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旅如何“留客”?6个对策!

建设看三农 2024-04-11 18:27:11
在众多的特色旅游中,很多年轻人“反向旅游”,具有特色美食、旅游景点与乡土文化的小众乡村成为热门地点,我们应该如何抓住这个”下沉式“发展机遇,去除滤镜美颜,让游客来了还想来,不再是昙花一现,我们可以试着从这6个方面思考。

01、科学决策

乡村旅游项目前期决策分析是确保项目成功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研判乡村旅游项目,可以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性,对于整个项目的投资建设,不能盲目跟风,模仿照搬。

着重对地域资源进行评估,考虑该地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对旅游的适应性,对于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地方,坚决不能随意发展乡村旅游,避免“遍地开花”。了解周边地域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和竞争优势,分析地域在市场上的定位和差异化,以确定项目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02、多元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乡村旅游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实现升级。注入互联网、电商、休闲体验等新的发展思路,建立在线平台,游客可以提前了解乡村旅游的信息、预订行程、参与VR线上体验等,并在实地游览时享受到更便捷的导览和服务。

同时优化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宣传、内容营销等手段,提高线上平台的曝光度,并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参与乡村旅游。线下应提供便捷的交通和服务,加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和服务连接,例如公共交通、停车设施、厕所等,以提升游客的便利度和舒适度。

03、回归乡味

乡村旅游的落脚点是闲适自然,乡村是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集合体,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遗产,游客可以参观古老的村落、传统的建筑、历史文化遗迹等,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在项目规划时如果把乡村开发得太过豪华,太过高大上,反而失去了乡村旅游的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不能按照城市规划的思路去规划设计,万万不能摒弃乡村的质朴和自然,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始终将“乡土气”作为特色。

04、品牌赋能

农业观光?还是休闲体验,亦或者是发展民俗体验、乡村美食?现在大部分的的乡村旅游都呈现同质化的问题。乡村旅游项目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合理确定乡村旅游的主导方向。

乡村旅游核心的魂,应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品牌,可以从文化品牌、生态品牌、民宿品牌、服务品牌等多个维度,构建 “小而精美”乡村文化部落。让游客在放松体验的同时,真正融入到乡村文化、特有的民俗中,体验乡村美丽所在。

05、场景升级

要超越传统的观光+餐饮,乡村游玩的就是休闲、放松、惬意。所以在模式打造上,可以让游客完全集中到情景,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消费体验。乡村的松弛感是车水马龙的城市所不能及的,多元化的场景体验拓展,如:耕作体验、沉浸式手工体验,更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06、盘活资源

从助农直播爆火开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过去了。农特产品成为很多人的关注,乡村游可以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伴手礼及美食。当地特色美食+IP,将农副产品进行文创包装销售,提升农副产品本身的价值,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和美的追求,以包装为媒介,传播地域文化与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

乡村土特产在乡村旅游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体验意义。它们既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的符号,同时还能够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为乡村旅游增添独特的魅力。

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既能满足大众旅游的需求,也顺应了乡村旅游拓展升级的趋势。从“卖风景”,再到“卖品牌”,可以说在推进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乡村旅游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发展乡村旅游不是简单的“开门迎客”,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能乘风破浪,爆火出圈。

本文素材来源于:一诺农旅、旅游节庆营销智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0 阅读:0

建设看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