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玉米市场是真热闹,价格起起伏伏的,咱就说2025年这开年,玉米价格的事儿可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到底是真涨还是虚晃一枪?后续又会怎么发展?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唠唠这玉米市场的门道。
从前段时间开始,就有增储的消息出现,然后豆粕的价格又突然开始反弹了,一下给玉米市场带了来不小的情绪反转。如果单纯从期货市场来看的话,玉米期货已经突破了“最危险的时候”,目前可以说算是要开始上涨的通道了。不少人瞅见这趋势,就觉得玉米价格肯定要一路飙升了。但咱们实话实说,玉米市场就真的能如愿开始上涨?

先来说说山东地区的情况,最近山东地区的深加工变化那叫一个快。从表面上来看的话深加工给出的价格是一路涨,每天都能看到涨价的消息,就光去看表面的话,市场氛围特别好,天天都在持续上涨当中。但事实可不是这么个情况,现在一些小规模的粮商可以说是有点“苦不堪言啊。”我有个朋友,就是干基层粮商的,他跟我大倒苦水。
本想着借着这波涨价,能多赚点钱,可等把粮食拉到深加工,才发现这里面全是套路。企业在验收粮食的时候,各种指标卡得死死的,稍微有点不符合,就开始 “加扣”。本来看着价格涨了,满心欢喜,结果算下来,不仅没多赚钱,还白白搭进去不少运费和人工,可不就免费当搬运工似的。

转过头咱们再说说东北的情况,现在要说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深加工最特别了!随着现在市场的“快速转变”,黑龙江地区的深加工到车辆每天都在持续的减少当中,而深加工为了能够顺利的收到玉米,无奈只能被迫选择涨价收购。这报价速度快得惊人,大家看着都很兴奋。可实际上呢,这背后有两个目的。
第一点是深加工想提高报价,然后吸引周边的玉米“到我这来”。你想啊,价格高了,农民和基层粮贩子就想着赶紧把粮食卖出去,粮源就快速地从农民手上转移到了深加工周边。
二是虽然明面上在涨价,可深加工在收粮的时候,通过压水、扣量等手段,使得实际收购价格跟涨价前没啥区别。很多人看到涨价消息就激动,觉得能大赚一笔,可实际上却被这些操作弄得晕头转向,这可不就是有点 “掩耳盗铃” 的感觉嘛。

这么一来,很多人对玉米行情就产生了怀疑。大家都觉得,这玉米价格虽然看着不会下跌,但涨得也太不实在了,到处都是烟雾弹。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收储这事儿了。最近这收储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到处都在说收储的事儿。可收储真的把玉米价格抬起来了吗?其实目前还并没有,现在增储的主要是将那些“快不行”的玉米行情撑起来。而且收储的标准那是相当严格,很多粮食根本达不到收储的要求。现在只要玉米水分稍微有一点的不合适,就不收,收购的标准就是这么严格。

那玉米价格接下来到底会怎么发展呢?短期的玉米预计会进入一个“蜗牛式”的上涨行情。这是有依据的。有个经济学家叫康德拉季耶夫,在1926年提出了康波周期表。这康波周期每50 - 60年为一个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回升四个阶段。目前刚好就是最后的阶段当中,所以它就会开始“蜗牛式”的慢慢上浮。在这个阶段,经济整体趋势是向上的,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玉米市场作为经济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这个大周期的影响。
从具体的数据和市场情况来看,1月份玉米价格出现了上涨。先说南方地区的玉米,目前南方地区的玉米报价高的甚至都干到了一块二一斤了,比去年同期要高。24年和25年的玉米总产量预计还是会继续持续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不算大。预计25年的玉米缺口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25年的进口玉米有特别大的概率会持续减少。

从需求情况来看的话,过完年一开春,养殖端大概率会开始补栏,对饲料的需求也会开始持续增长。而2024年下半年的饲料需求量就比上半年上升了20%,预计2025年上半年还是会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玉米是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饲料需求的增加,肯定也会对玉米的价格起到很大的支撑,玉米的价格自然而然的也就更容易上涨了。
再说说东北地区,那里可是玉米的主产区。往年的时候,东北的玉米通常在过完年才会大规模的集中出售。因为年前天气寒冷,运输和销售都比较困难。不过今年,东北地区的玉米储存情况比较好,都进行了上架储存,这使得玉米的品质得到了提高。预计年后市场上东北地区的玉米会相对紧俏,价格也就有了上涨的动力。

另外,中储粮在东北扩建了粮食储备库,库容增加了不少。等到2025年3月冰雪融化后,中储粮会继续收购玉米。这对稳定玉米市场价格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玉米市场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整体趋势是缓慢上涨,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玉米市场的价格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虽然目前有上涨的趋势,但大家在面对市场变化时,还是得保持理性和谨慎,不要看别人怎么样自己也就跟着怎么样,谁和谁的情况都不是一样不同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只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