把每个阶段都诠释得特别立体、饱满不说。
不同情感之间切换,更是呈现得极为顺畅。最后那眼中带泪的脆弱感,真的太戳心了。
看完了杨祐宁和江珊的对手戏,再来看黄景瑜和程煜的这场对手戏,真的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黄景瑜的这场戏,是常征第一次以警察的身份面对生父赵啸声,却不是感人的相认环节,而是肃杀的抓捕现场。
不管是儿子抓老子,还是警察抓杀父仇人,常征的表现,真的都过于平淡了。
脸还是那张毫无波澜的脸,台词还是那样扁平的台词,这场戏按理也是大结局的重头戏,却被黄景瑜演得只想快进。
抓父亲赵啸声是这样,后面抓兄弟赵鹏超还是这样。
黄景瑜的演技,在最后一场戏跟杨祐宁演对手戏时,更是高下立见。
03:兄弟狱中会面,黄景瑜是败笔这是赵鹏超兄弟俩第二次狱中见面。
只不过这次,换赵鹏超穿了蓝色马甲。
尽管穿了蓝色马甲,已经“成王败寇”,但这时候的赵鹏超并没有丝毫的落魄感。
相反从赵鹏超跟常征说的那些话里,不难看出,他认为自己会输给常征,输的不是能力,而是运气。
常征运气好,有一个好童年,又被常非用心养大,教育成了正义感爆棚的警察。
而他却深陷在罪恶的泥潭里,没有人爱,还要在弱肉强食的赵家艰难生存。
直到这一刻,赵鹏超都没有自省,还在为他能在赵家干出这份成绩沾沾自喜。还在对常征的说教嗤之以鼻。
直到常征说韩亚自杀了,赵鹏超那张玩世不恭的脸,才开始有了裂痕。
赵鹏超明明还想在常征面前继续笑,却发现怎么也笑不出来。原来失去韩亚,他的心会这么痛。
但在常征面前,他不想表现自己的脆弱,更不愿承认自己因为韩亚心痛。
于是想笑笑不出,却硬要逼自己笑的赵鹏超,这时候的脸不由地抽动了一下。
赵鹏超的这种脸部抽动,在听到韩亚写下的认罪书,恳求法官对赵鹏超酌情量刑时,又转变成了凄厉一笑。
这笑容,就像是受伤的小丑,明明想哭,却还是逼自己挤出一个笑容。
回看赵鹏超这一生,何尝不像是一个小丑?
这个笑容里,有痛,也有荒诞,还有一种无法逃脱的宿命感。
不得不说,杨祐宁的演技是真的到位。把赵鹏超的“嘴硬心软”,诠释得不要太精准。
这场对手戏,杨祐宁的演技掌控全场,黄景瑜的戏份,在他气场和台词的衬托下,显得单薄又平淡。
和赵鹏超黑白辩论时,黄景瑜像是在背书。和赵鹏超提起韩亚自杀时,黄景瑜像是在说别人的事。
不论是微表情,还是台词,都无法让观众共情。
对比杨祐宁的演技,黄景瑜有太多需要打磨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