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与我国相邻的朝鲜发生了内战。北部和南部地区战火不断,硝烟弥漫。战火一度燃烧到我国边境,面对这一情况,毛主席果断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并派彭德怀出马。
彭德怀率领英勇的志愿军部队,雄赳赳地开拔到朝鲜,准备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全国各地的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兵北上。

1950年10月28日,志愿军第89师也奉命入朝。不久后,师长余光茂下了一道荒唐命令,但却救了全师人的命。那么余光茂究竟下了什么命令?为什么这个命令能救全师的性命?
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交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950年6月25日战争刚刚开始,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在150辆坦克开路的情况下,人民军锐不可挡。2天后人民军就攻入了汉城,然后继续高歌猛进,向南部前进。

面对节节败退的南朝鲜军和美国军队,人民军领袖产生了轻敌情绪,不久后朝鲜战场的局势突然发生了两极反转。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率领的“联合国军”,集中了10万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在朝鲜仁川登陆。
美军的兵力雄厚,装备精良,武器弹药充足,号称武装到牙齿,他们一步步地占领了许多城市。北朝鲜的部队不能抵抗美军的进攻,他们只能一退再退。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向平壤进攻。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进入朝鲜后,战争的局势依然很严峻。彭德怀决心阻挡美国前进的脚步,他调动刚刚入朝的志愿军先头部队,在两水洞地区打败了南朝鲜军。两水洞之战,志愿军打出来气势和军威,实现了首战大捷。
1950年11月6日,敌军分东西两线再次对北部发动进攻,麦克·阿瑟要求部队大踏步向前,可是他的两个手下却很谨慎:
西线由沃克中将领导第8集团军,一路走走停停,行军缓慢;东线部队情况更复杂,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和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相互不信任,部队行进很慢很小心,进攻命令迟迟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彭总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他下令志愿军第9兵团在东西两边同时合围,将美军包围起来一举吃掉。麦克·阿瑟果真中了我军的诱敌之计,命令13个师、3个旅的34万人,全力向鸭绿江、图们江前进。麦克·阿瑟扬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
志愿军第9兵团早就急行军至长津湖地区,当时的气温极低,夜里低到零下40度。志愿军为了不暴露队伍的行踪,全部趴在雪地里隐蔽。第9兵团大部分是从南方来的,他们从来没有遭遇过这种极寒天气。许多部队的战士们都穿着单衣,在零下40度的野外隐蔽。

11月25日,西线志愿军同时向敌军发动进攻,打得他们措手不及。许多军队被志愿军围歼,剩下的敌人抱头鼠窜,纷纷逃窜。彭总立刻命令113师向敌军侧后迂回,断敌退路。
113师经过连夜急行军,14小时狂奔72公里,先于美军5分钟占领三所里,切断美军南撤的道路。飞夺龙源里,血战松骨峰。美军进退两难,死伤惨重,仓皇撤逃一路退到了“三八线”。

在长津湖战役之前,没有人会相信,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竟然潜伏10多万的军队;没有人会相信,中国军队敢于主动围歼美国军队;没有人会相信,武器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竟然能击溃武装到牙齿的美陆战一师。
长津湖之战,志愿军将狂妄自大的美军打回“三八线”以南,帮助朝鲜人民军收回领地。这一战让全世界都见识到中国军人的坚韧和顽强,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中国人民,中国真正在世界上挺起了脊梁。

长津湖之战,我军伤亡惨重,其中非战斗减员的数量之多,令彭总非常心痛。许多战士穿着单衣在雪地里潜伏,被冻成了冰雕,牺牲在潜伏的地方。可是即使冻死在阵地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也没有半点退缩。
除了牺牲的战士,部队里冻伤的伤员不计其数,医院的药品告急。就在大部分部队救治冻伤的时候,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在第9兵团中只有89师的冻伤减员最少。原来是因为师长下达了一道荒唐的命令,但正是这则命令救了全师战士的性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余光茂是江西人,1931年就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年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是个妥妥的老革命。他参加过土地革命,见证过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经受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历经数百次战役后,余光茂才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战员。
志愿军第9兵团89师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立刻紧急集结,准备坐火车前往沈阳。部队里的战士大多是江苏一带的人,也有一些南方其他省的战士。在苏北地区的冬天,气候相对温和。如果气温降到0度以下,那就是寒冷的冬天了。

89师的战士们知道此次部队是北上,已经把所有的厚衣服都穿在身上。但南方人不懂北方的寒冷天气,凌晨时分火车抵达沈阳车站的时候,战士们一打开车厢门,立刻感到一股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余光茂瞬间感觉寒风冷得刺骨,他看了看自己的战士们,他们大部分都只是穿着单衣,有少部分人穿得稍微厚一点,可还是冷得发抖。按照部队首长的命令,部队到达沈阳后要立刻开往朝鲜边境。

10月底沈阳的天气还算是北方比较温暖的地方,余光茂听说朝鲜的天气比沈阳还要寒冷,这让他特别担心战士们的御寒问题。余光茂向部队首长请示:“能否让部队在沈阳停留一天,为战士们采购棉衣棉裤等御寒装备。”
部队首长同意了余光茂的请求,部队立即派人出去采购,几乎将全城的棉衣棉裤都买回来了。看着战士们都领到了新棉衣,穿上了棉衣棉裤,余光茂觉得心安了许多。

然而下一秒,余光茂却下达了一个奇怪命令,让战士们把随身背的棉被都拆开。听到这个命令,大家都迷惑了,不知道师长又有什么新想法。原来是余光茂让大家用拆出来的棉花做帽子和手套,保证战士们全身上下都暖和。
正是因为余光茂未雨绸缪,提前为战士们准备了棉衣,又让战士们缝制帽子、手套等御寒物品,这才让89师在野外潜伏时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89师的战士们都说:
“多亏了师长有远见,我们才能抵挡住严寒。如果没有师长的命令,不知道有多少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余光茂依靠一个荒唐的命令,挽救了全体89师的性命,因此受到了兵团领导的嘉奖。

1955年,余光茂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也是对他能力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