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外籍身份读国内名校好不好?

炸鸡猹理 2023-09-08 15:21:27

最近来问要不要让孩子读国际学校的家长明显少了,不知道是被我劝的理性了,还是口袋里真没钱了。偶尔有几个来问的,我依然习惯性劝退,告诉他们:

第一,你以为读国际学校能让孩子有个好圈层,但实际上越是小娃娃越鬼精。

人家坐宾利上学,他都不会给你坐雷克萨斯的多聊几句,不像大人还能表面客气,小崽子们现实起来,装都懒得装。

第二,国际教育都是表面风光,几十万的学费只是前奏,看不见的地方才是真烧钱:

游学夏校南北极考察、升学竞赛考标化、文书简历顾问陪跑,哪一样不得花钱?

你现在能赚不等于孩子大了还能,得攒起来留着后面花,不然大学刚申请上,这头学费断供了,说好的人生逆袭变返贫,何必呢?

也有的另辟蹊径,明里暗里打听通过香港X才计划拿身份,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和香港高考DSE,想着用“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弯道超车,把娃送进清北等名校。

计划完不完美呢?完美。但我想提醒两点:小朋友用香港身份参加华侨生联考的前提,是用HK永久居民的身份换回乡证,这就得放弃内地户籍。

有的宝子连农业户口都舍不得迁走,别提注销内地户口了,你同意你爷爷也不愿意啊?

DSE考试倒是非永久居民也可以考,但如果想拿它的成绩报考内地院校,也得要有回乡证,而想有回乡证就得先注销内地户口,好嘛又绕回去了。

报读香港和海外院校倒不需要有回乡证,但问题是:这跟用高考成绩去申请海外留学有啥区别?搞不好拼高考,你因为刷题多还能多考几分呢。

其实我也知道,香港身份也好,搞个海外护照也好,终究是为了孩子教育嘛,觉得万一内卷卷不动,还能有其他路可走,那今天索性就来聊聊让孩子用外籍身份读名校,究竟好不好?

这里先科普下华侨和华人的区别,明明是初中政治书上的基础题,但我在接咨询的时候发现好多人都分不清,你连这个都分不清,你还要啥自行车?

所谓华侨就是虽然身在海外,有国外的永居权(俗称绿卡),但还是中国籍,拿的是中国护照。看我们海外那么多领事馆大使馆,基本上都是在保护和管理这些侨民。

你想啊人家在外那么多年都还当中国人,想着有朝一日能回祖国,那是不是应该照顾一下。

比如他们小孩想回来,那就给特制一场考试呗,难度小一点,而且不占高考指标,学校想怎么招就怎么招,这就是华侨生联考。

其实它全称叫“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把侨胞和港澳台胞都算进去了,反正都是自己人嘛。

想回国效力总比在海外作妖强,虽说考试难度低一些,但对真正在国外读高中的华侨铁子来说,也不容易的,有这补中文的精力还不如申请所居国的大学轻松呢。

因为是自己人嘛,所以每个学校的华侨生都是和普通高考生一起上课的,毕业证也一样的。

至于上课能不能听得懂,学习跟不跟得上,可以自行脑补一下你们班里少数民族的学生,尤其是新疆西藏青海的宝子。

但是华侨生考内地大学,报考专业会有限制,比如军工啊,航空航天啊,有的甚至是公安啊就都考不了。

除了考试难度跟我们纯血高考生有差别之外,报考人数也不是一个量级。

以2023年为例,高考正规军1278万人,相当于新加坡人口的两个半,而参加华侨生联考的只有7238人,约等于一个普通大学在校生数量。

但考的人少并不意味着人均北清,我们看下这两所牛校去年的录取数据:

北大本部录本科生3088人,港澳台侨生70人,清华也差不多,两所就算140个吧,再看这100多个人怎么进的呢?其中只有十来个是参加的华侨生联考。

7000多人报名10来个考上,这录取比例也不高啊,还没有它们收的国际留学生多呢,去年这两家高校从49个国家收了362个外国宝子。

华侨生还要考试,国际生只要申请就可以,这么看来显然是搞个外国护照进北清的可能性大啊。

这里继续科普,国际留学生那条道,主要是两种生源,一种是纯老外,黑的白的卷毛的金发的都有,可能是印巴苦出身,也可能是亚非拉高干子弟。

另一种就是华人,啥叫华人呢?就是他们虽然是中国血脉,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了老外,拿着他国护照。

这里面有些是海外生活久了,入乡随俗就拿了,也有的是身不由己,爹妈把他们生在了那儿,自动就成了外国籍,此处没有cue美宝的意思。

拿了外国护照还想进中国大学怎么办呢?答案是跟拿中国护照的想进外国大学一样,先解决语言关,再申请心仪的学校。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身份的认定问题。

在这方面,官方早早做出限制:

01

出生时就是外籍的,要持非中国护照至少4年以上,且在国外实际居住至少要2年;

02

出生时不是外籍,是后来移民拿到外国护照的,必须已经注销了中国国籍,且4年内在海外实际居住了2年以上。

所以,光有个护照没去海外住不行,去海外住了没拿当地护照也不行,拿了当地护照也去住了,国内户口没注销也不行……

总之,你想钻的空子,国家都给你堵死了。

也有完全符合国际生条件的华人子弟,我身边就有,10来岁跟着父母来到坡县,先永居再入籍,时不时的跟着回老家探亲去。

但当爸妈问要不要考大学回中国去,小男孩摇摇头说不去,说中国学生太能拼了,他害怕。而且去了中国就不能玩G歌、FB、Y管和IG,同学跟失联了差不多。

也有的孩子不排斥,但家长会有顾虑,比如我们小区就有国内大学毕业出来,然后在坡坡娶妻生子的.

他们分析后觉得,小孩子如果读坡坡本地的大学,那出来工作跟其他人没两样;如果去英美加澳这些英文是母语的国家,也会很快适应,留下和回坡都容易。

但如果去中国读大学,哪怕是北清,回到坡县工作,文凭含金量不如英美or本地大学;留在中国工作,你一个黄皮肤的小老外,在十几亿人口里根本卷不过。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有时候家长的规划,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操起来就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你想着娃拿外国护照在中国升学容易,但你想过没有,他不可能一直在大学里蹲着的,总要毕业的。

毕业了之后去外国找工作,显然不现实,但在国内找工作,他的身份却是外国人,那个难度可就上去了。

因为老外想在中国工作得有外国人工作签证,不是所有公司都愿意和有能力聘用老外的,有些就是有实力,一看工签手续这么麻烦,卡这个卡那个,立马就打退堂鼓了。

有些单位是不能用外国人的,至少公务猿、警察蜀黍啊,保密单位、肥水部门啊你去不了。

到时候哪怕哭着喊着“我是假老外啊,我土生土长沙东人”,那也没办法,政审第一关就通不过。

你看看,拿外国身份考大学,好日子过在了前头,苦日子在后头,还是有苦说不出那种。

也有人说我北大清华毕业的啊,这文凭还不够有含金量嘛。不好意思,对用人单位来说,只要你是老外,名不名校都会默认文凭含金量比本地的低。

在这一点上,你们受到的歧视,跟中国学生去海外拿文凭是一样的,一视同仁都算水本水硕,毕竟中国留学生的毕业证还跟老外的一样,而你们的中国毕业证,会标明是国际生。

我们读者里有个马来的华人,他就是在上海读的本科,后来想在中国办工签留下来发现很难,要么要继续读研,而他已经不想再念了;

要么就至少有2年工作经验,而他一个小老外,连实习机会都轮不到,去哪找工作经验呢。

据他说,在中国上大学的四年还是学到东西的,觉得自个是有真才实学的,我听完嘿嘿一笑:你在中国都找不到工作,还在意有木有真才实学干什么?

写到这你发现没有?

第一,不换护照走华侨生,不是人均北清,且升学红利不知能持续多久,没准等你拿身份了,你娃长大了,通道关闭了;

第二,换了护照走国际生,可能考得上清华北大,但拿到的文凭只适合点缀人生,没啥大用,只能裱起来挂墙上。

说的稍微夸张点,外籍身份考北清还不如中国身份上技校呢,起码毕业后能留在中国啊,能买房能交社保啊,能生个中国籍的孩子啊。

不要觉得这个很容易哦,你知道一个纯老外能拿到中国籍的概率吗?比你被雷连续劈中三次的可能性都小。

一句话总结:捷径就是最大的弯路,想两头吃红利的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

0 阅读:62
评论列表
  • 2023-09-08 23:17

    唉,黑轨

  • 2023-09-08 19:12

    入籍非洲吧,记得要晒黑一点。不仅有陪读,还能拿奖金[得瑟]

炸鸡猹理

简介:我是炸鸡,一只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