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直了,小心以后弯腰驼背,”
“孩子写作业总趴桌子,怎么说都不听!”
最近一位妈妈焦急地向我吐槽:
孩子写不了一会儿作业就喊累,要么歪着身子,要么勾着手腕用力写字,肩膀一高一低像个小山包。她起初只觉得是孩子偷懒,直到体检报告上赫然写着“脊柱侧弯倾向”,才慌了神……
这不是个例!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500万,且低龄化趋势明显。你以为的“坐没坐相”,可能是脊柱发出的求救信号!

脊柱侧弯:可不止是“丑”
脊柱就像大楼的钢筋,一旦歪斜,全身健康“亮红灯”。轻则高低肩、剃刀背,重则压迫心肺、影响呼吸,甚至导致瘫痪。
脊柱侧弯是继肥胖和近视之后,影响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问题。
更具现有数据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生率在2%至4%之间。多见于10至18岁,正处于骨骼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并且女孩的发病率高于男孩。
长期趴桌、勾腕写字、单肩背包等习惯,让脊柱承受“不可逆伤害”。

有的家长还心存侥幸:“孩子长大了,侧弯会不会自己就好了?”
不太可能!
孩子0-10岁和青春期是长得最快的时候,也是侧弯度数蹿得最快的时候。
这个阶段要是不赶紧干预,错过最佳时机,等侧弯严重了,做手术风险都大得多。
坐姿不良的元凶:感统能力不足!
许多家长以为反复提醒“坐直”就能解决问题,殊不知,孩子弯腰驼背、握笔姿势错误,根源在于感统能力失调。
1. 感统失调如何毁掉孩子的脊柱?
●前庭系统弱:肌肉张力不足,孩子像“软面条”,根本挺不直腰;
●本体觉差:大脑对身体的“地图”模糊,写字时勾手腕、下笔重,肩颈被迫代偿发力;
●肌耐力差:坐5分钟就累,只能靠趴桌子“借力”。
案例:一个8岁男孩总用拳头攥笔,写字时整个右肩下压,导致明显高低肩。
他的手部本体觉迟钝,只有用力握笔才能感知到“自己在写字”,久而久之肩颈肌肉失衡,脊柱逐渐歪斜。

2. 单纯矫正脊柱=治标不治本!
孩子书写时包手握笔姿势,同时还有勾手腕握笔,下笔比较重,所以孩子在写字的过程中肩部自然就下压,会导致我们所说的高低肩的问题。
如果单纯只做脊柱的调整,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先改变他的书写,再调整身体姿势。
必须从根源改善感统能力,重塑正确发力模式!
感统训练提升“身体掌控力”
下面介绍3个家庭改善方法:
①蹦床或跳绳
蹦床是居家训练最简单的教具了,也是感统训练中的常客。
双脚跳跃类的动作,可以锻炼腿部、臀部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从而提升核心稳定性,这样孩子的安坐能力就慢慢提升了。

②走马路牙
窄窄的马路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锻炼前庭功能的道具。
对孩子的身体平衡稳定性、协调能力和视觉的空间感知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③平地正转或倒转
让孩子双手左右平举,原地顺时针旋转6圈,再逆时针旋转6圈,观察孩子的反应和眼球跳动,及时调整旋转次数。
家长必看
想要早点发现脊柱侧弯,在家就能做个简单测试:
●首先可以从后面去看孩子肩膀的高低,如果有明显的高低就是高低肩。这是脊柱侧弯一个基本的检测方法。
●第二步让孩子双脚并拢、立正站好,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弯腰90度,这个时候我们用两个手摸着孩子的肩膀,向下竖直去摸,看两侧是否有明显高低。如果有高低的话,就属于“剃刀背”。

要是有,就得赶紧去医院检查。
脊柱健康是一辈子的事!
感统能力就像孩子的“隐形盔甲”,决定了他们如何掌控身体。与其焦虑孩子的坐姿,不如从现在开始,用科学的训练提升他们的“身体智慧”。
转发给身边家长,别让脊柱侧弯偷走孩子的健康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