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日内瓦表展,哪些创新技艺跑在了前面?

出色的力量 2025-04-18 13:14:36

高端制表(Haute Horlogerie)是个非常注重“传统”的领域——品牌的历史积淀、严格的认证体系、手工润饰的温度……然而面对激烈竞争,想要打破同质化、应对智能时代冲击,创新仍是核心手段。创新不仅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更能重塑品牌价值、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重新定义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体验方式。

2025“钟表与奇迹”(Watches & Wonders)日内瓦高级钟表展落下帷幕,对许多亲身参与盛会的人来说,应该都有一个强烈感受,那就是表展绝对的主角——钟表作品本身,相较于前两年的冷清,今年显得格外精彩。引人瞩目的破纪录超级“大表”频频现身,对于新技术、新材质、新工艺、新色彩的运用,同样让人眼花缭乱。多款热门表款肯定让表迷藏家们疯抢,进入排队、搭售、溢价、在二手市场或拍卖会上屡创天价的“买不到系列”!

1

VACHERON CONSTANTIN

江诗丹顿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

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腕表–La Première

为致敬品牌创立270周年,江诗丹顿为今年的“钟表与奇迹”奉献了一枚最具话题性、也最吸睛的表款——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腕表–La Première,双面表盘,搭载41项功能,打破史上最复杂腕表纪录。

正面表盘布局工整对称,不厌其烦地将多项天文历法功能做到滴水不漏:12时位置副盘为万年历,除月份、星期、日期外,还带有52周指示与四位数字西元纪年。副盘两侧设有两个小视窗,左侧是符合ISO 8601标准的星期数字显示,右侧以颜色方块直观地区分闰年。9时位置为月相与潮汐显示,3时位置为带有24个时区代表城市名称的旋转圆盘,并以24小时刻度区分昼夜。特别的是,和一般时区表仅显示小时不同,其第二时区显示可以精确至分钟。

虽然盘面上找不到,但陀飞轮与三问报时肯定是标配。其三问还是四音锤与四音簧的组合,在每刻钟(包括整点)按程序鸣报出西敏寺钟乐的旋律。此外,位于表背的双秒追针计时功能的加入,集齐了一枚超级复杂功能表款该有的功能。但显然江诗丹顿并不满足,Solaria腕表接下来还要挑战“逐日”与“追星”。

我们知道,历法与节气都是老祖宗们经过长期观察地球环绕太阳的公转以及地球的自转所制定的,展现在钟表中,最实用的无非就是万年历或是日出日落时间、昼夜时长,连时间等式(真太阳时)都几乎用不上。但Solaria腕表却又一口气增加了“太阳位置”“太阳赤纬”“太阳高度”与“太阳中天时刻”这4项与太阳相关的功能,这也是腕表名称的由来。

“逐日”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是“好高骛远”了,那么“追星”则更纯粹是一种浪漫与诗意的表达。翻到腕表另一侧,表盘正中心位置为穹顶北极星,通过双层蓝宝石水晶玻璃设计,可以观测到北半球星空,黄道(黄色圈)、赤道(灰色圈)以及大熊座、天鹅座等熟悉星座均尽收眼底。这个星空以“恒星时”运转,能准确地显示表主设定的所在地位置、抬头观测到的一年四季星空流转的规律变化。再配合追针计时使用,还能实现“天体时间追踪”,让你知道某个特定星座或恒星出现在视野中心的时间,此功能为首创,在以往的时计中从未出现。

复杂,太复杂了!此外,这枚具有1521枚零件的机芯,竟然塞进了直径45毫米、厚度14.99毫米的常规尺寸白金表壳内,如此神乎其技,真正堪称钟表与“奇迹”!

2

BVLGARI

宝格丽

Octo Finissimo Ultra陀飞轮腕表

左右滑动可见多图

本次表展的另一个“奇迹”,归属于再次打破陀飞轮腕表超薄记录的宝格丽。自2014年以厚度5毫米的Octo Finissimo手动上链陀飞轮腕表首度打破该领域的超薄纪录后,宝格丽在超薄领域一路高歌猛进,“破”声不断,几乎年年都有出人意表的精彩之举,近两年更是一骑绝尘。原来破纪录是会上瘾的。

去年2024年,宝格丽以厚度1.7毫米的Octo Finissimo Ultra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腕表,将刚刚于2022年荣登腕表超薄宝座的理查米尔RM UP-01 Ferrari腕表拉下王位,该腕表厚度为1.75毫米。紧接着,宝格丽又于今年以厚度1.85毫米的Octo Finissimo Ultra陀飞轮腕表,再次从去年刚刚创下超薄陀飞轮腕表记录的伯爵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陀飞轮腕表手中夺回权杖,该腕表厚度为2毫米。

虽然差异在毫厘之间,但千万别小瞧了这微不足道的零点几毫米,要知道超薄虽然不被称为“复杂功能”,但要薄到极致,其复杂程度可不逊于制作一枚超级复杂腕表。已经“如履薄冰”了,要再薄上那么0.1毫米都是难上加难。以前我们形容一枚超薄腕表会用“比一枚硬币还薄”来形容,但如今的超薄表不但薄,而且还轻,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如果还想再薄,怕就只能嵌入皮肤里了。

能做到这么薄,就是直接以机芯的底板作为表背,也就是说没有后表壳,为此,机芯主板由密度大、硬度高且超耐磨的碳化钨材质制成;其余表壳材质为钛金属。此外不设表冠,由嵌在表底主板上的两个齿轮分别上链与调整时间。另一个亮点是,腕表采用镂空设计,从正反两面皆可欣赏飞行陀飞轮运转的美态。

3

Ulysse Nardin

雅典

潜水系列Diver[Air]腕表

左右滑动可见多图

另一款“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表款,来自雅典表号称“品牌制表史上最轻盈的机械潜水表”——潜水系列Diver[Air]腕表。这枚44毫米的镂空表款重量仅为52克,若不含表带,重量甚至不足46克,与上一代2021年推出的潜水系列Diver X镂空腕表的105.8克相较,重量直接削减了一半。轻量化成效卓著,雅典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机芯材质采用了质量轻但硬度高的钛金属,擒纵结构与摆轮游丝则采用硅材质;其次机芯大幅镂空,80%的内部空间为空隙,仅20%为实际材质,让整枚机芯仅重7克。在减少材质用量以实现轻量化的过程中,并未牺牲整体结构的坚固可靠,机芯部件经重新设计,测试证明,足以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5000倍的外力冲击。至于为何没有取消自动上链摆陀以进一步减轻重量?那是因为这是一枚防水深度达200米的专业潜水表,而自动上链机制是潜水表认证的官方标准。

表壳由钛金属、碳纤维与Nylo®-Foil尼龙纤维共同组成,这些材质加上擒纵结构所使用的硅,全部或部分来自废弃的材料回收再生的,这是品牌自2020年就开始践行的环保理念。腕表配备两条可替换表带,配备粘扣的白色与橙色弹性织物表带各一,表带重量仅为6克。

4

ROLEX

劳力士

蚝式恒动陆使型腕表

左右滑动可见多图

常年高踞瑞士钟表出口份额榜首、占据1/3壁江山的劳力士,绝对是表迷们瞩目的焦点。但劳力士向来谨(bao)慎(shou),通常要隔个几年才会有一些大动作,比方推出新系列,升级新机芯,搭载新功能,一般来说,每年新表就是“挤牙膏般”改改尺寸、颜色、材质,没有太多新意。但‌陆使型腕表却是劳力士继2012年推出蚝式恒动纵航者型后,时隔13年首次发布的全新系列,更何况,搭载的还是一枚5赫兹高振频的全新7135机芯,再加上奢华运动风的一体式表链和经典三角坑纹表圈设计,可谓杀招尽出,这款腕表不爆,实在说不过去。

陆使型的复古外观有迹可循:一体式表链与俗称“狗牙圈”的三角坑纹表圈灵感来自品牌1970年代的石英表款;纤薄纪念型(Flat Jubilee)表带则重新演绎于1945年随日志型腕表推出的经典纪念型表带;6、9数字的设计取材自探险家型(Explorer)及空中霸王型(Air-King)腕表。有人以为,陆使型就是冲着近些年赚得盆满钵满的百达翡丽鹦鹉螺、爱彼皇家橡树、江诗丹顿纵横四海去的;也有人以为,陆使型将对万国工程师、伯爵Polo、芝柏桂冠、萧邦雪山傲翼、真力时Defy这些“小钢王”带来碾压式杀伤,但无论如何,劳力士总算整了新活,不再靠“水鬼”吃老本。

7135机芯更是讨论度拉满,简单总结下:采用动态脉冲(Dynapulse)擒纵系统替代传统的瑞士杠杆擒纵系统,将擒纵轮一分为二,改变了动力传输至摆轮的方式,增加接触点,既能减少零件磨损,又能提高传动效率,再加上整个擒纵结构以及游丝采用硅材质、摆轮采用黄铜合金、摆轮轴采用陶瓷材质,皆不受磁场干扰,大大降低损耗,无需润滑,并将振频提升至5赫兹,即每小时摆轮摆动36,000次,让时间精度达1/10秒。最后,劳力士竟然将机芯透底了,这可是劳力士在钢表上的首次尝试。

陆使型腕表既有36毫米尺寸的玫瑰金版本,也有40毫米的精钢表壳+白金表圈以及铂金版本,并将表壳厚度压减至9.7毫米,甚至比日志型还薄。表盘有白有蓝,还有表圈镶钻的,正所谓丰俭由人、各取所需。

肯定有人吐槽,说陆使型的审美入不了法眼。但不管你喜不喜欢,都不得不承认这款表势将进入热卖、断货的行列,这是不是和去年百达翡丽推出的Cubitus系列有着殊途同归之妙?无论如何,创新是必要的,改变是必要的,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杀出重围,劳力士凭实力说话。

5

PATEK PHILIPPE

百达翡丽

Calatrava八日动力储存腕表Ref.5328G-001

前文提到百达翡丽的Cubitus系列,这个于去年10月推出的表款也是品牌时隔25年后首次推出的全新系列,除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其方形表壳融入圆润八角形的新颖几何造型,让一部分表迷耳目一新,也让一部分表迷无所适从,但都无损其继续引领风骚。今年表展,在去年45毫米尺寸的基础上,Cubitus推出了40毫米的白金表壳搭配灰蓝色日辉纹表盘与玫瑰金表壳搭配棕色日辉纹表盘的中号尺寸,体贴亚洲人手腕。

但这不是重点,今年的15款新作亮点纷呈,尤其是自动上链的四重复杂功能腕表、自动返回式日期万年历腕表、双秒追针计时腕表、配备31日动力储存的万年历及周历座钟,都让百达翡丽在备受推崇的超级复杂功能时计领域稳坐王者宝座。

但我们将焦点锁定在搭载全新机芯的Calatrava 八日动力储存腕表Ref. 5328G-001。尽管超长动力不像陀飞轮、三问、万年历、计时等被视为机械钟表的传统复杂功能,但制作难度却不可轻忽。它除了能增添佩戴的实用性与便利性,还能为腕表提供更加稳定的动力输出,让走时更为精准可靠。

超长动力在百达翡丽不是新鲜事,翻看品牌历史,超长动力储存表款屡见不鲜,如2000年的十日动力储存腕表Ref.5100、2013年的Gondolo八日动力储存星期与日期显示腕表Ref.5200;此外还有2003年与2009年的十日动力储存陀飞轮腕表Ref.5101,都备受瞩目。那么今年的Calatrava八日动力储存腕表Ref.5328G-001又有何值得称道之处?

和前面几款腕表相较,新作舍弃了矩形表壳设计,采用了圆形的Calatrava壳型,机芯也从矩形改造为圆形。在形状改变的同时,融入多项优化功能与创新技术,尤其是对能耗管理和星期/日期瞬跳显示功能的完善。虽号称八日动储,但当动力储存消耗至第九日时,位于12时位置的拱形动力储存显示将以红色标示,机芯仍将继续运行,只是摆轮振幅会减小,精度可能有所下降。品牌引以为傲的Spiromax@游丝与Pulsomax@擒纵装置均以硅材质打造,抗磁、无须润滑,能减少能量耗损,大大提高了等时性与精准度。

6

CHANEL

香奈儿

J12 Bleu系列腕表

左右滑动可见多图

作为香奈儿最具辨识度的表款之一,诞生于千禧之际的J12今年迎来25周年,走过四分之一世纪,J12成为众多时尚达人与专业表迷腕际的美丽风景。但对第一代拥有J12的拥趸来说,历经岁月洗礼,会发现自己的J12腕表以精密陶瓷打造的外表并无损伤刮痕,无氧化褪色,在时尚语言上也毫不过时,可以再戴个25年。如何说服自己再去添购一枚J12呢?今年香奈儿给了你充分的理由。

2000年问世之际,J12以白色外观现身,并于2003年亮相黑色表款,为了将精密陶瓷烧制出温润如玉的质感与美感,香奈儿花费了许多心血研发,最终才调制出纯粹优雅的白与神秘深邃的黑。不过缤纷的世界本不该只是黑白分明,在消费者殷殷期盼下,香奈儿今年顺势推出J12 Bleu腕表,首次以蓝色哑光精密陶瓷材质演绎J12,让人眼前一亮。

J12 Bleu系列今年推出9款新作,我们来看看入门级的大三针款式。38毫米的J12 Bleu Caliber 12.1腕表与33毫米的J12 Bleu Caliber 12.2腕表,这是J12目前搭载机械机芯表款的两个主要尺寸,既可满足女性消费者需求,也可作为男女对表。

值得关注的是表款名后缀的Caliber 12.1与Caliber 12.2,它们代表腕表搭载的是香奈儿持股、与劳力士集团有着很深渊源的零部件厂商Kenissi Manufacture SA特别为J12打造的专属机芯,皆通过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让J12 Bleu腕表同时满足颜值控与技术控的要求。

7

HUBLOT

宇舶

Big Bang Unico魔力陶瓷腕表

提及陶瓷,就无法错过宇舶,品牌对于陶瓷材质的研发与运用,可谓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如今的陶瓷材质除了黑白,还可以呈现蓝、绿、红、黄等缤纷色彩,但在此之前,陶瓷往往只能以单色呈现,因为不同颜色的陶瓷在烧结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温度与时间,且其收缩率不同,因此要将两种不同颜色的陶瓷在高温下一体成型,且结合处不能有瑕疵或色差,难度极大。但宇舶做到了,被称为“魔力陶瓷”(Magic Ceramic)的双色陶瓷的出现,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此款腕表在今年一月举办的“LVMH钟表周”上已经现身,但品牌将其带至日内瓦,作为庆贺标志性表款Big Bang诞生20周年的重要环节。腕表表圈采用深灰色陶瓷打造,其间排布着深蓝色的圆形图案,圆形图案与表圈的其他陶瓷部分完全融合,乍看之下,还以为是和“波点女王”草间弥生联名的作品,就像一件当代抽象艺术或波普艺术作品。对于如何打造出这样的双色陶瓷,宇舶并未说明,只表示在陶瓷部件的烧制与成型过程中找到理想的平衡点,以确保获得色泽均匀无瑕的成品,并表示这是一项正在申请专利的创新工艺。

这令人联想起去年爱彼发布的全新“迷彩陶瓷”研发成果与原型腕表,2025年是爱彼创立150周年大庆,势必会发布震撼人心的力作,非常值得期待。

0 阅读:20

出色的力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