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宝
这几天全球贸易战的大戏,看得人眼花缭乱。原本气势汹汹要“用关税拿捏全世界”的特朗普政府,在中方打出组合拳反制后不到24小时,突然宣布给多数国家“暂停加税90天”,只留下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少数几个国,继续挥舞关税大棒。这出急转弯的戏码,活脱脱演成了“色厉内荏”的现场教学。

财联社报道
我觉得,事情的转折来得比翻书还快。4月9日美国东部时间早上6点多,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吆喝“赶紧买道琼斯股票”,没过几小时就改口说“关税政策暂停”。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操作,把华尔街都整懵了——前一天还在暴跌的股市突然直线拉升,道琼斯指数创下16年来最大单日涨幅,硬生生把前三天暴跌的窟窿填平了一半。有美国议员气得直跳脚,质疑白宫官员提前知道政策转向,趁机在股市割韭菜。而特朗普政府这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朝令夕改的政策,只能令其,信誉度一降再降。

美国总统特朗普
其实,美国政府这次“认怂”早有端倪。中国宣布对美商品加征84%关税后,美国三大股指两天蒸发6.5万亿美元,科技巨头市值缩水2万亿,连马斯克这样的首富都亏掉300亿。更致命的是全美1200场抗议游行,超市货架被抢空,普通家庭年支出暴增3800美元,连农业州选民都倒戈骂街。眼看着要酿成政治危机,财长贝森特被曝准备辞职,马斯克公开骂关税设计师纳瓦罗是“比砖头还蠢的BC”,也是逼得特朗普赶紧踩刹车。

央视新闻报道
不过,美国政府这台阶找得实在难看。暂停90天的名单里藏着小心思:欧盟、日韩等32个国家虽然暂时逃过一劫,但10%的“基础关税”照样收着;而坚持反制的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却被单独拎出来继续加码。这种“打不过就分化”的套路,连美国网友都吐槽:“特朗普这是把割韭菜刀换成指甲钳,还指望别人感恩戴德?”
要说硬骨头,还得看中国。
从34%关税对等反击,到稀土出口管制、制裁16家美企,再到世贸组织起诉,一套组合拳下来,是直接把美国农产品出口打崩——大豆价格暴跌80%,棉花订单蒸发,农场主集体上街堵路。
而德国媒体说得更直白了:“美国想用19世纪的殖民思维对付21世纪的中国,活该踢到铁板。”
欧盟也跟着补刀,对28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税,德国车企甚至放话要“强硬到底”。
倒是有些国家膝盖发软。越南、柬埔寨忙着跟美国谈零关税,菲律宾准备拿矿产资源换豁免,我国台湾省地区更是下血本——不仅要加购美国天然气,连台积电都打包送去建厂。印度的脑回路更清奇,觉得这是“从中国手里抢产业链的天赐良机”,结果被网友群嘲:“关税战里当墙头草,小心两头挨巴掌。”
要说这场闹剧里。最憋屈的还得数马斯克。这位特斯拉老板,原本被特朗普封为“政府效率部长”,结果自家工厂35%的稀土供应被中国卡脖子,气得他在社交媒体上连发十几条帖子。先是转发经济学家视频讲“自由贸易多美好”,接着骂纳瓦罗设计的关税政策“愚蠢透顶”,最后连白宫官员都看不下去:“首富先生,您这是要造反啊?”不过马斯克的大实话倒是点破真相:美国汽车零部件七成靠进口,加关税等于给自己工厂戴镣铐。
这场博弈打到这个份上,明眼人都看出美国的虚张声势。中国消费者照样淡定买手机开特斯拉——因为这些“美国货”其实都是中国制造。而美国超市里从灯泡到被单全是Made in China,老百姓抢完存货才发现,除了多付30%的钱,根本没得选。英国《金融时报》算过账:特朗普的关税战,让每个美国家庭白扔3800美元,这哪是“让美国伟大”,分明是“让钱包骨折”。
现在最尴尬的是特朗普自己。前脚刚吹牛说“各国排队亲我屁股求饶”,后脚就被中加墨的反制抽得脸疼。原本想学诸葛亮“七擒孟获”,结果成了“七伤拳”打自己。难怪耶鲁大学的报告哀叹:“这场经济革命还没载入史册,美国就要先载进衰退名单了。”不过白宫官员还在嘴硬,说什么“暂停关税展现战略魄力”,听得吃瓜群众直摇头——合着朝令夕改也能吹成雄才大略?
说到底,这场贸易战的剧本早就写好结局:当中国用84%关税反制时,美国输掉的不仅是市场份额,更是全球贸易的话语权。如今欧盟忙着跟中国谈电动汽车合作,东盟拉着中日韩搞自贸区,沙特石油都要用人民币结算。
而美国呢?
除了那10%的“基础关税”,像个创可贴贴在流血的伤口上,剩下的只有纳瓦罗之流在监狱里写的《关税宝典》了。
看着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改口说“愿意重回谈判桌”,恍惚间想起他八年前的名言:“贸易战好打又容易赢”。如今看来,这场自编自导的霸权黄昏戏码,终究是搬起关税砸了自己的脚。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