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蒸发1.4万亿,苹果出事了?

炸鸡猹理 2023-09-12 09:53:27

新机发售在即的苹果,却迎来沉重的一击。

9月6日和7日,仅仅两天,苹果的市值就跌去了19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人民币。

相当于蒸发了一个中石油,两个高通,两个索尼,四个半小米,用GDP算,相当于一个希腊或科威特。

华尔街大鳄,对冲基金Satori Fund创始人尼尔斯发布声明,将做空苹果公司股票。

他的理由是,鉴于华为手机在技术上的突破,苹果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将加剧。

苹果怎么了?

跌倒华为,吃饱苹果

2021年5月,余承东在朋友圈引用了一篇《跌倒华为,吃饱苹果》的文章,在美国的四轮制裁下,华为遇到极端困难,把高端产品都让给了苹果公司。

字里行间,余承东颇为悲愤,毕竟在一年前,华为刚刚登上手机世界第一的王座。

在遭遇史上最严厉的“515制裁”之前,华为已在两年的制裁中逆水行舟,冲到了巅峰,占据了全球份额的20%,高端市场的12%,中国市场的50%。

而苹果在国内的份额一度下跌到7.5%,不得不向富士康砍单30%。

华为倒下后,苹果的霸主地位,变得不可撼动。

2023年3月8日,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了全球十大畅销手机榜单。

除了两款三星手机占据了第四和第十,全部都被苹果手机占据。

中国手机无一上榜,未能拿出一款真正占领用户心智的龙头产品,仅靠着分散的中低端产品生存。

今年二季度,苹果已经占据了全球手机利润的85%,将这个3.5万亿庞大市场的红利基本吃下。

华为倒下后,中国手机品牌迫切的需要一位市场领导者,来扛起大旗。

然而,英雄没有出现。

失去的三年

疫情前的五年,是中国品牌手机对全球市场发起强势冲击的五年。

从“中华酷联”,到“华米OV”,不仅抢夺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手机行业作为先锋,彻底改变了中国消费品牌,在国人乃至全球心智中的低端商品形象。

在21世纪的前十年里,尽管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还是“两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

比如在2009年后,中国自主品牌就经历了惨烈的十年下滑,在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大多数中国家庭的购车计划中,会首选德国或日本品牌,一直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才得以扭转。

缺乏品牌,缺乏技术,缺乏高端形象,在产业下游内卷厮杀,是那一代中国企业永远的痛。

如果说,高铁、大飞机、空间站的突破,从装备制造的领域,重新塑造了“大国工匠”的形象。

手机,作为人手一部的工业尖端消费品,深度接入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占用每个人大量工作和娱乐时间的伙伴,其形象的重塑,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更为直观和深远。

有了品牌的心智占领能力,就有了未来的可能性。

小米的“性价比”和“发烧友”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OV对女性市场和线下市场的拓展能力,再到华为在芯片设计领域的突破,对高端市场发起的冲击。

那是野心勃勃,富有朝气的五年。

中国品牌甩掉了“低端”的大帽子,展示出了冲击产业上游、冲击高端地位、冲击全球市场的雄心壮志。

可以说,中国手机品牌的崛起,对中国企业整体品牌价值和美誉度的提升,居功至伟。

然而,这一切,在华为倒下后,也仿佛就此终止。

美国对华为、中兴不择手段的严厉制裁,给中国企业上了深刻的一课,全球市场的角逐中,远远不止商业,还有政治与权力。

三年来,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手机品牌,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变得噤若寒蝉,死气沉沉。

2022年,在没有华为的中国市场,小米手机销量暴跌23.7%。

而在唯一能挽回颜面的海外市场,小米也遭遇了暴击。在下了重注的印度,小米遭遇了“杀鸡取卵”,48亿资金被冻结,还可能遭遇7.6亿的罚款。

OPPO和vivo,也未能狙击苹果和三星对全球市场的占领。

2023年5月,OPPO突然关闭了旗下的自研芯片公司哲库,引发一片惊愕。

在失去华为的三年来,中国手机品牌,究竟做了些什么?

这是失去的三年。

苹果的傲慢

三年来,失去强劲对手的苹果,也变得日益傲慢。

后华为时代,苹果一直被讥讽为“挤牙膏”,几代机型下来,基本都没有大的创新。

得益于其封闭的IOS系统,完整的生态链,更重要的是,从乔布斯时代开拓智能手机领域起建立的产品形象,每一代iphone出来,都能吸走整个市场大部分利润。

然而,特立独行的苹果,也在遭遇挑战。

充电之战

从iphone12开始,苹果不再赠送充电头,需要用户花费100多元购买,理由竟然是“环保”,引发巨大争议。

为此,巴西政府对苹果开出1.6亿罚单。

Lightning充电接口,一直是苹果特立独行的标签,也是暴利的重要组件。

为此,苹果一再挑战各国政府,阻碍建立统一的智能终端快充技术标准。

欧盟在2022年10月做出规定,手机必须采用C口,以减少资源浪费,然而,苹果一直在抵抗这项规定。

按外媒爆料,苹果即使被迫采用C口,也可能人为限制第三方配件充电攻略,以保证原装和认证充电配件的销量。为此,苹果再次受到欧盟的禁售警告。

而在中国,相关规定也随时会出台。

工信部表态,要推动建立统一的快充标准,而央视的报道,一再把镜头对准苹果Lightning充电接口。

苹果税

众所周知,在IOS系统上的付费,都将被苹果抽走30%,被称为“苹果税”。

所有IOS平台上的企业和消费者,都要承担这笔难以承受的重税,这是一个巨大的暴利奶牛。

2022年,荷兰政府为此每周都向苹果公司开出500万欧元的罚单,一直到第11周,累计到5500万欧元,苹果终于让步,将APP开发者的抽成降低到15%。

荷兰人的做法,正在被各国政府推广。

2023年9月6日,欧盟公布了最新的《数字市场法案》,这一法案要求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Tiktok六家科技科技公司,开放应用程序的接口,与其他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和共享数据,这意味着IOS可能要被迫开放“第三方商店”。

该法案还将对苹果和安卓的手机支付系统进行限制,从而使得一些初创公司也能向消费者提供服务。

这对“苹果税”无疑是重大打击,

苹果依然在抵抗,游戏公司Epic Games创始人认为,苹果仍然会利用规则保持“苹果税”,竭力削弱价格竞争,破坏它们不劳而获的利润垄断。

“撤出中国?”

2023年第一季度,面对着没有高端对手的中国市场,苹果开始狂飙突进,份额暴涨到20%,并且拿走了行业绝大多数利润。

随后,库克访华,表示看好中国市场,会增加对华投资。

回美后,库克就发起了产能搬迁计划,希望于2024年在印度达到2000万部产能。

苹果最大的供应商富士康闻风而动,计划将未来3000亿美元的产能从中国搬到印度。

中国供应商,也正在被“踢出”苹果供应链。

此前,苹果就解除了34家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其中欧菲光由于过度依赖苹果,深陷亏损泥潭,已经拉响退市警报。

5月,苹果再次公布供应商名单,13家中国厂商再次被踢出供应链。

在苹果186家供应商中,尽管中国厂商仍然有49家,然而,他们供应的是玻璃、线缆、外壳等可代替性强的低端配件。所有高附加值、高利润的核心配件,都已落入美、日、韩厂商手中。

比如三星、LG、SK海力士的屏幕、内存、闪存,日本索尼、铠侠的的相机CMOS、DRAM,美国高通、博通、美光的基带、DRAM。

智能手机,互联网时代的“看门人”,仅次于汽车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品行业,正在苹果等超级巨头的主导下,进一步积压中国厂商的生存空间,特别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厂商。

消费者有权选择,任何他们觉得更好的产品,无论是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

苹果是一家卓越的公司,但是,我们并不想看到苹果一家独大的世界。

万马齐喑中,需要有人站出来。

华为回来了

终于,风云突变。

让苹果这家超级巨头真正没有想到的是,在其新机发布会之前,“超级黑天鹅”来袭。

华为的王者归来,震动了全美。

供应链被断的华为手机,已经在两年间下跌88%,仅仅处在others行列,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对手。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对手的本质是什么样,恢复元气有多危险。

毕竟,三年间,华为的对手远远不止是苹果,而是整个西方世界。

华为依然爬了起来。

震撼最大的,可能不是科技界、也不是政界或者商界,而是美国的情报界。路透社发表评论文章,对这次华为新机发布暴露出的美国情报工作的重大漏洞表示震惊。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美国政府国家安全体系以及主管部会高层,在华为推出新旗舰手机后,无法立即提出评论与反应,只能在事隔数日,通过拆机的方式初步证实其技术含量与运作水准后,才由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出面,承认美国还在试图掌握华为手机所用晶片的完整技术细节,然后再考虑后续应对措施。”

9月3日,Mate60Pro开售,天猫在发售数秒内即售罄,其余渠道官方旗舰店的各颜色Mate60Pro手机也在一分钟内售罄。

TechInsights公司技术研究员Radu Trandifi对华为新手机拆解之后表示:“尽管面临技术禁运的不利影响,但华为的组件阵容几乎完全是‘中国制造,除了SK海力士的LPDDR5和NAND闪存,华为似乎已经实现了不可能的目标。”

这仅仅是一个开头炮。

按照财联社报道,多位接近华为的人士证实,华为已经启动全面回归全球手机市场的通盘计划。

国内市场先行,海外市场后发,过去三年多的卧薪尝胆带来的多重技术突破,为这次回归打下了基础,后续启动是产品、渠道和市场。

当一家不再被美国长臂管辖下的产业链所“卡脖子”,集成了基站、通讯、系统、解决方案、云服务、硬件、软件、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的企业,将来能做到什么地步?

华为又会为中国厂商带来什么?

也许不仅是业务和订单,还有某种后顾之忧的解除——即使遭遇制裁,也有一条全新的中国供应链可以容身。

还包括某种中国企业亟需,却又长期缺失的雄心和精神力量,以及未来真正应该坚持的方向。

中国芯片产业的突破,以及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的历史性结局,都需要更多的华为来担当历史使命。

只有更多的华为出现,未来全球市场的权力版图,才会出现真正意义的颠覆和变革。

我们期待着华为的下一步动作,不再仅仅只是“活下去”。

30 阅读:5273
评论列表
  • 惊天 21
    2023-09-12 13:22

    国内也该动一动水果了 吃饭砸锅的事他们已经在干了

    等待ai你 回复:
    从来就没有锅 苹果供应链基本没钱挣 听说电池还是亏钱供应的[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
  • 2023-09-13 03:58

    政治才是企业的守护神。经济利益到哪儿,政治,军事实力就得到哪儿。否则经济利益就是被人宰割的羔羊。多少出国企业的损失就是明鉴。

  • 2023-09-13 12:43

    我一直用华为。从来不用苹果。怕监听。

    用户15xxx35 回复:
    苹果不能录音,有时候录音也是作用很大的
  • 2023-09-13 12:45

    柳汉奸还没被抓

  • 2023-09-13 09:47

    每次都碰瓷,高下立判

  • 2023-09-14 07:49

    这么多有钱人吗?国内一半的人买七八千的手机?我一个三千的荣耀都得用三年左右

  • 2023-09-14 06:27

    可是还有很多脑残“跪”子手在黑华为,如果把手机之战想象成真实的国家领土之战,哪些黑华为买水果的就是汉奸跟叛徒吧[吐舌头咯]

  • 2023-09-13 09:58

    假5潴[笑着哭][笑着哭]

  • 2023-09-13 18:05

    再怎么样,也是比茅台差

  • 2023-09-13 19:09

    支持华为![点赞][点赞]虽然也用外国货但在适当的时候用不用是另一回事

  • 2023-09-13 12:13

    和我们的恒大比,还差得远呢[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oO 2
    2023-09-13 15:09

    把柳汉奸放上去干嘛?

  • 2023-09-13 12:53

    既然他想搬离,那就让它滚出中国

  • 2023-09-13 12:20

    中华酷联 有人跌倒 有人阵亡 有人复兴 还有人玩曲线

炸鸡猹理

简介:我是炸鸡,一只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