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价值事务所”公号,关注公号,和我一起挖掘更多宝藏公司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838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某特宣布超预期关税的当天,《价值事务所》后台留言就爆了,《所长会客厅》的问答也基本都和这相关,隔着屏幕所长都能感受到大家的恐慌情绪。
“xxx企业在美业务高么,会受多大的影响”这类问题都还算比较理性、情绪比较好的了,更多的问题则是基于这个事件延伸出来的超级YY,比如两国会彻底脱钩么?全球经济是不是会大衰退?会不会有热战?股市会一跌跌个几十年么……
看到后面的留言大家应当就能明白为什么刚官宣的那天股市会跌得这么厉害,因为大家都在出于恐惧往最坏的方向乱YY。
是的,这其实是我们现代人与生俱来的bug,在遭遇巨大的冲击时,头脑基本会下意识地直接往最坏的方向“编故事”。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实在是太糟糕了,在一个时刻充满危险的环境中,尽可能的悲观才是最优解。那个可疑的影子是老虎吗?那阵狼烟是不是预示着敌人要来了?他不理我,是不是要背叛了?在那种情况下,越是能够察觉微小异常的个体,才越有可能将基因传递给后代,换句话说就是,乐观、不敏感、心大的都早早挂了,我们现代人全都是对负面信息更敏感、听到点风吹草动就恐慌的人的后代。
由于这次“史诗级暴跌”,所长身边不乏有私募老板出于恐慌而砍仓,你听他分析的好像头头是道,可这些分析其实全都出于恐惧。
别怕,没你想的那么糟糕所长当时在视频号讲过,事情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首先,这个关税税率一出来让全世界都震惊了,充分说明这个情况很奇葩,既然大家都不理解,以后真的会这么执行么?内部不会有反对声音么?某特说了一句话,就真的算话么?执行力度真的可以那么强么?全世界哪怕国内的企业们真的会全力配合执行么?大家难道不该各有各的算盘么?
另外,加关税真的就是绝对利空、绝对的坏事吗?我们生活这么多年应该有这种经验,很多时候,事情发展着发展着,可能就跟最初你以为的完全不同了。2018年破天荒地出现关税,当时资本市场也是一片悲观,觉得很多企业不行了、国内要衰退了,结果呢?结果是很多企业通过全球化规避关税,反而更上了一个台阶。甚至不说2018年那次大范围被针对,历史上有很多行业都被单独针对过(比如纺织业),可最后反而促使企业完成了全球化,得以晋升至更高的层级。
当初集采刚出来时,大家都觉得是利空,可如今回过头看看,恰恰是集采把药企们高价卖仿制药的旧模式打破,才能倒逼他们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创新转型。甚至可以说,没有当初的集采,就没有国内这两年轰轰烈烈的创新药转型进程。
凡事都是在动态变化的,没有人是傻子,没有人会真的躺平,事情总会解决,解决的方法也许往往和大家最初想的不一样,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手忙脚乱一阵,但慢慢地就习惯了,就知道怎么办了,然后就这事就过去了,再然后过不了多久可能大家都忘了。
此外,大家之所以如此恐慌,其实最担忧的并非关税,而是股市会不会跌,自己的资产会不会缩水。但行情是无法预测的,虽然4月7日当天暴跌,但后面几天就非常坚挺了,甚至有重新走牛的趋势。这几天有同学给所长留言,以为要暴跌周一清仓了,结果后面又是这个样子,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买回来吧又害怕后面跌,毕竟关税是实打实的会加的,不买吧又怕错过……
要所长说,这个同学的纠结放在任何一个时候都成立。而且这样的教训其实非常非常多,最近的莫过于新冠时期了,当初疫情刚开始时,春节期间大盘有一阵延迟,要开盘的时候,无数人都嚷嚷着要再往后延,因为怕跌,结果呢?开始确实跌了一阵,但很快就开始走牛,甚至走出一个大牛市。
你看,在事情未发生之前,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你的大脑最喜欢把可能的负面因素放到最大,从而让你丧失理性。
这里所长也给大家看一张图,让我们重温一下2018的“惨状”,下图是2018年因地缘问题跌得最惨的选手之一中兴通讯,当初刚被针对的时候,连着好些天都是一开盘就跌停,是不是比现在的企业惨无数倍?大家看看这幅图就可以想象到那时候的市场有多恐慌。

然后呢?然后中兴通讯一路不停上涨,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收复失地,还创造了比之前的最高点还高50%的新高。中兴通讯也经历了大A近四年的史诗级大熊市,但整体而言,市值还是相当坚挺,中间好几次都差点回到历史高位。

被针对得最狠的中兴通讯尚且能如此,其他企业还有什么好怕的???
而且这几天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某特说话就跟放屁一样,最初两天还表示要坚定执行关税,否定了90天延期,然后短短三天便又改变了看法,后面反反复复,好似玩过家家。人们会对怎样的人感到敬畏?自然是一言九鼎的人。人们对怎样的人会不以为意?自然是反复无常的轻诺之人。
不过即便如此,大家也别高兴得太早,甭管某特靠不靠谱,关税肯定会有,也必然会比此前要高,因为美贸易逆差过大、分配失衡的问题确实存在且日益严重,加上中国实力越发强大,同美的差距越来越小,理论上讲,博弈的两国实力越接近,对抗也就必然会越激烈。
东升日落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体是个漫长的过程,两个大国的博弈是持久战,这些大家早就知道的,甭管是企业还是国家,肯定早有准备。我们在这里也看看一些企业的说法,很多时候,宏大的东西由于影响因子过多越不容易看清,越微观的、越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反而不容易发生大变。
企业们的说法立讯精密在4月9日专门开了关税说明会,态度其实极不客气,语气透露着对资本市场的无语。“地缘也不是今天出来,要变化早变化了,客户层面可能把自动化程度高的留在美国,然后国家分散化,供应链格局不会有大变化。”“我们认为市场过度解读了风波,对立讯比较小,哪怕未来衰退,更多的影响是增速放缓。卖方昨天和我说,现在市场很多卖方分析师快失业了,我才出来交流,不过也只能告诉大家优秀企业还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在全球有布局,很多的挑战对公司可能还是机会。”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
某小分子CDMO专家的说法是,“生物法案从拜登时期就开始推进,美试图打压海外供应链、在本土自建供应链,但实际上对客户询单没有太多影响。对于美这种市场化国家,政策虽有一定指导作用,但无法真正控制市场化行为,除非从海关、补贴等多方面影响,但美国目前难以做到。美国供应链也无法让药企客户端脱离对中国供应链的需求。从商业逻辑看,客户该交流、推进项目、生产交付的,完全未受影响。法案更多是表明态度或立场,其影响可能还不如之前FDA相关人员提名事件严重,且该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也不显著,因为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不太会真正受此影响,法案也很难真正落实。”
“从商业角度看,国外公司选择外包CDMO业务有其供应链管理逻辑。国外公司能清晰找到自身核心业务方向,不会单纯为了替代外包产能而自建。除非政府给予补贴,让其在国内自建产能,以及供应链的成本能低于外包,否则不太会出现产能回流替代外包的情况。”
康龙化成表示,“过去几年外部环境动荡,但从自身和同行情况看,地缘对大家影响不大,更多还是全球投融资变化的需求影响,中国在成本、交付质量和效率上有优势,中国CXO尤其能在一些非常复杂的分子上为客户分忧,客户愿意利用这些优势加速研发进展。从交付时间看,一个样品从欧洲寄到中国再寄回去和在当地做进行比较,时间进度能达到当地1/2或1/3水平,公司同事勤奋,自动化投入程度高,交付效率上跟同行比处于较好水平。”
所长再补充说明一下,由于地缘因素,2024年是对CXO极不友好的一年,因为有生物法案影响,这个比关税严重多了。虽然是直接点名针对,但药明生物的新增项目依然创了历史之最,新签项目151个项目,其中超一半都来自美国;药明康德在手订单同比大涨47%;药明合联在手订单同比增长71%,全年来自美国地区的CDMO阶段项目询单请求同比增长43%,在手未完成订单中来自北美地区的总额也同比增长超100%;康龙化成、凯莱英新签订单都有同比有超20%的增长。
东山精密表示,“我们公司80%的产品以出口为主,直接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占比大概率低于5%。面对关税我们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部分产品可快速转移至美国或墨西哥生产基地进行生产。以特斯拉等核心客户为例,我们始终采用出厂价报价模式,物流和报关均由客户指定的物流公司负责。当关税政策变化时,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产能布局,客户也会相应承担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
(2)为特斯拉独家供应的汽车软板业务已在泰国建立生产线。作为独家供应商,该业务采用出厂价交货模式,未来将全部转为泰国生产,既能满足客户关税要求,又可规避相关风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我们不足5%的对美出口业务中,几乎不涉及需要我方报关的情况。经综合评估,直接受关税影响的业务占比预计低于1%,因此关税问题对公司整体运营几乎不构成影响。”
华利集团表示,“关税其实都是由客户承担,客户会根据关税情况决策供应链产能区域的分布,然后要求相应的供应商调整产能布局。”
在资本市场,由于大家担心资产缩水,往往会恐慌加剧,这个时候不如看看企业们的动作,总体而言,企业要比我们淡定得多,正如立讯精密说的,地缘也不是今天才出来的,早在2018年甚至更早的时期(某些行业在2018之前就被针对了),优秀的企业们就已经在想办法应对可能的关税或者其他地缘冲突。
或全球化产能布局,或采用技术授权销售分成的模式,或在成本低的地区完成几乎所有工序,只把最简单的一步落在当地进行成品组装,或加大自动化应对……
立讯、药明、东山、华利等国际化企业其实早已实现了全球化布局,所以他们基本都淡定得不行。
总之,要想办法总有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还是那句话,连中兴通讯被整得这么惨、华为被封锁得这么严密都跑出来了,大家真的可以对咱们的企业多几分信心!
另外,二级市场有时候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同一件事情,当市场情绪不好时可能觉得天都要塌下来,是大利空,过不了多久,这件事可能就会因为市场情绪好了就变成大利好,当初的半导体国产替代可不就是这样的。
所以,你以为的真的不是你以为的,在未来还没来之前,谁都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尤其是二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