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腰杆这么硬?90%的芯片靠进口,不害怕美国芯片制裁

智辰说国际 2023-08-06 12:56:03

美国为啥不制裁俄罗斯的芯片?俄罗斯90%的芯片全靠进口,光刻机更是一台没有,卡脖子也得先有脖子再说,就大毛这粗壮的脖埂子,让美国都没个下手的地方。

看美国制裁中国的芯片多狠呀,一副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架势,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芯片,手机都得变板砖,电动汽车彻底熄火,火箭只能原地打转。

无数的现代技术都依赖芯片,俄罗斯国内就两个芯片公司,基本只能生产65纳米的芯片,现代高端芯片都做到了7纳米、5纳米。俄罗斯导弹里的芯片还是德州仪器厂上世纪80年代产的,放世界上,这都是淘汰的垃圾货,这用的到卡脖子吗?美国搞制裁,至少都得是14纳米以上的高档货,满世界嚷嚷制裁65纳米的,不得让人笑话嘛。

美国利用芯片拿捏别人七寸,主要是靠三个方面,先控制EDA软件不给用,这样就设计不出芯片,再控制设备进口,这就是断了造芯片的路,最后连成品芯片都不给,手机、电脑、汽车都得趴窝。从上游到下游彻底堵死。为啥俄罗斯不怕?因为大毛完美的避开了这三个途径。不让我造,多大点事,那就不造了,电脑、手机等等直接整机进口。至于军事用途,自家的65纳米妥妥够用,压根用不到先进的EDA软件,光刻机都嫌费电,再说,俄罗斯半导体采购量才占全球2%,就这体量,美国如果也要制裁,也太把“苍蝇”当成肉了。

俄罗斯的芯片和光刻机拉跨到美国都不屑制裁,侧面也说明了,只要脖埂够硬,就能让你卡不到。

大毛也是堂堂五常大国,半导体这块就这么拉跨?这得从二战后说起,美苏都在发展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美国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诞生,1950年苏联也投入使用,分岔路口出现在六十年代,那个时候还没有集成电路和光刻机的概念,电子元件就分两大类,一个是晶体管,一个是电子管,没有集成电路之前,这两者区别不大,只不过美国选择了晶体管这个分支作为发展的方向,逐渐演变成芯片,苏联发展的是电子管,其实也不难理解,当时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暗自较劲,誓要在各个方面确保自己才是“正确”的,再说当时主要考量的是核战争,一旦核战争爆发,就会有大量电磁脉冲,晶体管没有抵御电磁脉冲的能力,相反电子管就不怕,所以苏联这条路起码在当时看来也没错,就跟日本费尽心思的搞氢能源,你能说他方向不对吗?美国在晶体管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集成电路,体积不断缩小,半导体芯片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已成垄断之势,反观苏联这边,电子管需要真空空间,再缩下去,成本根本无法控制,解体前期,搞电子管的大厂只能转行去生产吊灯去了。

但是苏联多少有点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硬是要开发电子管技术,并在此技术上,造出的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的S300/400防空导弹系统,还有“晶体振荡器”,虽然没有吹得那么厉害,能取代芯片,起码也不算死胡同。

俄罗斯不怕美国卡芯片脖子,就好像国足也敢不担心世界排名一样。只要躺平就不怕内卷。

俄罗斯95%的芯片都靠进口,他连自主研发高端芯片的心思都没有,国内商用半导体约等于薯片里的空气,美国卡都卡了寂寞。芯片在军事上的用处也有很多,但是军用芯片不像商用芯片那么“矫情”,既要考虑功耗,又要考虑便携度等等,例如:手机里的空间都是寸土寸金,主流手机芯片已经干到了7纳米和5纳米,也快物理极限了。可大部分军用芯片制程在65纳米就足够了,太小了反而不稳定;唉,巧了,这个规格俄罗斯自己也能造,毕竟军用芯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很重要,军事设备更新换代也远远比不上商用,也要考虑兼容性和长期性,军用芯片还涉及国家安全,需要强大的加密和防护能力,安全性更是军用芯片的考量。综上所述,俄罗斯商用芯片,躺平装死,美国无处下手,军用芯片闭门造车即可,也不带怕的。

况且俄罗斯自己的电子管也能大力出奇迹,2019年俄罗斯在叙利亚电子对抗演习中,现役的克拉苏哈—S4电子对抗系统发出的信号,全频覆盖,导致对方雷达检索回波信号忽略自己的信号,直接干倒了美国隐身战机F-22和F-35。

你看,全世界200多个国家,能害怕西方芯片卡脖子的,也没几个,连俄罗斯才2%的份额,你说赞比亚,毛里求斯的能有啥市场,反观中国芯片进口占全球市场的73%。万一咱们甲方变乙方了,到时候,不仅能自产自销,还能掀了国际市场的桌子。

0 阅读:0

智辰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