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65集团军军部大院神秘的小“木楼”

浩慨说历史 2025-04-12 09:22:35
军部大院神秘的小“木楼”

我的卧虎湾 旅游散文诗

张强战友提供

军部大院神秘的小“木楼”

文/任志民

在张家口市的东山坡上,有一个神秘的部队营区。在这个院落里,生长出了一批又一批威武刚强的“战神”,也生长着许许多多有趣儿的故事。

拆迁了的古式建筑、隐藏于地下的战备坑道、聂荣臻元帅住过的平房小院等等,让外面的人慕名而至,尽兴而归。从这个院落里进进出出的不全是清一色的军人,还有军人的家属和孩子,更有发生在这里前世今生的传奇故事。

在这个神秘的院落里有两处地方,我记忆非常深刻。一处是见证沧桑历史的小“木楼”,另外就是聂荣臻元帅故居。

我是在1998年初调整到军机关的,那是在经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后,走进了这座神秘而向往的军营。政治部地盘不大,却有几处值得回忆的地方,和一些相处甚好的战友。现在时常想起来还是如在昨日,历历在目。

木楼就在政治部办公楼的正后方,距离不足30米,是一座苏式二层建筑,南北两幢一模一样,地板和楼梯都是纯木的,结实耐用。分别住着集团军的法院和检察院办公人员,这里冬暖夏凉。阿部规秀就是从这里走出的一位“名扬”天下的日本武士。军史馆袁宝莹老兄经常去到我那里,也常常给我讲起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阿部规秀的骨子里有一种对“荣誉”和“光荣”的执着,因而他在角逐嗜血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在当时的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

我经常去军史馆,在这里我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原本只想了解一下小“木屋”里发生的传奇故事,但是一个人的成长史埋下了那段不光彩的祸根。

阿部规秀,1886年出生,1907年5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期步兵科,12月被授陆军下士,历任联队副官、师团副官、师团参谋,1932年任仙台陆军教导学校学生队队长,1933年升至步兵大佐,1935年8月,任第8师团步兵第16旅团步兵第32联队联队长,1937年8月2日晋升陆军少将,同时调任关东军第1师团步兵第1旅团旅团长,率部入侵中国东三省。1938年10月,原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常宽治被八路军在河北省广灵县境内的张家湾击毙后,日本军部派阿部规秀接替常宽治旅团长的职务。1939年10月2日,阿部规秀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杨恩章战友提供

从这张履历表可以看出,阿部规秀始终也没当过主官,都是副官、参谋、学生队长之类,没什么实战经验。他把黄土岭指挥所,设在八路军迫击炮弹就打得着的地方,说明这个人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浪得虚名。

八路军第一团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在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附近,命令配属的分区炮兵营迫击炮连,对准这个独立院落进行炮火打击。

在连长杨九祥的指挥下,四发炮弹均在目标点爆炸。从望远镜里观察发现,小山包上的敌人拖着死尸和伤员滚下山去了,独立小院的敌人跑进跑出,非常慌乱。

当时,被敌人关在独立院落东边小屋里的一些老百姓,亲眼看到炮弹在独立小院门前爆炸,有日军指挥官被炸伤了,连那条看门护院的狼狗也被炸裂了肠子,然而却没有一块弹片飞到小屋子里来,群众无一受伤。值得庆幸的是阿部中将就在这次炮击下一命呜呼了。

这一壮举是由当时年仅18岁的李二喜完成的。

当时陈正湘、李二喜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在抗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后来得知,击毙了阿部规秀,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日本《朝日新闻》更以通栏标题哀鸣:“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这一仗共歼灭日军900多人,缴获满载军用品的骡马车200多辆,火炮5门及大量枪支弹药。要知道,那个时候缴获武器甚至比打死日寇更重要。

李二喜击毙“名将之花”后,部队专门召开了庆功大会,杨成武总结这次战役的成绩,传达了延安发来的电报和军区聂荣臻司令员嘉奖。为了表彰李二喜的战功,聂荣臻特奖励李二喜一把手枪。

1995年,李二喜探亲路过北京,当时尚在的老首长杨成武专门派秘书请老英雄看看那门功勋炮。老英雄激动万分地来到军博“擦炮”,应邀写下了留言,成为一段佳话。

如今,在六十五集团军军史馆的门前,存放着这门有着赫赫战功的迫击炮,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据说,这门迫击炮是复制品,原件成了我国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

自此以后,李二喜留在炮兵部队工作了14年,经过了辽沈、平津、武汉等战役,直到大军南下。1952年在湖南转业,后到广东韶关工作,直至离休。2010年3月26日,这位老英雄病逝于广东省韶关粤北医院,享年89岁。

小“木楼”随着部队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记忆,然而遗存在历史记忆深处的伤痕,却永远激励着新一代军人不忘国耻,继续前行。

(2017年7月21日星期五写于天津西青)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