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129师是一支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英雄部队,也是二野的前身部队。同许多伟大军事家一样,刘伯承元帅注重在战争中培养优秀将领,因此在其麾下作战过的指挥员,无论建国后地位如何显赫,对刘帅无不以“老师长”相称。

在刘帅的带领下,129师下辖的独立旅旅长徐深吉就是一位后起之秀。
徐深吉出生于1910年,是湖北省黄安县人。别看他年纪较轻,却是一位老革命。少年时期,徐深吉在徐家河村读过几年私塾,可是由于家庭贫困,求学生涯总是断断续续。国共合作时期,曾在基层发动过农村革命。那时,徐深吉上过农村夜校,接触了进步思想。
“四一二”之后,徐深吉为了穷苦人翻身当主人,在17岁的年纪就参加了黄麻起义。起初,徐深吉属于红四方面军系统。1930年,他正式加入组织,担任过交通队排长、11师31团连长职务。

在军队里,徐向前是他第一个军事领路者。1931年11月,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宣告成立。徐深吉很快升任为218团团长。后来,组织上怀疑徐深吉有“改组”嫌疑,便将他关了两天。调查清楚后,组织上还是没有撤下防备之心,让他留在军部当了参谋。
就职后,红四方面军要转移,路过了苍溪县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遍布稻田,闷热潮湿,徐向前吃罢晚饭,找到了郁闷的徐深吉,对他说:“深吉同志,在军部当参谋,工作很多,责任重大,必须埋头苦干。”
随后,徐向前又交给了徐深吉一项任务——找地图。这既是命令,也是信任。徐深吉当然明白这层含义,立刻两腿立正,响亮回答道:“是,总指挥,坚决完成任务!”几天后,徐深吉就曾县志里,找到了地图。

另外,徐深吉还风尘仆仆地深入实地调查,向群众请教,询问县城到集镇有多少里路程,到某村有多远。根据群众提供的信息,徐深吉画定地图的比例尺,将阆中、仪陇、宣汉等附近八个县的地图合在了一起,完成了任务。
抗日时期,徐深吉来到了129师,被任命为独立旅旅长。不过,这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职务。很快,徐深吉就当上了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带领了朝气蓬勃的娃娃军抗击日本侵略者,并创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在冀南地区,徐深吉发挥了麻雀战的优点,依托高山密林、江河湖泊、平原地道,重创了日军,还得到了师部的表扬。解放战争时期,徐深吉错过了最佳时机,主要是由于其身体出了问题,从事的都是后方保障工作。

也正如此,建国后,徐深吉才只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旦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徐深吉因长期从事保障工作,就被调到了空军,主管后勤工作。徐深吉没有抱怨,服从组织的决定,在空军建设事业上倾注了心血。
1967年,徐深吉不受反革命集团待见,受到了迫害。长达六年的时间,徐深吉是有苦说不出。幸运的是,多亏了老朋友秦基伟的帮助,才度过了难关。直到1973年,徐深吉再次出山,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

改革开放以后,徐深吉渐渐退出了一线工作。退伍后,徐深吉保持着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故而比较长寿。2000年,徐深吉走完了90岁的一生。他身前留下了遗嘱,如果自己的脏器允许,可以捐赠给医疗机构,用来造福人类。
参考资料:
《徐深吉》太行英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