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怪年轻人只想搞钱不想结婚,
要怪就怪——
钱太难赚,婚太难结。

最近几年,有个词特别火——“性萧条”。
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对恋爱、结婚、生孩子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对“那事儿”都提不起劲了。
取而代之的是,大家满脑子都是“搞钱”。 你随便问一个95后、00后:“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大概率会得到下面的回答:
“结婚?我自己都养不活,结啥婚?” “谈恋爱不如搞钱,钱比对象靠谱。” “结婚成本太高,不如单身爽。”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对婚姻越来越冷淡,反而对赚钱越来越执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01丨经济压力太大,结婚成了奢侈品
以前结婚,可能就摆几桌酒席,买个自行车、缝纫机就能把媳妇娶回家。
现在呢?
首先是房子。
一线城市首付动辄百万,二三线城市也得大几十万,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都不一定买得起;
其次是彩礼。
某些地方彩礼十几万、几十万,甚至还有“万紫千红一片绿”(1万张5元+1000张100元+若干50元)的说法。
然后是养娃。
从怀孕到孩子大学毕业,没个百八十万根本下不来,更别提学区房、补习班这些隐形开支。 结婚不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资产重组。
年轻人一看这架势,直接躺平:“算了,我还是先搞钱吧。”
02丨职场内卷,没时间也没精力谈恋爱
现在的职场环境,996是常态,007也不稀奇。
年轻人每天加班到深夜,周末只想瘫着,哪有精力去经营感情? 谈恋爱要花时间,聊天、约会、哄对象,哪个不是耗精力的活?
年轻人连睡觉时间都不够,哪有空搞这些?
本来工作已经够累了,回家还得应付伴侣的情绪,万一再吵个架,第二天上班都没精神;
今天还在大厂拿高薪,明天可能就被裁员,自己都朝不保夕,哪敢拖家带口? 所以,很多人干脆选择“低欲望生活”——不恋爱、不结婚、不买房,减少一切可能让自己更累的负担。
03丨女性独立,婚姻不再是人生必选项
过去,女性结婚是为了“找个依靠”,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经济独立,婚姻对她们来说不再是生存刚需,而是“可选项”。 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职场收入不比男性低,自己赚钱自己花,何必非得靠婚姻?
女性听多了家暴、出轨、丧偶式育儿……婚姻对女性的风险比以前更大,很多人宁愿单身也不愿冒险;
以前“大龄剩女”是贬义词,现在“单身贵族”才是潮流,结不结婚,自己说了算。 所以,很多女性选择先搞事业。
至于婚姻?随缘吧。
04丨社交方式变了,恋爱变得更难
以前的恋爱,是同学、同事、朋友介绍,相处久了自然在一起。
但是现在的恋爱呢? 大家没事抱着个手机刷短视频、打游戏,现实社交越来越少,认识新人的机会变少;
另外约会要花钱,过节要送礼,分手还可能被挂网上吐槽,谈个恋爱跟创业似的,风险太大。
于是,很多人选择“佛系恋爱”——能谈就谈,不谈拉倒,反正赚钱更香。
05丨社会信任度下降,婚姻的“神圣感”没了
以前,结婚是“一辈子的事”,现在很多年轻人可没这种想法。
特别是看到很多数据,现在全国平均离婚率接近40%,有些大城市甚至超过50%,婚姻的稳定性大幅下降,这也让年轻人感到恐慌;
还有就是出轨、家暴新闻频发,每天刷手机都能看到各种狗血剧情,年轻人对婚姻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以前不结婚会被说闲话,现在单身反而更自由,何必为了别人的眼光勉强自己?
当婚姻从“神圣契约”变成“高风险投资”,年轻人自然更谨慎,甚至直接放弃。
06丨年轻人更现实了:钱比爱情可靠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年轻人变得更现实了。 爱情会变,但钱不会背叛你:对象可能分手,但银行卡里的数字永远忠诚;
钱能解决99%的烦恼:租房、看病、养老,哪样不需要钱?与其指望婚姻,不如先让自己经济自由;
社会竞争激烈:没钱的婚姻一地鸡毛,有钱的单身潇洒自在,年轻人算得门儿清。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而是“结不起婚”,或者“觉得结婚性价比太低”。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不如先让自己变强。
在“性萧条”的背后,其实是年轻人对现实的理性选择。
经济重压→先搞钱再说;
职场内卷→没精力恋爱;
女性独立→婚姻非必需;
社交变化→恋爱更困难;
信任下降→婚姻风险高;
现实考量→钱比爱靠谱。
这不是年轻人“冷漠”,而是社会变了,大家的生存策略也跟着变了。
所以,别怪年轻人只想搞钱不想结婚,要怪就怪——钱太难赚,婚太难结。
如果有一天,买房不再需要掏空六个钱包,养娃不再让人焦虑,职场不再疯狂内卷……
或许,年轻人会重新对婚姻提起兴趣。
但在那之前——“搞钱要紧,结婚随缘”,才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真实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