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情况

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小麦均价为2412元/吨,环比下跌1.39%,同比下跌13.36%。
1月全国小麦市场均价2394元/吨,环比下跌1.07%,同比下跌14.56%。小麦价格频繁震荡调整,市场购销平淡。
2月全国小麦市场均价 2408元/吨,环比上涨0.58%,同比下跌13.38%。小麦价格呈现“先抑后扬、区域分化”的走势。
3月全国小麦市场均价2434元/吨,环比上涨1.08%,同比下跌12.1%。小麦价格呈现震荡行情。
二、原因分析
1月供需博弈加剧,价格先抑后稳
上旬:市场粮源供应压力较大,小麦价格承压下跌,粮贸环节亏损严重,惜售情绪升温。
中旬:中储粮减少拍卖投放并增加收储,缓解供应压力;面粉经销商少量备货,粉企开机率小幅回升,原粮采购积极性阶段性改善。
下旬:粉企建库意愿减弱,市场普遍看空年后行情,采购转向谨慎;小年后企业陆续停收,市场购销放缓,价格趋稳。
政策调控: 中储粮通过“减拍增收”调节市场,稳定供应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2月春节扰动,需求边际回暖
上旬:受春节假期影响,市场交投清淡,购销活动暂停。
中下旬:贸易商因前期库存成本高企,惜售情绪升温;玉米价格反弹至2200元/吨以上,小麦-玉米价差缩至150-200元/吨,饲料企业开始询价芽麦,但替代规模有限。面粉企业补库需求温和回升,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率较高且部分溢价,市场看涨情绪受提振。
3月供应宽松,需求疲软主导
供应端: 各级储备小麦持续投放,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压制价格上涨动力。
需求端: 制粉需求:气温回升后面粉进入消费淡季,经销商拿货谨慎,粉企开机率维持低位(30%-45%),采购积极性低迷。
饲用需求:养殖行情低迷,饲料企业采购需求平淡,小麦替代玉米的经济性不足,进一步削弱需求。
综合来看,2025 年第一季度小麦市场呈现“政策托底与需求疲软”的拉锯格局,主要受到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以及季节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供应端的变化以及需求端的疲软表现主导了价格走势,而政策调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三、核心驱动总结
政策调控:中储粮通过拍卖节奏和收储力度调节市场,阶段性缓解供应压力。
替代品联动: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小麦饲用需求,但替代规模受价差和经济性限制。
季节性因素:春节前后备货与停收、面粉淡旺季转换,显著影响市场节奏。
贸易心态:粮商亏损惜售与看空预期交替主导,加剧价格波动。
四、趋势展望
供应来看:基层农户手中的余粮逐渐减少,部分贸易商惜售心态增强,这会使市场上可流通的小麦数量有所下降,对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储备粮轮出:各级储备小麦轮换销售力度加大,政策性粮源放量入市,增加了市场的供应。
新作小麦产情:新作小麦产情预期较好,若后期天气等条件正常,小麦丰收可能性较大,未来供给增加的预期或影响市场心理,使持粮主体对价格走势有所顾虑,不利于价格上涨。
需求方面:面粉进入消费淡季,粉企开机负荷下降,下游走货不畅,企业经营压力大,小麦采购谨慎,对小麦价格有抑制作用。饲用需求有限:虽然小麦、玉米价差达到饲用替代临界值,部分饲料企业开始采购小麦,但饲料企业仍有部分前期低价玉米库存需要消化,目前饲用小麦采购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对麦价的支撑力度相对有限。
后市预测:小麦价格预计仍将围绕最低收购价窄幅波动,短期走出震荡局面依旧困难。在供应较为充裕、需求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但有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也难以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需密切关注新作小麦产情、市场供需变化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