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一假期,让很多人充满期盼,尤其是孩子们,放假了城里孩子可以跟大人出游,农村孩子更加喜悦,能回到家,满山遍野找野味,不管是山樱桃还是栽秧泡,多数地方都在五一前后成熟,成了农村孩子们的零食,尤其是90年代以前的孩子,那可是山间美味,如今的孩子却不太感兴趣。
虽然今年的五一受疫情影响并没有开学,也没有放假一说,这样农村的孩子更加的幸福,随时想吃就上山,那满树红红的果子吸引力可不小,如今城里有人卖到了20元一斤,这种果子就是栽秧泡。
栽秧泡,是我们黔东地区的称呼,这种野果子的名字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覆盆子”,上个世纪的大文豪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过覆盆子,就是这样的一种野果子,使多少农村80,90后孩子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满山找野味的年代。
覆盆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在我国大量分布,常见于灌木林、松树林、路边、土埂以及荒山等地,别称很多,如:悬钩子、树莓、刺泡、木莓等,在我们黔东地区称为“栽秧泡”或“刺泡”,成熟时期多在4月底至5月中旬,这时候正是我们当地栽秧的时节,故此称为“栽秧泡”,其植株周身带刺,虽然采摘棘手,但是它的酸甜美味就算刺到手也没在意。覆盆子成熟时是不错的山间野味,青果时却是中药覆盆子。
小时候,逢周末,就跟伙伴们拿着竹制饭盒上山找栽秧泡,有栽秧泡的地方,只要不开荒把根挖掉,几乎每年都在固定地方都能找到红红的果子,每次在山上都是摘栽秧泡吃到饱然后再用竹饭盒装着带回家跟家人们分享。放牛时更方便,遇到果子多的时候,就在附近找大叶子(一种不知名植物)包起来,然后带回家。栽秧泡对于农村人而言,不仅小孩子喜欢,就连大人也喜欢,但凡遇到农闲或是毛毛雨天气,大人们都会结伴上山摘泡吃,远远的就能听到叔叔婶婶们爽朗的笑声。
这么好吃的野果子,很多人会惊讶,为什么市面上很少见到?其实这是由于其不耐储存的原因。栽秧泡果子是聚合果,未成熟或半熟的是比较酸的,只有熟透的才酸酸甜甜,也有少量果子甘甜无酸味,皮薄汁多,稍微挤压就会弄破留汁,所以城里人很多没有口福品尝到它的美味。如今,在国内只有东北有规模种植。
虽然栽秧泡不耐储存,大面积种植需要较高的深加工配套,但是在农村完全可以从山上移栽到离家里较近的大田,栽植简单,对土壤没有太多要求且喜光,适合大田种植,每年五月,能在家门口吃到栽秧泡是挺不错的。栽秧泡繁殖有根蘖繁殖、分株繁殖、移株繁殖,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山上挖根繁殖,挖取15-20厘米的根茎,在11月至次年三月进行移栽,如果是三月挖根,最好选择有芽头的根茎进行移栽。
前两天还带儿子上山摘泡来,六岁的儿子喜欢得不得了,爷俩摘来就往嘴里送,吃得饱饱的还给家人带了些回来,晚上吃饭牙齿酸得不行。还是小时候的味道,还是小时候的感觉,只不过,从小孩变成了孩子父亲。
这几天天气晴朗,适合上山采摘刺泡,朋友们,如果你的家乡有这种栽秧泡,不妨走出家门,去接近自然,美味的栽秧泡在等着你,不仅可以回味童年,还能品尝新鲜山味,惬意。你的家乡有这种栽秧泡(覆盆子)吗?你们都称呼什么呢?
了解更多农村趣事及三农知识,点击关注【下坝毛哥】,带你一起,知农事、亲自然、长知识,喜欢此文的欢迎收藏、转发分享,你的点赞是毛哥前进的动力。(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