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蒸汽眼罩成为不少人缓解眼疲劳、助眠的新宠,尤其是“戴着睡觉也没问题”“持续发热X小时”等宣传,更让人觉得它安全又有效。但真相可能没那么美好。北京市“科学”流言榜就曾提醒:蒸汽眼罩虽有一定作用,但使用不当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伤害眼睛。
蒸汽眼罩的原理并不复杂,它通过内部的金属粉与空气中水分反应发热,产生细微水蒸气,从而缓解眼部疲劳、改善干眼症。这种温热刺激确实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短时间使用下,确有一定益处。
问题就在于“时间”——很多产品宣称可持续发热1小时以上,甚至有人整晚佩戴入睡。这就带来了低温烫伤的风险。研究显示,温度只要达到50℃,长时间接触皮肤就可能引起慢性烫伤。
虽然你当下感受不到疼痛,但热量会一点点渗透到皮下组织,形成潜在损伤。睡眠中的人体痛觉减弱,尤其是糖尿病人、儿童等人群,受伤后甚至毫无察觉。
不仅如此,蒸汽眼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发热导致内部潮湿。如果用户脸上还残留着化妆品,或存在眼部炎症,细菌就容易趁虚而入,引发结膜炎、角膜溃疡等问题。一些人皮肤敏感,使用后出现红肿、发痒,甚至过敏反应。
科学使用很关键。专家建议,选购通过医疗器械认证、温度控制在约41℃的产品,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切忌戴着睡觉。使用时要保持眼周清洁,避开有伤口、炎症或化妆的状态。
蒸汽眼罩不是“万能眼罩”,更不是可以整夜贴着的保健品。正确使用,它是帮手;使用不当,它可能变成“伤眼”的隐患。护眼这件事,不能盲目跟风,更要科学为先。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若彤】
【编辑:sa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