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是我关注的一个时政博主,他的文章往往比较客观,理性又接地气。我印象里面他写过几篇关于中医和中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刚刚他又写了一篇对中医的看法,文章如下图。他在文章里面的观点我基本上都同意,原则上没有特别反对的地方。

尤其有一点我很赞同,卢克文专门解释了西医应该叫现代医学,中医应该叫古典医学。西医其实也有古典医学的阶段,比如我们进入医学院学习,宣誓的希波克拉底宣言,希波克拉底就是西医古典医学之父。他的学说就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的体液,人生病就是这四种体液的比例不对了。所以古代西医动不动就放血,四体液学说就是理论基础。

卢克文还提到他对中医并不是支持,而是理解,也就是他认为中医确实有用,注意理解这个词和支持是不一样的。这点我是赞同的,因为我也有亲身经历。我睡觉的习惯是侧卧位睡觉,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翻身的时候脑袋离开枕头引起了落枕,第二天起床之后及其痛苦,有时候脑袋只能歪着偏向一个方向。频率也不高,大概1年1-2次。有一次实在太严重,第二天还有好几台手术要做,完全不能低头大概率会影响手术操作,就试着去我们医院中医科就诊,我中医科的同学用中医推拿按摩的手法大概给我按摩了15分钟,效果非常不错,感觉几乎恢复正常了,只是扭头的时候稍微有一点痛。从此以后我只要落枕了就去中医科按摩,可以说屡试不爽。

卢克文最后阐述的总结部分我其实只是同意其中一部分,他的观点是西医有效就用西医,中医有效就用中医。但是医学还有一点需要关注,也就是副作用。中医里面的针灸,按摩,拔火罐我是可以考虑,大不了就是效果不好,副作用应该不大,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但是至少不伤及重要器官。中药我基本上不考虑,中药成分太复杂,有哪些副作用现在都还没弄清楚。

我反正碰到的癌症晚期病人全是要来打吗啡的,从来没有说吃中药止住痛的[doge]
黄帝问:痹病,有的时候会致人死亡,有的疼痛持续很久,有的却容易治愈,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痹邪侵入五脏的,就会死亡;痹邪滞留在筋骨之间的,疼痛就会持续很久;痹邪停留在皮肤之间的,就容易治愈。 黄帝问:痹邪侵犯六腑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说:这也是因为饮食和居住环境,它们是引发疾病的根本原因。六腑也各自有俞穴,风寒湿邪气侵袭这些俞穴,再加上饮食不节等因素与之相应,邪气就循着俞穴侵入,分别留滞在各自对应的六腑。 黄帝问:用针刺疗法怎么治疗呢? 岐伯说:五脏有各自的俞穴,六腑有各自的合穴,循着经脉的分布,各有发病的部位,只要根据疾病所经过的部位进行针刺治疗,疾病就会痊愈。 黄帝问:营气和卫气也会让人得痹病吗? 岐伯说:营气是水谷所化生的精气,它能协调滋养五脏,散布营养六腑,然后才能进入脉道。所以营气顺着经脉上下运行,贯通五脏,联络六腑。卫气是水谷所化生的剽悍之气,它的性质峻急滑利,不能进入脉道。所以卫气在皮肤之中、肌肉之间运行,熏蒸肓膜,散布于胸腹。如果卫气运行逆乱就会生病,使卫气顺行,病就会痊愈。由于营卫之气不会与风寒湿邪气结合,所以不会引发痹病。
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回答说: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侵入人体,相互结合就形成了痹病。 其中风邪偏盛的,就成为行痹;寒邪偏盛的,就成为痛痹;湿邪偏盛的,就成为着痹。 黄帝问:还有五种不同类型的痹病,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说:在冬天遇到这三种邪气,就会形成骨痹;在春天遇到,会形成筋痹;在夏天遇到,会形成脉痹;在长夏(至阴之时)遇到,会形成肌痹;在秋天遇到,会形成皮痹。 黄帝问:痹病会侵入并留滞在五脏六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岐伯说:五脏都与体表组织有对应的关系,疾病长时间不痊愈,就会向内侵入并留滞在与之对应的脏腑。所以骨痹长期不愈,再次感受邪气,就会向内影响到肾;筋痹长期不愈,再次感受邪气,就会向内影响到肝;脉痹长期不愈,再次感受邪气,就会向内影响到心;肌痹长期不愈,再次感受邪气,就会向内侵入脾;皮痹长期不愈,再次感受邪气,就会向内侵入肺。之所以会形成脏腑痹病,是因为在各季节主气当令之时,又重复感受了风寒湿邪气。
中医本质就是洗脚按摩的存在,你指望它给你治病,想多了
自从我看完了本市和首府的大医院都治不好我脸上的扁平疣,自己从网上搜索到一个中药方,治好了脸上恐怖的扁平疣后,我开始相信中医、并且开始自学中医了。 建议有空看看伤寒论!
黄帝说:说得好。痹病有的疼痛,有的麻木不仁,有的感觉寒冷,有的感觉发热,有的干燥,有的湿润,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疼痛是因为寒气偏多,有寒邪所以才疼痛。 那些不疼痛且麻木不仁的情况,是因为患病时间久,病邪侵入深部,营气和卫气运行不畅,经络有时空虚,气血因此不通,皮肤得不到营养滋养,所以就麻木不仁。 感觉寒冷的,是因为人体内阳气少,阴气多,阴气与寒邪的病气相合,所以感觉寒冷。 感觉发热的,是因为人体内阳气多,阴气少,病邪强盛,阳热之气受到阴邪逼迫,所以形成痹热。 多汗而且湿润的,这是因为感受的湿邪太盛。体内阳气少,阴气盛,两种邪气相互交争,所以出汗而且皮肤湿润。 黄帝说:痹病作为一种病症,有的却不疼痛,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痹邪在骨,就会感觉肢体沉重;在脉,就会使血液凝聚而不流通;在筋,就会使筋屈伸不利;在肌肉,就会麻木不仁;在皮肤,就会感觉寒冷。所以出现这五种情况,就不会疼痛。 大凡痹病这类情况,遇到寒冷症状就会加剧,遇到温热症状就会缓解。 黄帝说: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