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女英雄是怎么变成“红颜祸水”的?你熟悉却又不知道的苏妲己

煮鹤社会 2025-03-16 11:24:37

如果要评选《封神演义》的第一女主角,身为反派的苏妲己排第一恐怕不会有任何争议。

在“红颜祸水”这个赛道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妲己“独占鳌头”至少得有上千年!

你可能没看过《封神演义》,但你不可能不知道苏妲己。

你可能不了解妲己的具体事迹,但你肯定明白“狐狸精”的文化意义。

这就是苏妲己,美艳之名远播的同时却又邪恶;明明大家都很熟悉,却又觉得神秘。

为啥大家会对苏妲己有这么矛盾的印象?她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秘密?

本文是煮鹤仙人手打解密《封神演义》第四篇,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点赞关注,以便获取前后文信息!

九尾狐与苏妲己

尽管大多数人知道苏妲己的故事,都是从《封神演义》里知道的,可实际上《封神演义》里几乎没有记录苏妲己任何事迹。

《封神演义》第二回苏妲己的父亲冀州侯苏护,因为朝觐商王的时候没有给尤浑、费仲送礼,这俩人因此向纣王进谗言,说他家有个漂亮闺女,应该献给大王咪西咪西。

好色的纣王听了之后就召见苏护,跟他商量献女儿的事情。

结果苏护听了不但不肯,还把纣王骂了一顿之后反出了朝歌。

后来纣王让北伯侯崇侯虎和西伯侯姬昌攻打冀州,崇侯虎打不过苏护,就请来了弟弟崇黑虎帮忙。

崇黑虎用道术抓住了苏护的儿子苏全忠,苏护被逼急了,提剑想杀了妲己再举家自尽以免受辱。

这时妲己第一次出场,这时候她还活着。

原著里是这么写的:

苏护带十分烦恼,仗剑走进后厅。只见小姐妲己,盈盈笑脸,微吐朱唇,口称:“爹爹,为何提剑进来?”苏护一见妲己,乃亲生之女,又非仇敌,此剑焉能举的起。苏护不觉含泪点头言曰:“冤家!为你,兄被他人所擒,城被他人所困,父母被他人所杀,宗庙被他人所有,生了你一人,断送我苏氏一门!”

作者虽然没有描写苏妲己的样貌,但从“盈盈笑脸”和“爹爹,为何提剑进来?”这句话里,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少女天真无邪的模样。

后来郑伦擒住崇黑虎,姬昌写信劝通苏护送献女。

当苏护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苏护的夫人的反应是这样的:

夫人含泪言曰:“此女生来娇柔,恐不谙侍君之礼,反又惹事。”苏护曰:“这也没奈何,只得听之而已。”夫妻二人不觉感伤一夜。

以上两段就是《封神演义》中,关于苏妲己几乎所有篇幅了。

后边写的是谁呢?其实是“借体还魂”的九尾狐。

关于苏妲己的更多细节,咱们后边再说,先顺着剧情说说九尾狐。

苏护带着苏妲己去朝歌走到恩州的时候,驿丞告诉苏护,说驿站里三年前来个妖精,劝苏护不要带女儿住在里面。

苏护照例不信邪,非要住驿站。

结果当晚三更前后,驿站果然来了妖精,众人惊慌失措之下苏妲己房间里的灯灭了,等到慌乱过去苏护赶来再点灯的时候,九尾狐已经吸走了苏妲己的精魂,占据了她的肉身。

按《封神演义》里的说法,九尾狐是三年前就得了女娲娘娘的法旨,刻意在恩州驿等了苏妲己三年。

至于为啥非要等三年后,一定在恩州驿害妲己?这个作者也没细说,问就是“天数”。

这个九尾狐,是轩辕坟三妖之首,占据苏妲己的身体之后,不但怂恿纣王造了炮烙、虿盆等酷刑,还逼反了黄飞虎,剖了比干的心,可谓狡猾毒辣,坏事做尽!

从《封神演义》里描述来看,九尾狐绝对属于凶残邪恶妖怪的典型。

然而有意思的是,正史当中九尾狐不但不邪恶凶残,她甚至还是祥瑞,是君王德被苍生的象征!

《孝经》有云:德至鸟兽,狐生九尾。

大致意思就是说,君主大德惠及鸟兽的时候,才会有九尾狐出现。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西汉王褒的《文选.四子讲德论》中,还有这样一句记载: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

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说当年周文王应了九尾狐的祥瑞,东夷人才归服歧周。

(姬昌:他毁谤我啊!他在毁谤我啊!)

除了以上两条,还有很多资料可以证明,九尾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被当做祥瑞看待,而不是妖精。

为啥到了《封神演义》里,九尾狐就成了凶残邪恶的妖精了呢?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咱们还是得回到妲己身上。

红颜祸水之谜

《封神演义》这部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部分人物故事都早有原型,作者搜集整理之后又做了一些改动。

苏妲己的故事也不例外。

关于纣王因为听信后宫被讨伐,早在《尚书.牧誓》里就有所记载。

原文如下: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这段话的意思前文已经解释过了,大概就是姬发公布商王受的几条罪状,其中第一条,就是所谓的“惟妇言是用”。

但这里并没有提到妲己的姓名,没说纣王对哪个女人偏听偏信。

后来相传为左丘明所写著的《国语》当中,有这样的记载:

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与胶鬲比而亡殷。

这段话虽然很简短,但跟《封神演义》里妲己的故事主体却已经对的上了。

就是说纣王带人攻打有苏氏,有苏氏打不过就向纣王进献美女妲己求饶,纣王得到妲己之后很宠信她,而妲己却跟胶鬲一起让殷商亡了国。

其他历史典籍中,对妲己的记载基本上也都是这段记载大同小异,都是商王打有苏氏,有苏氏打不过献妲己免祸。

《封神演义》里故事架构看似没变,但纣王攻打冀州的原因,却变成了就是为了逼苏护献女。

这个改动看似不起眼,可妲己却从为了家国献身的可怜女英雄,变成了引发战争的“红颜祸水”。

《封神演义》为什么要这么改?

说白了原因只有一个:封建理学。

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武王伐纣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进步故事。

可从《牧誓》等周人自己早期的资料来看,武王伐纣成功带来的至少不全是进步,很可能还带来了一个在我国盛行千年的腐朽观念——重男轻女。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我国第一位有明确典籍记载的女性军事统帅妇好,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

当代历史学家李学勤曾在其著作《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对商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军事角色进行了相当详细的分析论证。

李学勤先生认为,商代女性在祭祀和军事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妇好并不是一个孤例,商代贵族女性应该普遍拥有封地和个人势力。

而周代则全然不同。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查周代的著名女性。你会惊奇地发现周朝号称八百年,著名的女性居然只有两种:一种是太姜一类贞顺的贤妻良母;一种就是夏姬、文姜那样的浪荡美人。

别说军事政治了,就连文化艺术方面都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这种强烈的对比,足以证明商代女性的地位远高于周代。

强调男性权威,很可能是姬发灭商的理论依据之一,所以他才在《牧誓》中反复强调“牝鸡司晨”。

悲催的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推崇的就是《周礼》,后世门徒在学习儒家思想时,把对女性的成见也给保留了下来。

苏妲己,无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按照《国语》或其他典籍的记载,有苏氏被商王征讨,打不过了就进献妲己以求免灾。而妲己到了纣王身边后,不但免除了有苏氏被的灾祸,还一劳永逸的灭亡了商国。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妲己都称得上是位拯救家国的“女英雄”!

怎么就成了周人所谓的“红颜祸水”呢?

结语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九尾狐和妲己,还是我国文化输出最成功的典型之一。

在日本的动漫当中,九尾狐和妲己都经常出现,她甚至还被传说投生到了日本,有一个名字叫做玉藻前。

曾经风靡一时的《潮与虎》和《火影忍者》,都或多或少第运用了九尾狐的文化形象。

这充分证明,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典籍,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文艺创作者,根据这座宝库,创作出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流行世界!

资料来源:

《封神演义》

《国语》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参考工具:

豆包AI

百度AI

Deepseek

0 阅读:3

煮鹤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