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蓝海市场,
其实都是信息差还没被完全消灭的
红利残渣。
总有人问我:“现在做什么生意稳赚不赔?”
我的答案十年没变:找赚到钱的人抄作业。
去年有个震撼案例:
有人在深圳华强北发现了一个专门做手机壳定制的档口,人家的日均利润能有8000多元。
于是,他开始“搞事情”了。
先是以普通顾客的身份潜伏进去,偷偷拍下产品陈列架的照片;
接着,装作要谈加盟,把供货商的名单给套了出来;
最后,还蹲点三天,仔细数着客流量,算清楚了人效和坪效。
回到老家后,他在县城的商场里按照1:1的比例复刻了那家店铺。
定价阶梯直接照搬,9.9元、19.9元、29.9元,一模一样;“扫码上传照片,1小时取货”的模式也直接复制过来;就连“买二送一”的促销贴纸,字体都模仿得一模一样。
结果开业当天,收款就突破了五位数,两个月就回本了,现在都准备开第三家分店了。这世界哪有什么所谓的商业秘密?
那些赚大钱的人,其实都是在利用信息差罢了,他们就是信息差的二道贩子。
记住这个公式:信息差=财富差。
你眼里烂大街的内容,可能是另一个平台的流量密码。
一、拒绝创新是草根的第一课
很多人都觉得商业史是一部创新史,其实不是的,商业史的本质更像是一部“抄袭史”。
就说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巨头,某团不就是照着Groupon的模式来的吗?
某滴也是在Ube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某音,最初也是借鉴了Musical.ly的玩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创新对于资本家来说,就像是一个“避孕套”,看起来很美,但真正能让他们赚钱的,还是复制。
复制,才是穷人的“印钞机”。
在杭州四季青,档口的老板娘们早就摸透了这个门道。她们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每天都会派人去韩国东大门直播,看到爆款衣服,当晚就打版,三天后就能在淘宝上架,价格直接砍一半,照样能赚得盆满钵满。
在这场搞钱的游戏里,那些原创者流下的眼泪,往往就是抄袭者的薪水。
二、抄出暴利的三大核心算法
1. 用“潜伏”思维做调研
想开奶茶店?那就连续一周,悄悄记录下竞争对手每小时的销量,看看他们什么时候最火爆,什么产品最受欢迎;
想做抖音带货?先买下10个爆款商品,然后反向查找货源,看看这些爆款是从哪里来的,成本是多少;
想搞知识付费?那就拆解20个热门课程目录,重新组合,看看哪些内容最受欢迎,哪些部分可以优化。
还有更狠的:有人混进4S店当销售,摸清了车行的潜规则后,转身做汽车中介,专门帮客户避坑,结果一年轻松赚了百万。
2. 像素级复刻“摇钱树”
看透三层本质再动手:
表层:抄产品。义乌的老板靠拍TikTok视频找新品,看到国外流行的款式,马上复制过来;
中层:抄流程。某书博主用Notion克隆对标账号的排期表,看看别人是怎么安排内容发布的,然后照着做;
顶层:抄流量。拼多多商家直接复制淘宝直通车的关键词,看看哪些词能带来流量,然后用在自己的店铺里。
福建卖家靠这招,把亚马逊的爆款搬到TEMU,定价直接砍掉30%,结果日销3000单。
在商业世界里,“潜伏”和“复制”才是最快的捷径。
3. 用迭代思维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先记住这个公式:抄袭1.0 + 本土化 = 摇钱树2.0。来看看几个鲜活的案例:
成都的一家火锅店,最初就是照着海底捞的服务模式来的。但老板没止步于此,他巧妙地在店里加入了川剧变脸表演。
这一下,不仅吸引了本地的食客,还引来了不少外地游客。结果就是客单价直接提高了40%,生意火爆到不行。
深圳的一家跨境公司,一开始也是模仿SHEIN的模式。但他们很快发现,SHEIN的模式虽然好,但竞争也大。
于是,他们决定聚焦大码女装这个细分市场。这一改变,让他们在大码女装领域迅速崭露头角,毛利直接翻了一倍。
快手上的一个主播,最初也是模仿抖音上那些热门主播的话术。但他很快意识到,抖音的风格在快手并不完全适用。
于是,他大胆地改用东北方言,这种接地气的风格一下子抓住了快手用户的喜好。
结果是转化率直接提升了200%,粉丝数量也蹭蹭往上涨。单纯地抄袭别人,或许能让你起步,但只有结合本土特色,进行迭代升级,才能真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摇钱树”。
三、信息狩猎者的行动纲领
1. 打破道德的“滤镜”
雷军曾经说过:“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原创,却没意识到,浙江的工厂早就把大牌设计微调了0.5毫米,然后申请了专利。
真正的赢家从来不会被所谓的“道德幻觉”束缚,他们清楚,机会往往藏在那些被忽视的细节里。
2. 开启“抄袭雷达”
蹲守行业展会:展会是新品的“秀场”,带上充电宝,拿起相机,对着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品一顿猛拍。
别小看这些照片,它们可能是你下一次大赚一笔的灵感来源。
监控爆款数据:1688上的爆款交易数据藏着无数秘密。用店侦探插件,把那些热门产品的数据扒个底朝天。看看别人是怎么卖爆的,哪些细节值得借鉴。
潜入付费社群:付费社群是信息的“富矿”,混进去当卧底,重点收藏那些标着“内部资料”的文件。这些文件往往藏着行业大佬们不愿意公开的秘密,价值连城。
3. 执行“土匪逻辑”
有一天,你发现深圳有人靠做AI数字人直播赚得盆满钵满。别犹豫,马上做这三件事:
淘宝买同款软件:先搞定工具,这是基础。
抖音搜教程:去抖音搜“数字人直播教程”,看看别人是怎么操作的,快速学习,少走弯路。
高价招代理:直接挂出1999元/套的价格招代理,利用信息差,把潜在的利润最大化。
所有的蓝海市场,其实都是信息差还没被完全消灭的红利残渣。
四、今晚就能启动的“抄作业”清单
1. 找钱迹
想知道最近哪些商品火得一塌糊涂?
用灰豚数据或者新抖,查一查最近30天带货飙升的商品。这些数据能帮你找到那些正在爆火的爆款,说不定下一个赚钱的机会就在里面。
2. 扒资源
想找新品?去义乌商贸城,那里是新品的“大本营”。
拿起相机,拍下100个让你眼前一亮的新品,然后直接问商家“多少钱起批”。这不仅能帮你找到性价比超高的货源,还能让你提前了解市场的价格底线。
3. 快测试
找到好货后,别急着大批进货。先在闲鱼或者朋友圈做预售,放出消息,看看市场反应。
如果能收到10单定金,再放心进货。这样不仅能避免库存积压,还能快速验证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所以别废话了,现在就打开淘宝,找到销量排序前100的商品,开始你的抄袭大业。
先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块,再研究什么狗屁创新。
这时代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你觉得抄袭可耻时,聪明人早已靠信息差完成了原始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