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措并举保春灌 抗旱浇麦促增收
当前河南小麦进入孕穗期,正是需水需肥高峰期。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旱情,河南各地科学管理,抢抓农时,全力保障麦田春灌。
现场:如果(麦田)管理水要是跟不上,会出现小花分化退化了,这个穗变小,穗粒数变少了,产量就上不去。
4月13日,在漯河召陵区万金镇周庄村,当地农业部门的专家查看土壤墒情后,正在指导种植户抓紧时间进行农田灌溉。
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周庄村种植户 楚国振:根据天气预报,就是20天以内没有有效的降水,我们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据气象部门监测,全省已有46%的监测站点出现干旱,其中漯河缺墒监测站点已达到六成,加之近期仍无大范围有效降水,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
河南省科技特派员 漯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郝秀彩:小麦马上就抽穗扬花了,是防止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关键时间,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戊唑醇,加上磷酸二氢钾,再加上一些调节剂,为保证今年的小麦稳产丰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段时间,在南阳方城县券桥镇闻老庄村,村民们正利用潜水泵、喷灌机,对村里3600多亩小麦进行灌溉。
南阳市方城县券桥镇闻老庄村党支部书记 蒋成旺:眼下全村70多眼机井全部投入抗旱生产,昼夜人停机不停,再有一周左右能全部浇够一遍。
根据近期降水偏少的情况,许昌禹州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模式,建立“日报告”制度,实时监测墒情变化与浇水进度。在郭连镇韩楼村,种植户南江涛承包的1000亩小麦都已经喝上了“孕穗水”。
许昌禹州市郭连镇韩楼村种植户 南江涛:前期苗情比较好,现在主要是灌溉,灌溉好一点,今年(收成)应该还可以。
许昌禹州市农业农村局粮经股股长 李玉强:要利用各种水利设施和抗旱机具,能浇尽浇。截至目前已灌溉面积23万亩,力争4月15日前全部普浇一遍。
4月1日以来,全省已累计浇灌3090万亩次,特别是周口、新乡、安阳、焦作、许昌、漯河等地浇灌面积大、占比高。目前距离小麦成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专家提醒,眼下正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定要保证小麦水肥充足,为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郭天财:麦子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我们还是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巩固发展我们当前小麦苗情长势持续向好的态势。
科学抗旱 确保小麦喝足“孕穗水”
眼下,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正处于孕穗期,针对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旱情,各地抢抓时机,浇好孕穗水,降低旱情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4月11日,一场特殊的技术指导在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进行,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在北京视频连线河南小麦专家和种粮大户,现场指导抗旱和病虫害防治。针对近期的旱情,4月份以来,当地已经浇麦25万多亩。
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庄店村种粮大户 赵哲峰:到目前为止已经浇了三次水了。孕穗水刚刚浇完,你看目前土壤墒情比较好。
作为全国100个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县区之一,郾城区种植的高产抗逆品种,配上精量晚播和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带动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漯河市郾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局长 张韶杰:及早谋划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整合各类资金480万元进行统防统治,确保在小麦扬花期间,对全区37万亩小麦喷防一遍。
当前,因为各地抗旱工作有序推进,河南小麦总体长势较好,但一个多月没有有效降水,全省已经有46%的土壤出现缺墒情况,尤其是信阳、南阳、漯河、洛阳四地的比例超过6成。为了避免旱情持续对小麦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专家建议,近期要抓紧时间普浇一遍孕穗水,同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 李向东:下一步马上进入抽穗扬花期,要结合以赤霉病为主要病害的病虫害防治,喷洒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剂和叶面肥,确保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全面完成今年省里制定的小麦单产提升目标。
河南延津县:抗旱植保忙 护航96万亩小麦生长
4月11日,在河南省延津县僧固镇沙庄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台310米长的自走式喷灌机正缓缓移动,一个个喷头喷出的水雾均匀洒向麦苗。
一旁的种粮大户秦春明介绍:“这台自走式喷灌机不仅能有效补充土壤水分,还可以通过水肥 一体化设备添加有机肥液促进小麦根系生长,进而提高亩产。眼前230亩小麦,五六天就能浇过来一遍。关键还省工,只需要一人照看着就行。”
地插微喷、滴灌带以及传统的漫灌水带……举目四顾,到处是忙着浇灌小麦的身影。
“冬怕弱,春怕黄,拔节以后怕没墒。”延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秦世伟介绍,虽然延津县近期少雨,小麦墒情较差。但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100万亩耕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配套机井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目前全县小麦整体长势良好。
前一日,在塔铺街道大柳树村一处麦田里,无人机正在上空有序喷洒农药,农技专家们俯下身仔细察看田间小麦的叶片、茎秆和根部,为小麦进行“体检”,发现部分麦田出现蚜虫病迹象,专家们随即在现场“把脉开方”,为农户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延津县植保站站长尹绍忠介绍,目前植保站已经发布病虫情报,近几天动员广大农民、新型经营主体抓紧到地里查看,如果发现蚜虫,马上进行防治。目前小麦正是孕穗期,在防治蚜虫的时候,加入一些杀菌剂、磷酸二氢钾或者氨基酸叶面肥,能达到防病、治虫、增大穗的作用,起到一喷多效的作用。
据悉,延津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达95万亩。目前全县上下正齐心协力,积极应对干旱、病虫害挑战,确保夏粮生产稳定。秦世伟表示,全县农技人员正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对小麦生长的监测,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快速做出技术指导,全力为今年小麦丰收保驾护航。(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供稿:开封市委网信办,来源:大象新闻、中国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