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A战斗机的003号机出现在了空军大学,它已经摇身一变,成了部队的教具。这意味着,苏-27/歼-11战斗机正在逐步退出空军的作战序列,中国空军的苏霍伊时代,正缓缓落下帷幕。
1996年,中俄双方达成了苏-27SK战斗机生产线转让协议,这就是咱们说的11号工程。这可是咱们引进武器装备里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让咱们空军的作战能力大大提升,也极大地推动了咱们航空工业的技术进步。按照协议,俄方先提供了20架散件,咱们中方来组装,打通生产线后,就能达到年产15架的生产能力。咱们原计划是采购200架歼-11A战斗机,这些战斗机本来要在2012年之前全部交付。
其实,咱们放弃歼-11A战斗机的生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了。歼-11A相当于苏-27SK战斗机的水平,机载雷达是NO01雷达,天线还是卡塞格伦天线,甚至还不如歼8III战斗机的1471火控雷达。航空电子系统架构也比较陈旧,数据总线只相当于美国ARINC429和国内HB6096的水平,跟歼-8Ⅱ(02)批和歼轰7差不多。不过,新世纪后,咱们国内的航空电子综合系统、机载PD火控雷达都成熟了,涡扇10涡扇发动机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这样咱们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进和升级歼-11A了,不用再依赖俄方。
随着歼-10、歼-11B战斗机的批量生产,以及歼-20隐身战斗机的研制成功,歼-11A战斗机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功成身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