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春不养生,一年白忙”,现在已是3月,是时候把养生大计提上日程了。而晨起作为一天中的养生黄金期,自然是重中之重。自然是重中之重。保持做这五个习惯就是赚到了自然是重中之重。保持做这五个习惯就是赚到了!

1.先躺会儿
醒来以后,先别急着起身,最好在床上躺会儿,俗称“赖床”。居然有这种好事?是的,你没看错,赖赖床更健康,人在刚醒来,全身肌肉和韧带处于松弛的状态。
如果匆忙起床或起床动作太大,就缺少从平静状态向活动状态过渡的时间。
这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眼花,甚至跌倒;患有腰腿痛、颈椎或腰椎骨质增生的病人,会导致疼痛加剧等。而且,人体在晨起后,血压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在清晨6到10点,大多数人的血压会达到一天内的最高水平,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清晨血压升高直接关联。如果起床动作太大,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尤其是老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诱发脑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大家醒来后,可以在床上伸伸懒腰、踢踢腿,等身体被充分唤醒后(约5分钟)再起床。
2.上厕所
起床以后,很多人都习惯喝杯水。但小编的建议是,如果此时有尿意,即便觉得有些口渴,还是赶紧先去排尿。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很多人膀胱往往已经充盈,亟需“释放”。如果不赶紧去排尿,而是先去做其他事,就是在憋尿。要知道,憋尿对身体伤害极大:引起尿路感染,还可能引起肾盂肾炎,损害肾脏;对于一些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还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和猝死。你想想,本身膀胱“存货”过多,你还喝水,这不是“雪上加霜”吗?所以,晨起后,比喝水更重要的,是先去“放水”。
3.喝杯温开水
清空膀胱“库存”后,很有必要补充水分。因为经过整夜的睡眠,身体里的水分是“有出无进”,醒来后往往口干舌燥。此时喝点水,不仅可以补充睡觉时丢失的水分,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晨起喝水小贴士
种类:温开水最佳。温度:天热时水温可与室温相近,天冷时水温可稍高点。水量:空腹饮水不超过150毫升。时间:在早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喝。
4.开窗通风换气
很多人在睡觉时,都会紧闭门窗。然而,经过一整夜的呼吸吐纳,卧室里积累了很多二氧化碳,而且床上还有不少尘螨、细菌等。
如果晨起后不及时开窗,有害物在室内徘徊,人吸入后会引起不适。
所以,早上开窗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交换新鲜的空气,还能让室内变得干燥,避免滋生细菌和螨虫。虽然开窗不是啥麻烦的事,但很多人早上急着起床,往往就忽略了。大家以后要记住了,顺手的事别犯懒!
5.吃顿营养的早餐怎么才算一顿营养的早餐?一个公式帮你总结好了:一顿营养的早餐=谷类+蛋白质+蔬菜水果。此外,一般成年人的早餐能量应为500道700千卡。没有概念的朋友,可以这么安排早餐:100克的新鲜蔬菜或水果;谷类约100克,可以选择馒头、面包、麦片、面条、粥等;选择适量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鸡蛋或大豆制品。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