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一起来聊聊,那个每年都让咱们既期待又有点小头疼的大事儿——春运!
没错,就是那个每年春节前后,全国上下大迁徙的故事。
春运的目的是家,回到那个藏着所有人美好的家。
根据交通等部门统计,今年全国春运期间流动人员将达到90亿人次,再创新高!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春运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一下时代的发展给咱们的回家路带来的变化。
古代春运:一步一脚印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由来已久,在春节这天每个人都想要回到家中一起欢度春节。想象一下,在没有火车、飞机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回家过年的呢?
那时候,交通可没那么方便,主要靠的就是两条腿和马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步行就是最普遍的选择。想想看,一家人扶老携幼,背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踏上漫长的回家路。
当然也有一些家境较好的人家会选择马车或者船只作为代步工具,但那毕竟是少数人的“豪奢”之选。而且,古代也有“春运”高峰期!
春节期间,各个码头、驿站都会爆满,因为大家都想在这个时候赶回家团圆。
由于交通不便,所以就算朝廷官员和商人的回家之路也同样充满艰辛
唐朝诗人刘长卿就在诗中写道:“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诗中满含思念家乡的心情。
民国时期:铁路上的轰鸣时间快进到民国时期,这时候铁路开始慢慢普及起来,成为了越来越多人选择的出行方式。
中国的“春运”也是在这个时候拉开了帷幕。
不过,由于技术条件有限,火车的速度并不快,而且座位也不够舒适。
但即便如此,能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一掠而过,那种感觉已经比徒步或者骑马强多了!
随着铁路网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火车抵达更远的地方。
这对于当时在外求学、工作的游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改革开放后:春运的“春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这时候,春运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农村部分农民工为了改善生活,选择进入城区务工,从此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春节时集体返乡,春运的雏形开始初步显现。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夕,车站、机场总是人山人海,能买到一张回家的票简直像中了大奖一样幸运!
但是随着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升级,高铁、动车的普及让春运变得不再那么“恐怖”。
我们的春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铁飞驰如龙,飞机翱翔天际,自驾游也成为新宠。但无论交通方式如何变迁,那份对家的渴望始终如一。
记得有一年,大雪纷飞,航班取消,火车一票难求,我毅然决定自驾回家。
那一路上,风雪交加,但心里却异常温暖,因为我知道,家的方向就在前方。
当看到父母那满脸惊喜与心疼的面容时,所有的辛苦瞬间化为乌有,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家”是最美的终点站。
现在,我们可以在网上轻松购买车票、预订机票甚至预约上门接送服务等等一系列便捷操作让我们的回家之路变得更加顺畅、舒适和安全。
2025年春运已经进入高峰期,这场最大规模的人类周期性迁徙活动也进行到他最壮观的时刻。
青芒果APP衷心祝愿每一位踏上归途的旅客都能平安顺遂,能够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