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为一位母亲之后,总是担心孩子在外面被别人霸凌。
没上学之前,怕被一起玩的小朋友欺负,上了学之后,又怕被同学欺负。
虽然这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但是作为家长还是有义务教会孩子在面对欺凌时,该如何面对。
你知道吗?孩子在学校可能面临“四种霸凌方式”,而如果没有家长在背后支持和教导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在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处理突发状况,乱了阵脚,被坏孩子打个措手不及。
长此以往,可能会破坏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导致孩子被迫接受长期的校园霸凌。
我将为大家一一例举四种“霸凌”情况,并逐一做出分析。
孩子身处校园之中,难免会遭遇同学言语上的攻击。我小时候就曾因为穿了假名牌鞋子,而被同学嘲笑。
如果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要教导孩子,不要理会这些言语攻击。
告诉孩子,即使在嘴皮子上争赢了也不会获得实际的好处,反而有可能气坏自己。
如果孩子回应,则可能正中对方下怀,让霸凌者更加得意,从而产生优越感,一发不可收拾。
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把这些话当作耳边风,不去在意,久而久之,霸凌者会觉得没有意思,就可能不再纠缠。
在校园生活中,孩子们可能会遇到被同学强迫做不愿意做的事。
如:被迫分享零食、强迫代写作业等。
在这些情况下,家长们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坚守原则,不能因为害怕而妥协。碰到这种情况应该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和学校老师两方。因为有的时候,老师很可能不作为,这时家长就应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要让孩子明白——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也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孩子在面对这类逼迫时要勇敢地说“不” 。
当孩子表现出强硬的态度时,那些霸凌者的往往就不敢再犯了。
生活中不免有些孩子的性格较为老实,在集体的活动中不太主动,容易因此而被其他的同学忽视或者调侃。
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老实并不是缺点,每种性格都有优点和不足,不应因此而感到自卑。
同时,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在和同学交往时,应该留个心眼儿,不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事情都告诉别人,学会适当的保留。
如:不要随意地透露家里的隐私信息,不要轻易坦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同学之间保持一定的神秘感,这样可以避免被有心之人利用。
在学校里,孩子可能会因为成绩好、性格特别等原因,被某些同学孤立,甚至号召其他同学一起孤立。
有些孩子可能看到同学的成绩好,就故意不和他一起玩,想让他难受,以安慰自己的内心虚荣。
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大可不必因为被孤立而感到焦虑。
咱们去上学是为了学习知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了一时的荣誉或者一时的朋友。
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同学是否孤立自己上,而是专注于学习和自身成长。
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教员曾经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遇到那些言语霸凌,就要表现得毫不在乎,不给霸凌者可乘之机。而遇到行为霸凌时,则要遇强则强,斗争到底。
希望家长们可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别人的恶意,让孩子们都能成长为展翅翱翔的雄鹰。
你们家孩子有没有过类似的状况呢?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