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香港回归之后遭遇了一场金融危机,犹太资本丝毫不顾及往日情分,在香港掏空民众家底,但是这一切都被我国成功化解。
金融大鳄索罗斯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个犹太人,乔治·索罗斯在商业上,已经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忌惮的人物,他所掌握的资金,是一个普通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但这个人并不甘心就这样默默无闻,凭借着极强的经商天赋,发动了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大战。
索罗斯于1992年发起了以英镑为目标的“做空战”,带领着他的量子基金,击败了英格兰银行,这一次的做空战,让索罗斯名声大噪。而墨西哥做空战也随之进行,最后也成功击垮墨西哥的金融体系,赚的盆满钵满。
1997年,索罗斯带领着他的量子基金,走向了东南亚,索罗斯走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会大打折扣,再加上索罗斯的打压,号称东南亚经济第一的泰国的GDP,瞬间大幅度下降。
索罗斯一天之内,就抢走了泰国三分之一的财富,这也成为了泰国经济危机的导火索,也是泰国政权更替的主要原因之一。

索罗斯在东南亚的一战,就赚了一百亿美元,让东南亚各国的领袖,都对他恨之入骨。
而索罗斯能在“货币狙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他的杀手锏,“三维狙击”。从索罗斯对泰国货币的打压来看,索罗斯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泰国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让索罗斯有机可乘。
看到钱这么好赚,索罗斯信心大增,将目标看向香港,扬言让香港成为他的提款机。
将目标看向香港从索罗斯的角度来看,要搞定香港这个亚洲金融中心,比东南亚的其他国家,要困难的多。
在1997年,索罗斯开始在香港大肆收购港币,然后伺机而动。
索罗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演习之后,觉得自己已经万无一失了,所以在九八年的时候,他带着大笔的资金,进入了香港的股市。
在他的恶意操控下,港币在1997年7月、1998年1月以及1998年5月连续发生了三起大规模的投机卖盘,导致港元贬值。
香港政府为了稳住局面,不得不将香港的存款利率都调高,为的就是能吸引更多的人,将港币存在银行。但随着利率越来越高,很多香港人都不想在高风险的股票市场上冒险,而是选择留在银行,赚取更多的利息,于是,香港的股市开始崩盘。
不只是股票下跌,更高的利率,也会让香港人背负更多的房贷,这对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也有很大影响。那时候的香港居民,都在疯狂的抛售房产。破产,自杀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好在中央政府及时加入到这场无硝烟的战争,给了索罗斯意想不到的一击。香港证券交易所采取了跟索罗斯一样的手段,将他们的资金全部收入囊中,港元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7.75:1,而银行间的利率,也只比以前高了2%到3%。

引言:等到索罗斯他们发现的时候,他们在香港的投资全都白费了,所以他们再次抛出了两百亿美元,又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进行了一场激烈的金融战争。
最后决战香港政府一马当先,基本动用了全部的外汇储备,在股票和货币市场上进行交易,恒生指数在当日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香港政府的这一手,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香港政府,居然会不顾自己的名声,来这么一手。但索罗斯等人,却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他们开始调集资金,准备反击。
虽然各有输赢,但是恒生指数的下跌势头正在逐步得到控制,香港政府的胜算也在不断增加。

最后,香港当局以将近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推高恒生指数,在这场战役中,大涨1169。这个时候,索罗斯军团已经分裂成了两派,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索罗斯旗下的一部分势力都在疯狂地抛售自己的股票,甚至是空头,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最后,香港股票市场以790亿港币收盘,香港政府成功打赢了这一仗。
但其实说实话,在这场金融大战中,没有绝对的胜利者。光是赢家香港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就损失了将近六亿八千万港元,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破产,身价大跌。
“金融战争”结束后,中国向世人展示了其强大的力量。自此之后,整个世界都明白,去中国投资才是最可靠的。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世界各地的资金,资源全都准备进入中国一展宏图。

展望未来,我们要铭记这一段历史,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繁荣和稳定。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融入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为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
没有大陆供血早就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