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大名鼎鼎的“东岭大盗”“抗日汉奸”“蒋介石的内战策应者”被解放军在解放汤阴的时候抓捕入狱,这个人就是孙殿英。
孙殿英这个人可谓是臭名昭著,人们对其评价更多的是“盗墓”“汉奸”等标签,众多国人对于其各种罪大恶极的行为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在孙殿英被抓之后请示上级处理结果的时候,刘伯承司令员罕见的主动站出来为其说话:“孙殿英不能杀,这个人还是做过贡献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刘伯承司令员主动为其说话?
陋迹斑斑的过往孙殿英可是自年轻起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你们绝对想不到孙殿英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丰富。

早年的孙殿英在年轻的时候,就经常无事的时候与地痞流氓为伍,更是在早期加入到当地的河西土匪当中。
1922年,孙殿英深感当时的军阀势力的强大决定另谋出路,加入到当时最为强悍的一股军阀势力,冯玉祥的队伍当中。
孙殿英深谙“人情世故”,很快就在部队当中混的风生水起,从基层的干部做起,三年之间几乎经历了部队大大小小的官职,后被憨玉昆改编为第五混成旅旅长。

不久国民革命爆发,孙殿英所率领的部队战败,直接投奔当时的张宗昌的奉系军阀,后在对战国民军的战争中建立功勋,被张宗昌委以重任。
但是好景不长,在1927年和冯玉祥的北伐军的作战当中被冯玉祥打败,为了活命只能接受改编,在冯玉祥的麾下担任起了军长。
此时的孙殿英更多的属于北伐军的杂牌部队,几乎不招待见,蒋介石更是只偏重心腹的“嫡系部队”,对于杂牌部队几乎可以用“苛刻”来说明。

蒋介石在得知孙殿英这个人的生平经历之后,对其刮目相看,但是因为其并非是“嫡系”,蒋介石为了避免杂牌军壮大,对部下授意以粮饷短缺为理由暂停了其粮饷。
孙殿英毕竟是投诚改编过来的队伍,对此也只能感到可奈,毕竟不是“亲生的”,即使是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眼看着手下的队伍即将揭不开锅了,在发不出军饷很可能会造成手下的军队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孙殿英深刻的明白如果没有军饷作为支撑,这支军队很快便会军心涣散。此时的孙殿英的驻军恰巧此时驻扎在河北蓟县,当地的清东陵吸引了其注意。
孙殿英当即将手下的将领纷纷的召唤到周围商议军饷的事情,和手下的师长谈起来了关于东陵的“买卖”。
孙殿英的手下大多是杂牌的将领组成,自然对于孙殿英的提议几乎举起双手赞成,当即说干就干,直接在当地贴出了关于在当地东陵附近军事演习的告示。

面对这样的声明,当地人又又会有谁人不知孙殿英的心思,奈何孙殿英在东陵的附近安排了军队,导致外人无法入内。
孙殿英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命令手下对于慈禧和清代诸多的帝王的陵墓用炸药炸开,带领手下的士兵开始了长达一周的洗劫。
此消息一经传出,便是狠狠地震惊了蒋介石,没想到孙殿英竟是凭借着如此的手段维持军队,对此反应最强烈的是那些满清贵族,几乎恨不得生吞活剥了孙殿英。
抗日经历由于蒋介石的不待见,孙殿英再次生起了改换门庭的想法,他暗中与张学良取得联系,投入东北军,任东北军师长。

华北事变爆发以后,孙殿英主动请命率部同日军于热河作战,在此次的对日作战中,顽强地阻击过日军的进攻拖延了日本军队的行程,获得当时社会的一致褒扬。
后又参加长城抗战,多次抵挡了抗击日军疯狂进攻,虽战绩有限,但客观上牵制了日军兵力。
孙殿英在此期间还与中共地下党员达成合作,聘请南汉宸为所在部队的顾问,暗中保护中共的地下工作者。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孙殿英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五军军长,在此抗日期间与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达成默契合作。
孙殿英并没有像蒋介石那般处处的为难八路军,反而与八路军关系走的很近,主动向八路军提供武器支援,缓解了当时八路军的物资短缺问题。
孙殿英对抗日战争所做的贡献,都被时任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所亲眼见证,抗日阶段的孙殿英甚至被评价为“抗日中坚力量”。

但是,随着和日军的作战的加深,日军调集超过20万兵力对太行山区进行“毁灭扫荡”,孙殿英部被围困其中。
面对深陷重围,部队伤亡惨重的绝境,孙殿英自知突围无望,为了保全性命和自身的利益只能在日军的劝降过程中不断地尝试加大自身的“筹码”。

经过孙殿英与日军的多轮谈判,最终与日军达成协议,率部缴械投降,日军作为谈判交换承诺保留其军事指挥权,被改编为日本伪军。
1943年,孙殿英正式向日军投降,被日军任命为日本伪军第六方面军总司令,多次协助日军围剿抗日根据地,借日军势力扩充个人权力,罪行累累。
功过分明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孙殿英再次改换门庭,选择战队蒋介石的一方发动内战,后在解放战争中被活捉。

面对罪行累累的孙殿英,活捉孙殿英的诸多解放军官兵纷纷声讨要惩罚这一历史罪犯,但是刘伯承司令员主动出面告诉战士们:“此人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刘伯承司令员告诉战士们,“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这个人所犯的错误,而忽视了其有功的一面,功是功过是过,我们要功过分明”,随即向战士们诉说其所做过的功绩。

虽然最终孙殿英未被明正典刑,但是因为其长时间的吸食鸦片等毒品最终留下了隐疾,在被抓入狱没多久之后,便不幸去世。
刘伯承司令员始终未能忘却昔日在抗日战争中孙殿英对八路军一二九师的贡献,刘伯承司令员的这一做法这也体现了其对于战犯处理的格局和气度。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孙殿英
百度百科——刘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