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役当中,解放军部队和国民党的部队的综合实力可谓是敌我悬殊,可是我解放军的高层将领总能凭借着一个又一个的“妙计”转危为安。
1946年,陈赓司令员正坐在作战指挥室里面研究着地图,准备接下来的战斗部署,可是突如其来的一阵慌乱的叫喊声,打断了陈赓司令员的作战思路。

作战室的屋子里面当即传来了周希汉的慌忙的呼喊声:“司令员,出问题了,我们的作战计划被泄漏了”,陈赓司令员面对这种情况撒然一笑:“无妨,再发一封电报就可以解决问题”。
究竟是什么让的这位陈赓司令员如此的从容应对?
同蒲大捷1946年7月,国民党为了达成“独裁”的目标,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以6个旅的兵力大肆的向解放区发起了进攻。

为了配合驻扎在临汾的第二战区阎锡山的部队的向北进攻的攻势,胡宗南意图企打通同蒲铁路南段,以策应平汉铁路方向国民党军的进攻。
驻扎在当地的晋冀鲁豫军区陈赓司令员,在接收到党中央的命令下,当即对所在的部队做出在运动中歼敌的部署。
此时,解放战争初期的敌我力量相差依旧较大,面对来自胡宗南的数万部队,陈赓也是压力巨大,此时的陈赓手里,只有将近两万人的兵力。

陈赓和胡宗南之间的兵力相差巨大,对于昔日的这位黄埔的老同学,陈赓丝毫的不敢大意。
当即命令前线的作战部队主动出击,借助两大战区还未汇合以及胡宗南部队骄狂冒进的特点,当即陈赓所带领的部队再次上演了“围点打援”的拿手好戏。
陈赓司令员当即对深入我解放区的敌人集中集中六个团的兵力给予“重点突破”,另外安排一部分4纵的兵力对于其他救援的部队展开“围点打援”。

经过陈赓司令员的巧妙部署和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本次战役共击毙和俘虏国民党军队1万余人。
此次战役彻底的切断了国民党军胡宗南、阎锡山两大战区之间的联系,我军此外还控制了同蒲铁路的大部分区域。

胡宗南对于战役之初的初次战败大发雷霆,当即决定亲自找回颜面,胡宗南当即集结第一战区的12万大军同蒲铁路方向的临汾浩浩荡荡的展开反攻。
面对胡宗南的大局来犯,陈赓司令员当即召开军事部署会议,面对胡宗南的12万大军,我军的2万多兵力,想要与之进行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种亏本的打法,陈赓司令员是万万不会进行允许的,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陈赓司令员当即决定继续按照“老打法”,继续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吃掉它。
但是这样下来只能不可避免的放弃临汾,部队在运动中寻找作战机会,诱敌深入的作战方案当即上报给党中央以及各个的作战部队。
方案泄露但是不凑巧的是,就是因为此次的作战方案的“上传下达”在传输的过程中被敌人所破译窃取。

当即负责相关电报传达工作的周希汉就发现了问题,匆匆忙忙的闯进了陈赓司令员的作战指挥室。
要知道作战计划的泄露无疑是兵家的大忌,敌人相当于提前的掌握对方的作战方向和部队部署,在战争中被敌人“知己知彼”怎能不会遭受失败。
面对周希汉的紧张,陈赓司令员反而是眉头皱了一下,霎时间便计上心头,对着周希汉淡然一笑的说道:“那就再再发一封电报,最好让胡宗南长官知道”。

周希汉一时间对此竟然摸不着头脑,回答道:“此时敌军已经知道我们的作战方案,我们再发一封电报的话,电报应该发些什么内容”?
陈赓司令员突然笑了起来:“就在情报里面说明,陈赓我已经知道情报被泄露了”。
周希汉突然间从中明悟出来了什么,司令员想要以此让敌人放弃对于先前的情报信任,借此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陈赓司令员做出如此的决定,当然还是出于对胡宗南的了解,两人昔日在黄埔军校的同窗之谊使陈赓深切的了解到这位老同学什么都好,就是“疑心病太重”。
如果让他知晓自己已经提前获悉了情报泄露的消息,按照胡宗南将信将疑的性格,断然会否定自己先前已经获得作战方案。
陈赓司令员只不过是按照胡宗南长官的病情对症下药,开出了一味专治胡宗南的“疑心病”的“原计划行事”的良药。
原计行事在胡宗南心里,既然陈赓已经得知了自己的情报被泄露,怎么还可能“愚蠢”的按照原计划行事,陈赓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端错误”。

胡宗南当即调整自己的作战部署,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命令手下的军官当即派出自称为“天下第一旅”的整编第1师第1旅前方开路。
在胡宗南调整部署的时间,给了陈赓司令员充分的时间在胡宗南的部队的“必经之地”,设下了重重的埋伏。
陈赓司令员依旧是按照最先的部署,诱敌深入,等到敌人的部队深入到解放区的浮山等地,陈赓司令员当即下命令前线的总指挥紧紧的咬住敌人。

我军除以第13旅一部分兵力造成巨大声势佯攻浮山之敌,以第13旅和第10旅的优势兵力集中歼灭东西来援之敌。
经一夜激战,敌人所谓的“天下第一旅”的整编第1师第1旅为我军全部歼灭,胡宗南得知消息之后竟难以置信。

陈赓将军正式因为准确的把握了胡宗南的心理,通过新情报对于胡宗南的迷惑,才敢如此的兵行险着。
不得不佩服陈赓将军的急中生智,打仗不仅仅靠的是计谋,也从中体现战争更是敌我双方主将的一场“心理战”上面的切磋较量。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同蒲路南段战役
百度百科——陈赓
百度百科——胡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