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那会儿,在云贵高原一个挺偏的小村子里,冷不丁来了一拨从老远地方赶来的访客。
他们都是文史馆里研究党史的工作者,里面有很多大家熟知的学者和专家。
这趟行程,他们主要是为了弄清楚一支当年神秘失踪的红军队伍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怎么样了。
1934年那会儿,红52团在长征路上走着走着,就在贵州那块地方没了踪影。
为了打破国军设下的道道封锁,红52团当年果断挑起了保护大部队顺利撤离的重担。战士们被国民党的大部队紧紧包围,最后就没了踪影。
多年来,党中央一直在找红52团那些剩下的战士,建国以后,更是好几次派了专门的搜寻队伍到云贵那边去找,就想弄清楚这些战士到底怎么样了。
这些付出,到头来却啥也没得到,真是挺遗憾的。
七十年光阴流转后,党史探究的学者们终于在往昔的资料堆里,挖出了红52团谜团的一丝线索。
他们专门跑到乡下去打听,最后从一个九十多岁的老爷爷那里,听到了红军那些英勇战士的最终归宿。
党史专家是咋一点点深挖,找出那被藏了七十年的事实的呢?红52团那时候在云贵那边到底碰上了啥事儿?活下来的红军兄弟后来又跑到哪儿去了?
【老人道明真相】
说起以前,红52团为啥没了踪影,说白了,跟我军那时候日子不好过有很大关系。在长征那段路上,红军的好多部队都跟中央军委断了联系,红52团也是其中之一。
红52团在云贵高原上没了踪影,这给我军的寻找任务添了不少堵。那片地方全是少数民族,会说中国话、认中国字的人真没几个。这样一来,红军队伍要想传递消息、保存资料,那可真是难上加难。
多种原因凑在一起,让红52团就这么突然没了踪影,这事儿在党史、军史上留下了个七十多年都没解开的谜团。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前前后后派了三拨调查队去贵州找答案,可每次都空手而回。
时间一晃而过,红军那时候留下的印记早就没了影儿。中央调查组的人,就只能靠着当地人口口相传的红军故事,一点点地找线索,这寻找的效率,想想都知道有多慢。
在寻找中央红军的同时,好几支其他红军队伍的踪迹都被发现了,但红52团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一直到了2001年,有个叫杨又铸的党史研究者,在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资料里头,好不容易翻出了一点儿关于红52团的线索。
杨又铸在红军队伍和党组织留下的资料里翻了个底朝天,但啥也没找着,后来他转念一想,开始琢磨起贵州那些县镇的地方志、风土人情资料来了。
在贵州省石阡县留下来的老县志里头,杨又铸找到了重要的蛛丝马迹。
县志上写着,1934年的时候,石阡县这个镇子里来过两回红军队伍。
这个情况和红52团以前出发的时间、走的路线都完全对上号了,而且线索到这里就没了,这表明石阡县很可能就是红军战士们安息的地方。
杨又铸一发现那个关键线索,就赶紧跟中央文史馆党史研究中心说了。中央那边可上心了,直接派了个专业的调查小组过来,帮着杨又铸一起找。
一群人按照县志里的线索一路找过来,最后走到了深山里的困牛山村。他们心里有数,这儿肯定是红52团那段传奇故事收尾的地界。
当工作人员向当地村民打听红52团当年的具体情况时,村民们要么是一脸茫然,啥也不知道,要么就是紧闭嘴巴,压根儿不想回答。
村里那些年轻人,因为没赶上战争那会儿,对红色故事不了解也挺正常。但奇怪的是,村里的老人们却选择避开这些话题,这让杨又铸感到既惊讶又摸不着头脑。
你得明白,咱军队在老百姓心里那可是至高无上的。要是调查组去找普通百姓问起红军的事儿,大伙儿都会抢着给提供线索呢。
困牛山村的老人们表现得不太寻常,显然他们心里藏着不少事儿,只是因为有些难言之隐,所以不愿意说出来。琢磨着这事儿,杨又铸打算带着团队,走一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子,好好了解了解。
调查组的人员们住进了困牛山村,天天在村里头跟老人们拉家常,聊着聊着,老人们的敌意和防备心就慢慢放下了。
时间一长,工作人员和村里人变得越来越熟络,跟村里那些老人们的关系也越走越近了。见几位老人态度有点缓和,大伙儿赶紧抓住机会,赶紧问起红52团的下落来。
最后,村里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爷爷开了腔,给调查团队说起了困牛山村红52团的那些传奇事儿。这事儿虽然过去七十年了,但他心里头记得清清楚楚,跟昨天发生的一样。
老人回忆说,那时候红52团的士兵们,跟国民党的大部队干了一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最后,大部分红军战士没办法,只能选择跳崖,就这样英勇地牺牲了。
那时候,困牛山村的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帮着把红军战士们的遗体收拾好。家家户户的地窖,全塞满了战士们的身体,从这就能看出,红52团损失有多么严重。
讲故事的时候,老人领着调查团队的人走到烈士墓前,专门烧了纸钱来祭奠,表达对我军牺牲英雄的敬仰和怀念。
通过老者亲口讲述加上党史专家提供的资料,红52团失踪的事情总算是水落石出了。说起来真是个既惨又壮烈的事儿,红军战士伤亡太重,困牛山村的老一辈人提起来都不愿意多说。
【困牛山的战斗】
回到1934年10月那会儿,红军真是走到了悬崖边上。因为王明、博古他们的指挥失误,再加上国民党军队不断逼近,第五次跟“围剿”敌人的仗,咱们红军打输了。
为了保住革命的力量和希望的火种,咱们党的工农红军主力,中央军委做了个决定,要来个战略大挪窝。就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万里长征,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总共走了两万五千里路呢。
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红军的几个大军团开始各自行动,打算冲出敌人的包围。这里面,红军第六军团的任务是从西边杀出一条血路。
红军第六军团真是给力,他们不仅成功突破了国军在西边设置的严密防线,而且还狠狠教训了那些人数远超自己的敌人,让他们吃了大亏。
但好运没多久就没了,博古一通乱指挥,让红军第六军团很快就陷入了超级危险的境地。按理说,第六军团得赶紧跟大部队碰头才对,可博古非得让战士们转过头去硬刚国军的主力部队。
说到底,红军第六军团顺利溜走,还打赢了几场小仗,这让博古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他觉得第六军团有能力跟国军的主力掰掰手腕,压根儿没仔细琢磨敌我双方的兵力差距有多大。
博古出的馊主意,让第六军团的领导们犯了难。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条路几乎是条不归路,但中央军委下的命令,他们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商量之后,红军第六军团的战士们果断选择听从指挥,决定挺身而出,给我军大队人马转移多赢取点宝贵时间。
决定要做那个“钩子”,拖住并且搞乱国民党的大部队,那肯定得选他们里头最能打的那支队伍。红军第六军团,虽然自己人手不够多,但还是二话不说,直接朝着国民党桂军的方向就去了。
国军原本以为我军能成功突围,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结果一看,红军第六军团竟然又杀了回来,老蒋这下可乐坏了,赶紧亲自指挥桂军上去拦截。
第六军团在甘西地区意外撞上了桂军,因为我们正处在山谷低洼处,而桂军站在高地上,这对我们非常不利,打击沉重。第六军团被桂军完全压制住了,紧接着,湘军和黔军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
第六军团一看要被三面夹击,指挥部立马拍板,决定撤到山里头去,跟敌人打咱们最拿手的游击仗。
制定撤退路线时,红52团挑起了第六军团先头部队的重任,去摸清那片山区的地况。团长龙云在摸底过程中,带来了一则不太妙的消息。
云贵高原那片山区的地形相当狭窄,尤其是甘西地区,更是狭窄得不行。红52团不偏不倚,正好处于那个要害位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红军第六军团能不能顺利撤退。
要是红52团跟着大队人马离开这里,那不光得有其他队伍从旁边帮忙掩护,而且撤走也不一定顺利;但要是红52团留下来断后,就能给大队人马撤走多争取点时间。
龙云和红52团的八百多名战士,那可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老将,革命信念铁打一般硬。全团的兄弟们都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主动挑起了保护红军第六军团撤退的大梁。
要执行掩护任务,那就得跟敌人正面交锋,不能躲躲闪闪。龙云果断带着八百多名红军战士,朝着我军主力部队相反的方向出发,去找那人数比我们多三倍的桂军部队干一架。
在困牛山地区,红52团直接跟敌人干上了。咱们军队后面就是陡峭的山崖,战士们下定决心,要跟敌人拼到底,他们奋勇抗争,表现得特别英勇。
虽然我军士气高涨,但敌军人数远超我们,可他们愣是占不到便宜。为了赶紧消灭我们,国民党军队那帮狠心的家伙,居然想了个特别恶毒的招儿。
国军硬是把困牛山村的村民们拉到战场上,用老百姓当活靶子,给自己挡子弹。红军战士们投鼠忌器,生怕误伤了乡亲们,所以只能是边打边退。
没多久,红52团的大部分人马就被逼到了困牛山那高高的悬崖旁边,就剩下几小队人成功突围出去了。这时候,他们面前就摆着两条道儿:一条是豁出去跟敌人干一架,但那样可能会伤到乡亲们;另一条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自己豁出去了。
碰到这种要命的选择,红52团的战士们毫不犹豫地选了第二条路。他们心里想着,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伤害无辜的老百姓,更不想被国军抓住。于是,他们一块儿跳下了悬崖,就这样英勇地牺牲了。
这场既惨烈又让人心酸的场景,不仅让国军部队心里头受到了巨大冲击,也让那些被绑的村民们铭记在心,很长时间都无法忘记。伤痛实在太大,困牛山的村民们经历了这事儿后,都不太愿意跟外人多聊起。
聊到这儿,可能有的朋友会好奇一件事,红52团那些成功突围的战士们,后来究竟跑哪儿去了?杨又铸根据困牛山村民还有周围几个村子的人讲的情况,也找到了答案。
【剩余部队结局】
红52团总共有战士八百多人,里头有两百多人跟着龙云冲出了包围,他们顺着陡峭的山壁往上爬,最后撤到了河边的空地上。
龙云做了些简单的准备后,就打算领着两百多号人,顺着河流往下游走,去找找有没有村子可以弄点吃的喝的。同时,也想看看能不能找到条新路,好跟咱们的主力部队会合。
在朝着村子走的路上,红52团剩下的那点人,被当地一个常走水路送货的布商给瞅见了行踪。
这位布商家里有个亲戚,在国军里当小领导。他自己常嘀咕,说那些国民党反动派的人,就靠着背后的势力,在当地横行霸道,欺负老百姓,把大伙儿当鱼肉一样宰割。
发现我军行踪后,这名布商一开始心里直打鼓,但转念一想,这简直就是他“邀功请赏”的绝佳时机。他赶紧把我军的动静告诉给了当地的国民党部队,国军一听,立马就采取了行动。
那天晚上,桂军的追赶队伍立马就派了前锋小队,悄悄摸过去打了红52团剩下的人在河滩上休息的时候一个措手不及。由于对那片地方的地形不了解,再加上人数上差得太多,咱们的人很快就顶不住了。
在河边的战斗中,红52团剩下的两百多号人拼死抵抗,但最后还是差不多都打光了。那些没当场倒下的战士,被敌人围住后,也不愿受被俘的屈辱,都选择自己了解自己,英勇地走了。
过了一晚上,红52团里头,就剩下龙云一个活口了。他浑身是伤,血流不止,但还是硬撑着往北走。没别的念头,就是想赶紧把前线的消息告诉中央指挥部。
在贵州边境那边,龙云倒了霉,让一个国民党的保长给撞见并且抓了起来,成了国军的俘虏。国军为了从龙云嘴里套出红军的消息,对他用了狠招,但结果呢,啥也没捞着。
龙云因为坚决不屈,把国民党反动派惹毛了,他们一怒之下把他扔进了牢房。龙云身上伤得太重,又得了感染,而且在好几个监狱之间被转来转去。就这样,过了半年,他在湖北武汉的国民党监狱里头去世了。
到现在,红52团的战士们全都壮烈地献出了生命。困牛山村的乡亲们,不光主动把烈士们安葬好,还自己动手给他们立碑记载事迹,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人民军队的感激之情和深深怀念。
红52团失踪的事情水落石出后,我们军队长征那段壮烈历史的最后一块空缺,总算是完完整整地补上了。红52团那种不怕牺牲、保护百姓的精神,会永远留在咱们党和军队的历史上。
2016年的时候,贵州省政府发了话,龙云被正式认定为烈士,还被叫做“人民英雄”。这荣誉他早就该有了,只不过拖到了八十多年后才拿到。
要是龙云同志在天有灵,他肯定不会把这些虚名放心上。他和红52团的八百多名战士,不管是活着的时候还是去世后,都会守护着这片红军们拼死战斗、流血牺牲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