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溪口镇龙洞居委会,一座被称为“黑灯车间”的特殊工厂正以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书写中国民族品牌的崛起故事。60余名肢体、听力、言语残疾员工在智能化生产线上昼夜奋战,用残缺的身体锻造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兴旺拓”健康智能鞋,让“中国智造”既充满科技含量,更闪耀人文光芒。这座由秀山县龙洞鞋业有限公司打造的“黑灯工厂”,不仅实现年产值超2000万元,更成为全国残疾人就业创业与品牌创新的双重标杆。
黑暗中的光明:科技赋能残疾群体就业
走进占地1500余平方米的智能化车间,机械臂与AGV小车有序运转,而在注塑、压模、质检等岗位上,身着统一工服的残疾员工正与智能设备默契协作。“我们将传统制鞋工序分解为18个适合残疾人操作的智能模块,每个岗位都配备语音提示、视觉引导系统。”车间主任李保卫介绍,听力障碍员工负责“兴旺拓”鞋款的激光雕花,肢体残疾员工操作智能缝纫机——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手环系统,让每个指令都能通过光影信号精准传递。
这种“人机协同”模式源于2019年企业确立的“科技助残、品牌强企”理念。龙洞鞋业累计投入500万元改造生产线,70%设备实现自动化,使残疾员工能在无灯光环境下(因部分设备需避光操作)完成高精度作业。“在‘兴旺拓’的生产体系里,残疾员工的专注力和精细化操作能力,反而成为产品质量的保障。”公司董事长邓林表示。
“兴旺拓”智能健康鞋: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突围
在成品展示区,“兴旺拓”健康智能鞋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科技与健康的结合:医用级抗菌鞋面、嵌入鞋底的微型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步态、压力分布与心率。“我们联合重庆医科大学研发的智能算法,能通过128项数据模型预警足底筋膜炎、膝关节损伤等风险,并生成个性化运动方案。”技术负责人王博士介绍,鞋底的36个自适应气囊构成“动态支撑系统”,可根据足弓形态自动调节,这一核心技术已获得17项国家专利。
瞄准8500万残疾人及亚健康人群的需求,“兴旺拓”历时两年研发出第一代产品,上市首年即斩获“中国健康产业创新产品”认证,2024年销量突破50万双。消费者反馈显示,92%的用户认为产品有效改善了行走体验,78%的复购率印证了市场对民族品牌的认可。
温暖的产业生态:从就业到尊严的跨越
肢体残疾员工杨女士用手语分享:“以前靠家人接济,现在每月能挣4000元,还能给女儿买学习机。”在“兴旺拓”车间,残疾员工平均月收入达3500元,企业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并建立“技能培训-岗位适配-职业发展”体系:与重庆工商大学合作的“云端课堂”已培养12名残疾班组长,25人通过智能设备操作认证。
“我们不仅提供工作,更搭建成长平台。”邓林指着车间墙上的“工匠之星”榜单,多位残疾员工因技术创新获得奖励。企业还设立“兴旺拓关爱基金”,员工子女可申请教育补贴,家庭突发困难能获得专项救助,真正实现“就业一人,温暖一家”。
品牌责任的新范式:政企协同共筑“幸福工厂”
“兴旺拓”的成长离不开政策助力:重庆市残联将其列为“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提供税收减免与设备补贴;当地政府配套建设的“智慧物流中心”,让产品48小时内可达全国主要城市。更具创新性的是品牌的“公益反哺”机制:每售出一双“兴旺拓”智能鞋,即捐赠1元至重庆市残疾人康复基金会,用于假肢适配、康复训练等项目。
2025年,“兴旺拓”品牌获评“全国助残先进集体”,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等12个国家,海外客户特别点赞其“科技温度”。“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残疾人不仅是就业帮扶对象,更是民族品牌的创造者。”邓林的话语中,既有对员工的自豪,更有对品牌的信心。
在秀山60余名残疾工匠用双手赋予“兴旺拓”品牌特殊的生命力——这双承载着健康梦想的智能鞋,鞋底的每一道纹路都刻着对生命的尊重,芯片里的每一组数据都凝结着奋斗的力量。当科技助残与品牌强国同频共振,“兴旺拓”踏出的不仅是产品走向世界的步伐,更是残疾人迈向尊严与价值的康庄大道。这,正是中国制造业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