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亚洲杯的比赛,再一次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如今的乒乓球球迷群体只有两个阵营:莎宝团和其他球员的球迷。
孙颖莎和她的莎宝团莎宝团,顾名思义,也就是孙颖莎的后援团,这个团体凝聚力相当高,执行力也非常强,只要有孙颖莎所在的地方,都会被莎宝团占据各个位置,一边用呼喊声给孙颖莎鼓励打气,一边给孙颖莎的对手施加压力。

莎宝团从来不在乎孙颖莎的对手是国外劲敌,还是国内队友,只要是打败了孙颖莎,那就得接受被整个莎宝团的群骂,莎宝团认定的规则就是:我们的莎宝赢了,那是应该的,胜利就应该是莎莎的囊中之物,谁来也拿不走;我们的莎宝输了,那是我们的莎莎不想跟队友争,队友也好意思拿走本该属于莎莎的奖牌?莎莎输了,嘛是打团队赛太累了,才让你们这些眼里只有个人赛的钻了空子,你们赢得不光彩,就得被我们骂。
以上这些话,并不是小编无中生有而出来的,巴黎奥运赛场和本次亚洲杯,同样的场景,孙颖莎面对国家队的不同队友,都只获得了银牌,结果就是打败了孙颖莎的都被莎宝团给骂了。
大家可以听一听,这次王曼昱赢了孙颖莎后,现场球迷骂得有多难听。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却发生了同样的事,就连剧情都如出一辙。
整个场馆都在高喊亚军的名字,对胜利者反而是一片骂声。
王曼昱甚至在往外走时,还有一个女人在高喊:王曼昱,你真脏,你看镜头。
原来在莎宝团的规则里,还有一条是这样的:孙颖莎赢了,就是赢得漂亮,别人赢了,就是赢得真脏。


说完孙颖莎和她的莎宝团,那就得说一说乒乓球粉丝群体的另一个阵营:其他球员的正常球迷。
这里的其他球员指的就是除了孙颖莎之外的球员,无论男女老少,男的有马龙、许昕、樊振东等知名男球星,女的有陈梦、王曼昱,老的有退役多年的前辈邓亚萍、王楠和张怡宁等传奇人物,小的有那些还没有打出名气的后起之秀,都在这个范畴里面。
而这些球员的粉丝们,在小编看来,他们看球和评球的方式都是差不多的。

以前的乒乓球比赛,球迷也都有各自更加欣赏的球员,也都希望自己欣赏的球员赢下每一场比赛,然后登上领奖台,于队友一起共享荣耀时刻。
那时候的比赛,球迷们反而是更重视半决赛的对决,因为半决赛里还有一个外国选手需要处理,解决掉这一个外国选手之后,球迷们也就不会再担心决赛的结果了,反正冠亚军已经提前收入囊中,至于谁是那个胜利者,只要各自打出自己的水平,也就行了。
当年王楠和张怡宁会师决赛时,张怡宁的粉丝既希望张怡宁能赢,同时也想让王楠用输掉比赛的这种方式来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
其实这两种情绪并不冲突,一种是对自己的偶像张怡宁有所期盼,另一种是对王楠的尊重和理解。

时至今日,很多球迷在讨论王楠和张怡宁到底谁更强时,依旧会侃侃而谈,但这些球迷在争论这个话题时,从来不会捧一个又去踩一个,大家都是在分析各自的时代背景、双方交手对决的战绩和伤病影响之类的内容,并不会盲目地就去攻击不同观点的人,更不会去攻击那些与自己支持的球员一起为国家争取荣誉的人。
小编感悟
不同的时代都会造就不同类型的粉丝群体,我们可以包容不同性格和不同素养的人,但近些年,莎宝团里有一些所谓的粉丝,做出的一些事,小编并不认同。
喜欢孙颖莎并没有错,支持孙颖莎更没有错,孙颖莎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员,中国乒乓史上也肯定会给孙颖莎画上浓重色彩的一笔,我们都希望孙颖莎能早日完成大满贯壮举。
但小编非常不认可莎宝团捧“莎”踩“其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有些事做得太过分了。
任何一场比赛都不是就该谁赢的,孙颖莎虽然很强,但也不可能是百战百胜,任何一场输了的比赛,有她自身的原因,同时也是对手付出了不懈努力和汗水拼搏应得的结果,如果这些为国家争取荣誉的人,还要被丢失了更高荣誉的人的粉丝骂,那这些辱骂国家队员的人,就不是正常的球迷。

大家都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