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起来,我最期待的就是那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金灿灿的米油浮在表面,喝一口从喉咙暖到胃里,整个人都舒坦了。要说这小米粥啊,看着简单,其实门道可多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碗看似普通却大有讲究的小米粥。
别看小米粒儿小,营养可一点儿都不含糊。它可是"五谷之首",含蛋白质比大米还高,而且特别好消化吸收。我奶奶常说"小米养人",这话一点儿不假。小米里头的B族维生素特别丰富,对肠胃不好的人特别友好。我坐月子那会儿,婆婆天天给我熬小米粥,说是补气血、养脾胃。现在我家孩子上学前,我也总爱给他煮一碗,暖暖的喝下去,一上午都不容易饿。
冷水煮还是热水下锅?差别可大了
说到煮小米粥,最关键的就是这个下锅的水温了。我刚开始学做饭那会儿,觉得不就是把米扔水里煮嘛,后来才发现这里头学问大着呢。
冷水煮派:这是我妈传授给我的"祖传秘方"。把淘好的小米直接放进冷水里,慢慢加热。这样煮出来的粥特别绵软,米粒都开花了,米油也出得多。原理是小米从冷到热慢慢受热,淀粉充分糊化。不过时间要长一些,得耐心守着锅,时不时搅和两下。
热水下锅派:这是我婆婆的拿手做法。水烧开了再下米,说是能锁住营养。这样做确实快,20来分钟就能喝上粥,米粒比较完整,吃起来有嚼劲。但要注意火候,容易糊底。我老公就爱吃这种带点颗粒感的。
两种方法我都试过,说实话各有千秋。要是时间充裕想喝浓稠的,就用冷水煮;赶时间的话就热水下锅。不过要提醒一句,肠胃不好的最好选冷水煮的,更养胃。
几个让小米粥更好喝的小秘诀
1、淘米有讲究:小米不用像大米那样使劲搓洗,轻轻淘两遍就行。我见过有人把米搓得都碎了,营养都流失啦!
2、浸泡不能少:不管是冷水煮还是热水下,提前泡30分钟绝对事半功倍。我一般早上要煮的话,睡前就把米泡上。
3、火候是关键:大火煮开后一定要转小火慢熬,我婆婆说这叫"紧火粥,慢火肉"。记得用勺子顺着一个方向搅,这样出油多。
4、点几滴香油:这是我从楼下早餐店老板那儿学来的。粥快好的时候滴两滴香油,香味立马就不一样了,而且粥特别亮。
5、别急着揭盖:煮好关火后焖5分钟,米油会更厚。我闺女就爱挑上面那层米油吃。
挑选小米的技巧:
1、看颜色:好的小米是鲜亮的黄色,发白或者发暗的都不行。我老家山西的小米特别金黄,熬出来的粥颜色正。
2、闻味道:抓一把闻闻,要有股清香味。要是闻到霉味或者怪味,再便宜也不能要。
3、摸手感:干爽不粘手,颗粒饱满的最好。有一次我贪便宜买了陈米,摸起来潮乎乎的,煮出来特别难吃。
4、新米陈米要分清:新米熬粥更香。教大家个土办法,拿几粒米放嘴里嚼,新米是甜的,陈米发苦。
熬一碗好粥,最需要的就是耐心。我现在周末有空就会慢慢熬一锅,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闻着渐渐飘出来的米香,特别治愈。老公总说我熬的粥比饭店的还好喝,其实哪有什么秘诀,无非是用心罢了。
大家不妨明天早上就试试,按我说的方法熬一锅。记住啊,冷水煮的像绸缎一样滑,热水下的带着米粒的嚼劲,就看你喜欢哪种了。要是第一次没做好也别灰心,我当初可是熬糊了好几锅才摸出门道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doge][doge][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