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也扛不住了,汽车零排放政策大幅度松绑

金舆车晓说 2025-04-09 04:59:23

面对美国对进口车加征25%关税的冲击,英国政府紧急调整汽车产业政策,为本土车企开启"缓冲模式"。这场始于贸易战硝烟下的政策转向,正在重塑英国汽车业的未来图景。

去年英国生产的汽车中,27%销往美国市场。特朗普政府突然祭出的高额关税,迫使英国汽车业必须寻找喘息空间。政府紧急宣布放宽零排放汽车(ZEV)法规:允许日产e-Power等强混车型销售至2035年,年产2500辆以下的小众车企可豁免80%的电动化指标。这些调整背后,是英国车企在2023年仅完成22%新能源车销售占比的窘境——距2025年28%的目标尚有8个百分点的缺口。

政策松绑让混合动力技术重获生机。今年5月英国插混车型注册量同比激增37.9%,包含轻混在内的混动车型市场份额达25%,首次超越纯电车型。丰田英国工厂负责人坦言:"若按原计划2030年禁售燃油车,卡罗拉混动产线将遭受重创。"如今政策调整后,伯明翰工厂的机器轰鸣得以延续。

阿斯顿·马丁、迈凯伦等英国汽车明珠获得特殊关照。这些年产不足2500辆的手工车厂,既无现成电动车产品,又面临技术转型困境。阿斯顿·马丁刚宣布推迟首款电动车上市,转而专注插混超跑研发。摩根的CEO直言:"要我们在2030年前完成电动化转型,就像让手工作坊一夜变成特斯拉。"

新政引入更灵活的碳积分机制:车企可将超额减排量折抵新能源车销售指标,商用与乘用车积分可互换,信用额度使用期限延至2029年。这相当于给传统车企装上"缓冲气囊"——斯特兰蒂斯集团英国负责人表示,新规使其Vauxhall等品牌获得转型窗口期。但环保人士警告,这可能削弱电动化转型动力。

尽管政策放宽,行业仍存隐忧。福特英国总裁指出,当前电动车市场面临需求疲软、充电基建滞后等难题。数据显示,英国公共充电桩数量仅为德国的三分之一。SMMT协会呼吁政府加大购置补贴,但财政部以财政压力为由暂未松口。这种既要环保达标又要保住产业的走钢丝式平衡,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0 阅读:5

金舆车晓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