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张蔚清,袁志航,张宇桂,等.食源性植物精油在干预抑郁症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J/OL].中国食品学报,1-18[2025-04-07].
[2]王辉,徐春燕,陈黛琪,等.2020版《难治性抑郁症的识别、评估和管理:国际共识声明》解读[J].循证护理,2025,11(07):1242-1245.
[3]吴梅,邱峰,刘彤彤,等.百事乐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新生神经元活性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J/OL].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6[2025-04-07].
明明,13岁,是青岛一名初中生,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回到家时总是匆忙应付三餐,很少关心他的感受。明明觉得自己像是家里的透明人,没人真的关注过他的想法。他努力做到每次考试都不拖后腿,但成绩始终平平,也从未因此得到过夸奖或鼓励。没有朋友的他,总是自己一个人窝在家里看书,很少和别人说话。时间一长,明明的性格越来越孤僻。

2015年7月18日,明明躺在床上,忽然感觉一阵钝痛从头顶蔓延至两侧太阳穴,像是一颗沉重的石头压在脑袋上。虽然已经早早躺下,但脑海里却反复浮现白天做错的题目和即将到来的考试。他紧紧皱着眉头,感到额头的肌肉在无声地紧绷。每一次试图放松,痛感就愈加加剧,他翻了个身,手臂无力地垂在床边,脑袋愈发沉重,仿佛整个头脑都被紧紧包裹在一层雾霾中。
回想着明天还要面对的课堂作业和考试,他的心跳不自觉地加速,那种压迫感让他无法呼吸,眼前的黑暗变得越来越沉重。他努力闭上眼睛,却依旧感受到焦虑的蔓延,那种无形的压力让他身体每一处都紧绷着。终于,他坐了起来,手捧着头,痛苦地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入睡,思绪一片混乱,仿佛一根根细小的针在脑海里扎来扎去。
从那天晚上后,明明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去上学,上学的压力和课堂上的紧张让他越来越不想面对外面的世界。他将自己锁在屋子里,甚至绝食以此拒绝上学。最终,明明的母亲决定暂时让他休学在家,她试图给他时间休息,但心里依然充满担忧。几天后,明明的情况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沉默,拒绝和家人沟通。小姨察觉到了异样,她知道明明的情绪已经超过了简单的厌学,决定带他去医院看看。

明明因长期情绪低落、失眠及学习焦虑前往医院检查,医生通过一系列心理评估确认他患有中度抑郁和焦虑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24分,显示情绪低落和兴趣丧失明显;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53分,反映持续的紧张和过度担忧;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得分12分,表明严重的睡眠障碍;血清皮质醇水平为345 nmol/L,显示较高的应激水平
医生看着明明和小姨,语气平静而坚定:“明明的症状已达中度抑郁和焦虑,治疗需要从心理干预开始,认知行为疗法将是首选,帮助小明识别和调整不良的思维模式。对于焦虑和抑郁症状较为严重的部分,我们还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帮助他平稳情绪,减轻症状。最重要的是,家人的支持至关重要,鼓励他逐步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和逃避。”
小姨听后,决心要为小明寻找更好的方法。她开始在图书馆和网上学习关于儿童抑郁症的相关资料,参加了几场科普讲座,逐渐了解到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它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交织而成的。小姨联系了几位心理学专家和儿童心理治疗师,帮助明明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康复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一年后,明明按时前来复查,医生翻开他的一系列治疗记录,看到他最近的评估结果,微微皱了皱眉,显得有些惊讶。明明的抑郁症状几乎消失,情绪稳定,学业成绩逐步回升,心理测试中的抑郁和焦虑量表分数都大大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仅为6分,显示轻微的情绪波动;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为16分,表明焦虑已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得分为4分,睡眠问题几乎完全消失。
医生看着这些变化,感到震惊:“明明的恢复速度如此之快,远超我们的预期。我从医十多年,许多抑郁症儿童的心理疾病都是伴随终身,几乎没有能够痊愈的,像你这样的例子实属罕见。”在小姨将自己的方法告知医生之后,医生连连点头,夸赞小姨方法的精妙。
随着小明的康复案例被医生分享,她的名字在医院逐渐传开,许多抑郁症儿童的家长纷纷找到她咨询治疗方法。大家七嘴八舌地问到:“你是不是认识什么国医大师啊明明小姨,怎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治好小明的抑郁症,我们家孩子已经休学好几年了,去了好几家医院就是不见好,你快把你的方法给大家分享一下!”

小姨看到大家如此热情,就准备将自己的方法和盘托出,说道:“我哪儿认识什么国医大师,只不过是我自己爱研究罢了,虽然大家知道治疗抑郁症除了要按时服药,多和孩子沟通,但是这几点远远不够,我有2个方法,只要大家能坚持我的方法,不到3个月孩子的抑郁症就能有好转!”
一、家人的支持和情感陪伴明明的父母和小姨在治疗过程中始终给予他无私的支持和陪伴,这对他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治疗初期,明明几乎不愿与家人交流,时常陷入自责和孤独感中,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家人没有强迫他与人交往,而是采取倾听和陪伴的方式,耐心地等待他慢慢打开内心。
小姨尤其给予了他很大的安慰,她会每天抽出时间陪伴他散步、做些简单的运动,并与他谈心,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压抑。她没有简单地告诉明明“你会好起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理解。明明渐渐明白,家人不仅仅是生活的陪伴者,更是心理上的支持者,他们给他提供了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这种情感的陪伴成为了明明战胜抑郁的动力源泉,让他在感到无助时,始终没有放弃自己。

二、运动和规律生活的培养最初,明明几乎没有运动的习惯,长时间的躺卧、失眠和对一切事物的兴趣缺失,使得他越发感到身心疲惫。医生建议他开始进行适度的运动,尽管明明对这个建议心存疑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动力去做这些活动,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每天散步和做简单的瑜伽练习。
渐渐地,运动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变化。每次散步后,明明都能感到一种从身体到内心的轻松感,这种轻松感让他逐步摆脱了因焦虑和抑郁引发的沉重感觉。运动不仅仅是一个生理上的改变,更是一种心理上的疗愈。通过跑步和瑜伽,他释放了体内积压的压力,提高了身体的活力和情绪的稳定性。同时,医生还建议他保持规律的作息,调整饮食习惯。明明通过改善睡眠质量和增加日常运动,逐步恢复了生理上的健康,这为他的心理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生理支持。
这两个方法,构成了明明走出抑郁阴影的支柱。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重新审视自我和生活,家人的情感陪伴让他感到不再孤单,而规律的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则为他的身体和心理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明明从抑郁的深渊中走了出来,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治疗的过程中虽然充满挑战,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家人的支持,他逐渐恢复了心理和情感的平衡,为未来铺平了康复的道路。
(《15年,青岛男孩患抑郁症休学,1年后抑郁症消失,2点经验值得学习》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