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传言中称其怕廖仲恺与彭德怀。真伪难辨,但言其怕彭德怀,不如说两人惺惺相惜更为贴切。
陈赓与彭德怀自战争年代至新中国和平时期,无论军事指挥还是日常生活工作,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38年,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虽已四十岁,仍无知心人相伴。众人屡为他说媒,他却总是淡然处之。
见状,陈赓决定助彭德怀一臂之力,他素来点子多,此番定要施展才智,助其一筹。
1938年秋,彭德怀回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期间,一日与李富春谈工作时,陈赓前来邀请,希望他能一同前去观看球赛。
彭德怀因公务繁忙起初拒绝了观赛邀请,但经陈赓的坚持与李富春的鼓动,他最终决定前往球场,观看了比赛。
陈赓坚持让彭德怀看球赛,因比赛由女同志参与。他意图借此为彭德怀介绍对象,希望他能考虑个人婚姻大事。
彭老总观赛时,目光被一名女球员吸引。陈赓见状介绍道:“此女学员乃北师大学生,名为浦安修。”
陈赓促成彭德怀与浦安修相识,二人交往渐密,相谈甚欢。10月10日,彭德怀与浦安修在延安完婚,结为革命伴侣,陈赓堪称二人媒人。
婚后,彭德怀即赴华北前线指挥八路军。身为统帅,他坚持与战友同甘共苦,不搞特殊,每日餐食标准与众人无异。
1939年某日,彭德怀探访陈赓率领的129师386旅驻地。陈赓欲款待,但了解彭老总简朴性格,深知让其享用佳肴颇为不易。
陈赓思索后得一妙策。餐前,他找彭老总言道:“彭老总,招待不周,此地唯有鳜鱼,战士们刚捕捞几条,望您品鉴这本土风味。”
彭德怀闻之未费分文,遂言:“甚好。”
饭点时,炊事员依次呈上鱼、肉丸子及清炖鸡肉。彭老总初时未觉异样,直至见到第三道菜,方领悟陈赓的用意。
彭老总脸色一沉,说道:“这盘鸡肉怎会是鱼做的?”
陈赓察觉事情败露,便笑称:“这些同样是我们捕获的,未花分文。”
彭老总未动一筷。事后,陈赓对炊事员笑道:“虽未吃鸡,但我们亦有收获,彭老总毕竟还吃了些鱼和肉丸子。”
抗战爆发后,彭德怀长期前线指挥,过度劳累致健康受损,且拒补营养。陈赓深感忧虑,万般无奈下,选择以欺骗方式劝其补充营养。
陈赓与彭老总情感笃厚,却从未让私人情谊干扰公务,始终保持工作判断的客观与公正。
1940年春,陈赓以太岳军区司令员身份赴八路军总部见彭老总。他敬了标准军礼,但彭老总仅抬头冷淡打量,之后默不作声。
陈赓吃了闭门羹后郁闷退出,向总部同志打听:“彭老总生气了?今日何人惹他?”
陈赓询问多位同志,均获“没有”答复。一番追问后,众人开始回想今日之事。突有同志提醒陈赓:“陈司令,是否见彭老总时行为有失礼之处?”
陈赓肯定地说:“没有,我敬礼后站了许久,一动未敢动。”
结果,人群中传来声音:“陈司令,您未扎绑腿,是否因此惹彭老总不悦?”
陈赓闻言,断定原因在此,知彭老总严于军容。他迅速绑好腿,随即前往拜见彭德怀。
陈赓敬礼完毕,彭老总抬头与他交谈,问道:“陈赓,你清楚我为何发怒吗?”
我未能妥善绑好腿。
身为军队司令员,我若此刻放任你,待你归营后,岂不更无人能制约你这司令员?
陈赓诚恳接纳彭老总的批评,随后两人转入正题,开始讨论工作事宜。
彭德怀与陈赓的战友情在新中国成立后未减,反而日益深厚,两人建立了更加牢固的情谊。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为创建军事工程学院,每日熬夜工作。长期劳累及旧伤导致他身体欠佳,哈军工初成时,他多次心绞痛发作,但仍坚守一线。
1957年,陈赓因心肌梗塞入院,卧床治疗3个月。鉴于其身体状况,中共中央决定让他退居二线,专注疗养。
陈赓接调令后,直冲彭老总办公室,怒拍调令于桌,质问:“彭老总,为何批准?针对我吗?”
彭老总理解陈赓欲继续工作的愿望,未责怪其行为,仅表示:“我无法更改调令,此乃中央决定。”
陈赓深知中央与彭老总的心意,但他迫切希望重返工作岗位。
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逝世。这位曾向彭德怀请求工作的开国大将,结束了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