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的意义何在

良心者言一 2024-03-26 13:02:38

养儿防老的意义何在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国素来都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和传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结婚成本的增大,一些年轻人却选择了不婚甚至不生孩子,做一个“啃老族”或者“月光族”,大大颠覆了“养儿防老”的传统。针对此现象,还有人为之叫好,认为“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过时,而且淡化这一观念还能让子女更好发展,能推动国家更好地做好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建设。对此看法,我不敢苟同。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而且国家的发展与强大需要人才,如果连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都越来越少,国家又怎么发展壮大,民族又何以自强自立与伟大复兴。国家废止了过去的“计划生育”转而鼓励并提倡“二胎”“三孩”政策,这本已能够说明问题——出生率逐年走低,将来好多行业可能门可罗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些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表面上看是当下形势所逼,深层次来考量,我们会发现许多让人担忧的问题。首先是这些年轻人的自私、不负责任和贪图享受思想在作祟。不结婚,就不用承担家庭责任,无需对彼此忠诚;不生孩子,那么没有养育孩子的烦恼与沉重的负担,自己挣钱自己花,无需考虑别的什么。其次,这种现象是道德的滑坡。敬老孝亲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正是这种美德让一代代人繁衍不息,血缘不绝,血脉不断。不想养老也不想被“养老”就是对优良传统的摒弃,想斩断血脉与文脉。如果大多数年轻人都这样想并去做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那些抛头颅洒热血未能留下后代的先烈们,无人承继自己的英雄遗志,本就是件可悲的事,生活在繁荣盛世的青年们,有何理由独自逍遥地享受!

“多子多福”虽说不完全正确,但至少比只养育一个子女的状况要好很多。那些有过服侍、照顾身患重病父母经历的独生子女,定然有深刻的感受——要是能够有个兄弟姐妹与自己轮流着来料理该多好啊!即使“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总归要比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服侍自己好吧。所以“养儿防老”的意义首先在年老生病时能够体现出来。如果没有孩子,夫妻俩如果都身体不佳的话,那谁又照顾谁呢?就算一个没有疾病,但倘若长年照顾自己的另一半,身体也会被拖垮,这样的例子身边比比皆是,让人唏嘘不已。

有人说,我不生孩子,有孩子也不想拖累孩子,将来活得不耐烦了,自行了断生命,或者选择到养老机构。这两种想法都很可笑也很荒唐。先看前一种想法,现在想着将来自己了结生命的,这只是现在的想法,且不说中国自古就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劝诫,再说人真要到了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除了那些深受病痛折磨太久和大彻大悟的人之外,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多在这个世界上弥留几日,因为人世间毕竟是美好的,还有自己牵挂的人和事在,现在断言,为时过早。

接下来我们看看有将来选择到养老服务机构去养老的人可能会有怎样的遭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养老服务的逐年成熟,我们承认养老机制会愈来愈完善。但是,我还是要提那句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连自己的子女都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甚至恨不得希望早早离去,以早日解脱这种没日没夜的煎熬。要注意,这可是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至亲,他们尚且如此,你又指望一个仅仅与你有雇佣关系的人对你服务得多么周到、服帖吗?再说,就算自己将来确实想去,子女无奈或者也愿意你去,养老机构对你不好,还有子女来为你“出头”,还有最后的保障;如果你连子女都没有,你连替你出头的人都没有,受的气只能自己忍着,虐待只能自己撑着,到头来只能屈辱而卑贱地活着,连亲生都做不到,那时候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养儿防老不过时!养育子女是血脉的传承,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养儿防老是为了自己体弱多病的时候,有子女在床前尽孝;养儿防老是为了在人世间逗留的最后时日里能够有尊严地活着,有人替你“当家作主”。让“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愿“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这种亲情伴随“岁月静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