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云南昆明的田女士一直感觉鼻子里痒,还经常流鼻血,后来在家人的建议下她去了医院。没想到在医生的一番检查下,从她鼻子里取出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而田女士对这一情况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据田女士自己回忆,鼻子痒、经常流鼻血的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之前一直感觉挺好的,也没感觉到异常。来到医院,她把情况描述一遍之后就开始了各种检查,而当医生用仪器去观察她鼻腔里的情况时,发现里面竟然有东西在动!这可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会是个什么东西呢?
后来经过医生的一番操作,终于把这个不停蠕动的东西取了出来,众人看到这一情景后更是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这是一条已经有5公分长的蚂蝗!取出来的时候,还能明显看到胀鼓鼓的躯体,不用猜肯定是吸饱了血的!鼻子里怎么会有蚂蝗呢?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人都感到纳闷。
经过田女士的一番苦苦回忆,才想起曾经有一次她和家人去山里游玩,当时又热又累,刚好看到旁边有泉水就蹲下来就着泉水洗了一把脸。在那之后没多久,她就偶尔感觉到鼻子不太舒服,但当时没在意,也没往这方面去想。如今取出这个大蚂蝗,才让她突然想起之前那一幕,心里是又庆幸又害怕。
无独有偶,河南的一位5岁的男孩小淘近一年来也有咽疼、呼吸困难甚至睡觉打鼾的情况。终于在孩子又一次哭闹着喊嗓子疼后,父母带他来到了医院。这一次的检查结果同样让在场的人都惊讶不已,医生从小淘的体内也取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蚂蝗,个头之大连经验丰富的医生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在详细询问了小淘的生活习惯之后,医生推测,这条蚂蝗很可能跟小淘喜欢喝生水的习惯有关系。因为农村到处都有水沟,男孩子又爱贪玩,跟伙伴儿们疯闹累了渴了就直接在水沟里捧点水喝,稍不注意,蚂蝗可能就被带进了体内。加上这条蚂蝗生存的位置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吸食献血也非常方便,所以才能在他的身体里活那么久而且还越长越大。
蚂蝗,学名水蛭,是一种生活在水中或潮湿地方的无脊椎软体动物。因为全身上下没有骨头,所以蚂蝗在行动的时候是靠着身体后端耸起然后推动前端,这样不停“蠕动”的。而在水中前行时,蚂蝗则呈现的是波浪式的游动姿势。
就像人们对蚊子有误解一样,认为所有的蚊子都会叮人吸血,事实上只有少部分雌蚊子在繁殖期的时候才会吸血,大部分的蚊子是以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蚂蝗也一样,蚂蝗有生活在陆地上的旱蚂蝗,也有生活在水里的。旱蚂蝗不会吸人血,水里的蚂蝗只有部分淡水水域中的才吸血,海水中的蚂蝗则不会。
有人认为蚂蝗有钻破皮肤进入人体的功能,其实这太高看它们了。蚂蝗分为有吻蛭和无吻蛭两种,而这两种蚂蝗要想吸食人血都必须先在皮肤上咬开一个缺口让血流出来,或者皮肤上本身就有伤口。蚂蝗吸血的时候会用尾部的吸盘紧紧抓牢皮肤,让自己固定住,食物一直非常充足的话它们不会随便乱跑。所以,蚂蝗根本不可能通过皮肤就钻进人的身体。
有人说,蚂蝗的生命力很顽强,不然也不会发生那么多蚂蝗在人体内靠吸人血而生存的案例。但事实情况真是这样吗?蚂蝗在被吃进肚子里究竟会经历怎样的过程?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番。
一、饮用野外的生水,蚂蝗趁机进入口腔。蚂蝗是不会通过皮肤的破损部位钻入体内的,它们只能通过口腔、鼻腔等身体其它有孔洞的地方进入,而且在进入人体时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异常。
因为蚂蝗生活在潮湿有水的环境中,所以当我们因为口渴在野外饮用了生水时,很可能就会将幼小的蚂蝗一起喝进身体。此时,蚂蝗最先到达的就是我们的口腔。这里的环境比较潮湿,而且温度也适宜,其实是适合蚂蝗的生存的。
但很少有蚂蝗会在口腔里停止不动,因为它们会不停蠕动,喜欢钻到光线暗的地方。所以,进入口腔的蚂蝗会在光线的刺激以及自身的不停蠕动下往咽喉部前进。
二、咽喉部为蚂蝗的生存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蚂蝗会在这里长久生存。相比较口腔的开放和时常的光线刺激,咽喉部太适合蚂蝗生存了。这里阴暗潮湿,环境也相对更加安静,还有足够的氧气供它们生存,最主要的是在这里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供它们吸食。
所以,如果蚂蝗进入人体内后能生存下来,大多数就是在咽喉部位。也有可能会顺着咽喉往鼻腔里蠕动,因为鼻腔的环境同样也适合它们生存。但也只有在这些地方,才可能发现活着的蚂蝗,一旦再往其它地方蠕动,结局可能就是另外一种了。
三、顺着食道进入胃里,在胃酸的腐蚀下蚂蝗会被消化。如果蚂蝗被我们喝进嘴里,再顺着食道进入我们的消化道后,这种环境中它们是无法生存的,所以那种蚂蝗可以在体内任何部位生存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蚂蝗在进入胃部后,会面临着胃酸的强大腐蚀,在这种高浓度的胃酸腐蚀下,蚂蝗很快就会变成一滩废弃的物质随后被排出体外。别说繁殖了,就连生存都是个问题。
再者蚂蝗的生存需要有足够的氧气,而胃部的空间本身就比较密闭,即便里面有氧气,含量也非常低,根本满足不了蚂蝗长期生存的需求。所以蚂蝗是不可能在胃里活下去的。
通过以上对蚂蝗进入体内后存活情况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蚂蝗在体内存活也是有条件的。如果生存环境适宜,这些看着让人“毛骨悚然”的动物不但会活下来,甚至还能跟人共生长。那蚂蝗是怎样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体内的呢?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就能尽量减少蚂蝗不小心钻入体内的机会。
一、在野外喝生水时不小心被吸入口腔,然后一直寄生在咽喉部或者鼻腔。蚂蝗喜欢生活在有水潮湿的地方,在农村下过河沟和水田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知道什么时候腿上、脚上就爬了蚂蝗,等发现的时候个个都吸饱了血,即使用力去拉扯也很难将它们从身上拽掉。
在野外游玩的又累又渴时,看到干净清澈的山泉水就忍不住想洗把脸、喝上一口,整个人顿时神清气爽。殊不知,这样很可能就让蚂蝗趁机进入了我们的口腔或鼻子。往往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体内的蚂蝗,都是个头比较小、还未发育成熟的小蚂蝗,所以不仔细看很难被发现。
二、野外的池塘里游泳时,蚂蝗趁机钻入体内,并在身体里长久存活。蚂蝗能进入我们体内还可能因为是在野外的池塘里游泳时,蚂蝗不知不觉被我们带回了家。野外的池塘中,寄生虫比较多,为蚂蝗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所以这种水体环境中蚂蝗也比较多。
而我们在游泳时,身上大部分的皮肤都是与水面直接接触,为蚂蝗爬上身体减少了阻碍。所以,在野外的水塘最好还是不要轻易下水游泳,既是为了保证我们自己的人身安全防止不小心溺水,也是为了防止被一些寄生虫进入体内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