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难的地方就是你发现了一个机会但是这个机会会持续多久,市场行情有多长时间的持续性,这个就是非常难的,还有一种就是资金不断的轮动,你从一个事情的发生然后就预测下一个事情的出现,这种深入的分析,或者说你预判了资金的预判,这种情况下也是有一定的机会的。
所以做好股票你需要的是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一旦出现一件事情后,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能大概率的推测接下来市场要发生的事情,就比如说周一都说特朗普要对于消费电子关税减免,这个事情深入剖析,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苹果产业链,这个是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的,但是周一很有可能就是冲高回落的走势。
这种利好都是当天的,后面还有没有持续性的利好呢,没有了,但是你顺着这个思路去考虑问题,既然消费电子,苹果产业链得到了豁免,那么下一个方向,还有什么方向会得到豁免呢,顺着这个思路去想,资金肯定也在想,这里或许就是你的机会了。
那既然特朗普在消费电子方面跪了,接下来呢,如果关税贸易战直接提前结束,成为一个闹剧,特朗普怂了,直接说我们的关税也都推迟了,那么会利好哪个方向呢,或者说哪个板块会有机会呢。
提前埋伏是一种操作的策略,还有一种就是等着市场朝着你看好的方向启动了我再动手,当行情启动了你再动手这个就有点难度了,首先能涨多高,有多大的预期,市场真正能带来多大的机会,你不确定的,如果你买的正好就是高点了到时候就损失惨重了。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追高而亏大钱的,反而是当你低吸埋伏的时候反而等到市场启动也一样的赚钱,难就难在低吸的时候要浪费很多时间的。
所以说炒股票是非常矛盾的,事后你会觉得这么简单,但是等到事前,就像前面说的,特朗普对于消费电子芯片方向免于关税,利好哪些板块呢,具体利好哪些个股呢,周一涨完后,周二还会继续冲高吗,后面还有没有持续性呢,你是不清楚的。
这即是股票难的地方也是股票有意思的地方,都说了做股票就是对于未来的投资,我们从股票的几个不同收益率来讲的就是如果你是追求比银行存款更高点的收益率,那就去买高股息的股票,银行是最好的资产了,反正存银行还不如买银行的股票,每年的收益率还有3-5%,比存银行会高点。

如果你要追求10-15%的收益率,做点高股息和核心趋势股票的配置,走价值投资的方向,或者说做个组合,利用趋势股票的波动帮你赚点钱,当然了这个也是相对难的,但是核心资产还是靠谱的,也要看具体的行情,也就是说从一些大市值的股票中入手,相对面临的风险就少很多了。
一旦你要追求30-50%的收益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要去做热点题材,尤其是要抓住这种强势题材的爆发,或者对于接下来要发生的大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推演,最终你就能获得较大的收益。
但是你想要追求3倍甚至5倍的收益率,那你只能去做涨停板了,并且还要在强势股中存活下来,做错了要及时止损,这个做得好是真暴利,很多人也是经常腰斩,甚至血本无归。
对于很多兄弟来说,做好热点题材已经是多数人的天花板了,那些靠着打涨停板最终成为游资的真的是凤毛麟角,可以说比你读书的时候考清华北大还难,你想想考清华北大,每年都有几千人,但是要成为游资全国就那么几个,如果你天赋不是足够高,这条思路你根本就不用想了。
当然了还有一些更利好的牛散,他们以几年为一个跨度,对于一些行业和个股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然后持续拿着等到行业发展和个股的上涨,就拿寒武纪来说吧,他上市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就是AI芯片第一股,到时候AI上涨绝对绕不开他,也只有非常少的牛散买入并且坚定持有了,这种跨越几年的操作策略,很多兄弟都是扛不住的。
这种策略一旦做错也是损失惨重,因为有些公司的发展你根本就没法预判,毕竟行业环境,国家政策都是瞬息万变的。

对于大多数人现在操作的策略就是今天板块涨了什么就去追什么,或者看看视频听说什么股票涨的好,还有机会就去做什么,根本都不知道股票为啥涨,背后的原因都不知道,也不清楚为啥同行业的股票就这个涨,其他的为啥不涨,根本就不清楚。
所以这种时候多去想想光线传媒和哪吒2的事情,当光线传媒涨到足够高的时候,确实把整个文化传媒的股票带动了一些,像华谊兄弟也跟着涨起来了,但是你就别想着华谊兄弟也能涨那么多了,就是补涨而已,所以很多时候补涨结束后就要果断走。
就像现在很多板块中龙头股涨起来了,结果你以为所有的股票都会涨,也都没有搞清楚股票上涨的逻辑,是行业的原因,还是他这个股票独特性,都要搞清楚的,所以最好的股票就是像光线传媒一样,大涨后,还持续有消息来刺激,并且继续大涨,而这种是很难遇到的。
就比如说出现一个股票持续大涨,第一,大盘暴跌后,或者说出现一段时间大跌后,要启动开始反弹,第二,出现了对于这个股票持续性的利好,或者行业的,媒体天天报道,并且一直都有好消息来刺激,第三股票的弹性大,带动性很好,整个板块都被带动起来了。
出现超预期的利好,并且持续有利好消息刺激,这个是很难的,大部分利好都是一次性的,一下子就没有了,要出现持续性的利好并且媒体还持续性的报道,这个就有点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