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离世前劝告普京,俄罗斯要多向中国学习

宇寰谈这个电影 2025-04-24 00:55:36

德米特里·亚佐夫,这个名字在俄罗斯历史上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作为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他的一生横跨了苏联的崛起与解体,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兴衰。

2020年,他去世前留给普京的一句话——“俄罗斯要多向中国学习”,成了他人生最后的亮点,也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这位老军人到底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会把目光投向中国?

从西伯利亚村庄走出来的军人

亚佐夫1924年出生在苏联西伯利亚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1941年,亚佐夫跑去参加了苏联红军,算是正式踏上了军旅路。

当时正赶上二战前夕,国际局势紧张,他一个小年轻就这么被卷进了历史的洪流。

到了二战爆发,亚佐夫真刀真枪上了战场,打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这两场都是硬仗,他表现得相当出色,拿了好几枚勋章。

战场上的历练让他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有担当的军人。战后,亚佐夫没离开军队,而是继续扎根下去。

他考进了伏龙芝军事学院,这地方是苏联培养高级将领的摇篮,毕业后他一步步往上爬,干过远东军区司令、国防部副部长这些大职位。

1987年,63岁的亚佐夫被任命为苏联国防部长,成了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这时候的他,已经是军界顶尖人物,手握重权,前途一片光明。

国防部长的高光与争议

亚佐夫当上国防部长的时候,苏联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经济不行,政治乱糟糟,军队内部也有不少问题。

他上台后想干点大事,提出了一堆军事改革方案,比如裁减军队规模、提升战斗力、搞军事技术研发,想法是好的,想让苏联军队跟上时代步伐。

可惜,军队里老派势力太多,反对声一大片,他的改革推得磕磕绊绊,效果不咋样。

到了1991年,苏联的日子更不好过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让国家乱成一团,很多人觉得他要把苏联搞垮。

亚佐夫跟一些保守派站到了一起,参与了那场著名的“八一九政变”,想推翻戈尔巴乔夫,保住苏联的老路子。结果大家都知道,政变没成,几天就崩了。

亚佐夫被抓了起来,后来被判了刑。这事儿成了他人生最大的污点,也直接终结了他的政治生涯。

之后亚佐夫被放了出来,之后就低调得很,几乎不怎么露面。他跟老战友聚聚会,写写回忆录,日子过得挺平静。

不过,他脑子里一直没闲着,老想着国家的事儿,尤其是俄罗斯的未来。

晚年对俄罗斯的担忧

亚佐夫活了95岁,去世前那几年,他跟普京见过好几次面。作为一个老军人,他对俄罗斯的现状看得很清楚,也很着急。

他觉得俄罗斯这国家问题不少,经济太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结构单一,一旦国际油价跌了,日子就不好过;政治上腐败严重,老百姓对政府信任度不高;

社会上贫富差距拉大,不公平的事儿太多。这些问题加一块儿,让亚佐夫觉得俄罗斯得改,不然迟早得出大事。

他跟普京聊的时候,没绕弯子,直接说俄罗斯得找条新路子,光靠老办法混日子不行了。

亚佐夫不是那种空口说白话的人,他观察过国际局势,看过不少国家的经验,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国身上。

为什么劝普京向中国学习?

1. 经济腾飞的经验

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翻了好几番,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佐夫觉得这事儿不简单,中国能从一个穷国变成现在这样,肯定有值得学的地方。

他特别提到中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得挺好,既放开了手脚搞发展,又没让国家乱套。

俄罗斯呢,苏联解体后搞了个“休克疗法”,经济差点没缓过来,后来虽然靠能源撑着,但底子还是弱。

亚佐夫觉得,俄罗斯可以学学中国怎么搞产业升级,怎么让经济多元化,别老指望卖油卖气。

2. 国家稳定的秘诀

亚佐夫当过国防部长,知道国家乱了有多可怕。中国这几十年来,不管外面风吹雨打,内部一直挺稳,这让他很佩服。

他觉得中国在治理上有一套,中央有权威,政策能落实下去,不像俄罗斯有时候上面喊破嗓子,下面还是老样子。

他还夸中国反腐干得狠,像“打虎拍蝇”这种力度,俄罗斯也得学学,把腐败这块烂肉剜掉。

3. 扶贫和科技的亮点

亚佐夫还提到中国的扶贫和科技创新。2020年之前,中国把几千万贫困人口全弄脱贫了,这在亚佐夫看来是个奇迹。

俄罗斯农村和偏远地区穷的地方也不少,他觉得中国这套精准扶贫的办法可以拿来试试。

另外,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比如5G、人工智能这些,亚佐夫觉得俄罗斯得迎头赶上,别老吃苏联的老本。

4. 中俄合作的潜力

亚佐夫一直主张俄罗斯跟中国走近点。他觉得两国是邻居,又都面对西方的压力,合作起来能干大事。

中国有钱有技术,俄罗斯有资源有军事底子,搭伙儿发展比单干强。他去世前跟普京说,中俄得多抱团,别光顾着跟西方较劲,得把眼光放长远。

亚佐夫眼里的中国模式

亚佐夫嘴里的“中国模式”,简单说就是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他觉得这模式不是照抄谁,而是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既有社会主义的底色,又不排斥市场经济的活力。经济发展快,国家还稳得住,这在亚佐夫看来是真本事。

他特别欣赏中国几点:一是反腐不手软,从上到下都敢动;二是扶贫干得实在,不光喊口号,真金白银砸下去;三是科技发展有规划,国家带头搞大项目,不光靠企业瞎碰运气。

亚佐夫觉得,俄罗斯要学就学这几招,别老想着抄西方的作业,那套不一定适合咱。

去世前的最后嘱托

2020年2月25日,亚佐夫在莫斯科因病去世,活了95岁。普京亲自去参加了他的葬礼,还说了几句悼词,夸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和爱国者。

亚佐夫去世的消息在俄罗斯传开后,不少人开始怀念他,觉得他是真心为国家好的人。

他的回忆录里写了不少对俄罗斯未来的想法,劝普京向中国学习这事儿也被翻了出来,引起了好多讨论。

亚佐夫死前那几年,虽然身子骨不行了,但脑子清楚得很。他跟普京聊的时候,反复强调俄罗斯得变,不能老守着过去的荣耀混日子。

他的想法很简单:中国能行,俄罗斯为啥不行?学点人家的经验,咱也能站起来。

俄罗斯真学了中国吗?

亚佐夫去世后,这几年中俄关系确实热乎了不少。两国签了一堆合作协议,能源、军事、科技领域都搭上了线。

中俄续签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普京还说过要深化跟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制裁俄罗斯,中国没跟风,反而跟俄罗斯的贸易额蹭蹭往上涨,2023年都快破2000亿美元了。

不过,俄罗斯学中国模式这事儿,说实话还差得远。

经济上,俄罗斯还是没摆脱对能源的依赖,产业升级喊了好多年,动静不大;反腐也没中国那股狠劲儿,官僚体系改起来太难。

科技上虽然有点起色,但跟中国的差距还是老大一截。亚佐夫的建议,普京听是听了,落实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毕竟两国国情不一样,俄罗斯有自己的路要走。

亚佐夫这辈子,从一个穷小子干到苏联元帅,又经历了政变失败、蹲监狱,最后低调谢幕,人生起伏得跟电视剧似的。

他晚年劝普京向中国学习,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觉得俄罗斯得找条新路。他的眼光挺毒,看得出中国的发展有门道,也看得出俄罗斯的问题在哪儿。

他的故事告诉咱们,国家要想强,光靠老本不行,得学别人的长处,还得结合自己的实际。

亚佐夫看重中国模式,不是因为中国完美,而是因为中国实实在在干出了成绩。俄罗斯能不能学到精髓,关键还得看普京这帮人怎么干。

0 阅读:4

宇寰谈这个电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