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守护,情暖民心!社区民警李锐祈的“亲情式”帮扶赢得群众锦旗致谢

谈渝论今 2025-04-04 14:01:11

一面锦旗,满载着八年时光里沉淀的信任与感激。2025年3月25日,年近八旬的蒋婆婆在楼长的搀扶下,将一面写有“热心为民 尽职尽责”的锦旗送到北碚区公安分局童家溪派出所,郑重交到天成社区民警李锐祈手中。“李警官,没有你,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婆婆的一番话语,揭开了一段跨越八年的温情故事。

从“吸毒青年”到“阳光奶爸”,一场始于2017年的救赎

时光回溯到2017年初,那是李锐祈第一次见到蒋婆婆,老人佝偻着背站在她面前,告诉她唯一的孙子徐一(化名)年前因吸毒被警方处理过。“这孩子命苦,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是我一手把他带大的,现在不能眼看他毁了啊!”谈及孙子,蒋婆婆数度哽咽。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李锐祈暗下决心要帮这个家走出困境。

2017年2月,徐一再次被查出吸毒。在依法对其拘留后,李锐祈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陪跑式”帮扶,每月都会给他打电话,监督徐一完成戒毒尿检,反复劝说他切断与“毒友”的联系。“奶奶快80岁了还在为你奔波,你忍心吗?”这句话,成了徐一戒毒路上最痛的清醒剂。

三年间,徐一从抗拒到信任,从颓废到振作,最终在2019年顺利解除社区戒毒,并找到工作结婚生子。每每在小区里见到李锐祈,蒋婆婆总要拉着她念叨:“李警官你是个好人,多亏了你,我孙子现在有个‘人样’了!”

幼儿园门口的“安全选择题”,民警成了“家庭顾问”

但遗憾的是,徐一的婚姻仅仅维持一年多就走到了尽头,留下了年幼的儿子徐小(化名)。对于年近八旬的蒋婆婆来说,照顾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属实不易,等到了2022年徐小上了幼儿园,接送问题更成了压在她心头的重担。

“徐一挑选的幼儿园要坐三站公交车,我腿脚不好,下了公交车还要走20分钟,雨天路滑更慢!”有次放学时,蒋婆婆碰到了在幼儿园门口执勤的李锐祈,忍不住拉着她诉苦。

得知情况后,李锐祈记在心上,留意到蒋婆婆家对面的幼儿园不论是从学费、距离,还是在安全性上,较现在的学校更为合适。“婆婆,您年纪大了,每天来回六趟公交确实吃不消。家对面那所幼儿园虽然规模小一点,但步行只要五分钟,学费还更实惠。”李锐祈特意上门跟蒋婆婆说明了情况。

不久后,在李锐祈的劝说下,徐一很快给徐小办理了转学,如今正在读大班,每天蹦蹦跳跳上学的身影成了蒋婆婆最大的慰藉。

失业青年的“职场中介”,藏在招聘启事里的守护密码

2024年底,徐一的生活再次跌入低谷。他与女友分手后就整日闷在家中,沉迷网络游戏,连工作也辞了。蒋婆婆发现,孙子变得邋遢,家里也乱糟糟的,甚至对年幼的徐小也缺乏耐心。“他以前再难都会去上班,现在连儿子的学费都不管了……”老人急得偷偷抹泪,最终鼓起勇气走进了警务室。

李锐祈没有急于说教,而是在了解周边的招工信息后,以“朋友”的身份敲开了徐家的门。上门时,她先询问了一下徐一的近况,见他态度缓和,才切入了正题:“附近有两家工厂在招聘,要不要我帮你打电话问问?”听到这句话的徐一瞬间沉默了下来。

李锐祈赶紧趁热打铁,询问了他的就业意向,了解到他有中意的工作后,便第一时间留意了起来。幸运的是,该单位在半个月后就发布了招工信息,李锐祈赶紧联系上了徐一,和他分享这条信息。

如今的徐一每天早出晚归,工资虽不高,但足够负担家庭开支。蒋婆婆也发现,孙子的脾气变温和了,周末还会带儿子去公园玩。老人拉着李锐祈的手反复道谢,“家里人说话他都不听,幸亏有你啊。”

锦旗背后的“社区亲情”

“帮扶群众从来没有‘结案’一说,只要群众需要,我们都应该永远‘在线’”,收到蒋婆婆锦旗的李锐祈觉得自己十分“受之有愧”,直言婆婆的锦旗太重了,而她只是做了份内的事。

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民警与群众的“亲情”仍在续写,而蒋婆婆的手机里,李锐祈的号码始终都在。“有她在,我心里踏实。”老人说。(张欢)

0 阅读:0

谈渝论今

简介:主要介绍文旅、社会方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