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可现实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夫妻,既不想进去,也不敢出来。
他们被困在婚姻的ICU里,靠着“孩子”“房贷”“面子”这些呼吸机维持着,明明已经“心死”,却还要假装“活着”。

一, 分房睡多年,却说是“睡眠质量不好”
老张和老婆分房睡五年了,对外统一口径:“她怕打呼,我习惯晚睡,分开睡对两个人都好。”
可真相是,他们上一次拥抱还是三年前女儿结婚时,被司仪起哄才勉强抱了一下。
平时在家,一个刷抖音,一个追剧,连吃饭都是错开时间,生怕多聊一句。
朋友劝他:“这样耗着不难受吗?”老张苦笑:“离了婚房子归谁?闺女在婆家怎么抬头?凑合过吧,反正这岁数了……”
多少夫妻像老张这样,把“分居”美化成“分房”,把“无话可说”包装成“岁月静好”?
他们也是大多数家庭的生活缩影,离婚成本太高,只能凑合着过。

二, 连吵架都懒得吵,全靠孩子传话
小敏发现,爸妈最近半年的交流全靠她中转:
“闺女,问你爸物业费交了没。”
“妈,爸说让你把他那件蓝衬衫找出来。”
她忍不住发火:“你俩是离婚了没告诉我吗?”结果父母异口同声:“瞎说什么!我们就是忙!”
可小敏记得,去年爸爸急性阑尾炎住院,妈妈是看了朋友圈才知道。
病房里,爸爸对来探病的老同学说:“我老婆工作太拼了。”其实妈妈那周一直在跳广场舞。
网上看到一句话:爱情如果变成了独角戏,没有了丝毫互动的温度,这段爱情其实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当夫妻连吵架都嫌费力气,这段婚姻其实已经进了太平间,只是还没盖棺定论。

三, 朋友圈秀恩爱,是为了骗过所有人
阿芳的七夕朋友圈是九宫格晚餐,配文:“结婚十五年,老公越来越浪漫~”
只有她知道,那束玫瑰是她自己订的,照片是餐厅服务员帮忙拍的。老公全程刷着手机,直到她冷着脸说“拍完了”,立刻起身结账走人。
阿芳对着劝她的闺蜜掰手指头说“离什么婚?别人家不都这样吗?离了婚,学区房没了,婆婆的拆迁款更别想了,我弟还指望他姐夫介绍工作呢……”
多少人的婚姻,早就成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是孩子、房子、票子,唯独没有爱情。

《花样年华》里有句台词:“原来婚姻这么复杂,还以为一个人做好就行。”
可现实是,多少夫妻正在合伙出演一场“幸福真人秀”:朋友圈是剧本,孩子是观众,房贷是场租。
他们不敢病危(离婚),也不敢出院(重启人生),只能在婚姻ICU里,靠插管维持着体面的心跳。
你说他们可怜?他们自己却觉得——这才是成年人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