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栽秧季节,过去农家办“栽秧茶”,现在几乎听不到这词了

下坝毛哥 2020-05-15 15:47:35

马上又要到端午了,每年的端午时节,正值栽秧的季节。以前一到栽秧,寨上的邻居们都是你帮我我帮你,今天叔叔家明天太公家,因为全寨都是同宗同族,互帮互助是常有的事,而栽秧人家都要操办“栽秧茶”,就算没栽秧的,主人也是非常欢迎到家里吃栽秧茶的。

栽秧茶,流传于我们黔东地区,也就是栽秧当天做的茶饭,虽然是茶饭,但是有别于平日里的普通茶饭,有它的特色,更有着节日一样的氛围。要栽秧前,主人碰到亲戚朋友或关系好的乡邻,都会邀请到家里去吃栽秧茶,这也是我们当地端午前后除了端午节外另一种比较具有地方性的农耕习俗,颇为隆重。

为什么说栽秧茶有别于平日里的茶饭?

平日里,家家都是粗茶淡饭,不像现在这样三天一小炒、五天一大餐的。以前,农村的生活很朴素,只有到了重要节日时才会操办好吃的,栽秧茶的规格也就相当于节日的规格,但是却有着自身的特点。家常豆腐,以前只有在过年过节才会制作,平日里是吃不到的,但是栽秧茶中必定会有豆腐菜肴。

咸鸭蛋,现在听起来是多么平常的食品,而在农村,却是很难得的食材,尤其是过去农村,本身养鸭的不多(养鸭会消耗大量的粮食),而栽秧茶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咸鸭蛋。栽秧前,农家就会到乡里到处购买,或是到周边集市上购买,有时候,为了买鸭蛋,得赶两三个集市才能买到。这充分说明了咸鸭蛋在栽秧茶中的地位,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咸鸭蛋,栽秧当天,三餐必备。

除了家常豆腐跟咸鸭蛋外,栽秧茶可谓跟过年一样,但凡家里好吃的,都会拿出来招待来帮忙的寨邻,之所以栽秧茶饭这么特别,与栽秧的劳动强度有关。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就知道,尤其是山区的人,栽秧是非常累的,从秧苗床拔秧苗然后挑到移栽的大田,一天下来,都是弯着腰在田里劳作,腰酸背痛。没栽过秧的看到栽秧可能是一种农耕美,其实很累,正因为有了栽秧茶,大家累并快乐着。

为什么如今连“栽秧茶”都很难听到了呢?

九十年代开始,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逐渐开始荒芜,种地的越来越少,种水稻的更少,以前家家户户有耕牛,如今,村里很难再见到牛的身影,栽秧在部分村寨成了回忆,如我们紧挨的三个村寨,已经流转土地很多年。其他村寨,还有少数人家还在种植水稻,但是却没再听到栽秧茶的说法。

除了土地荒芜种水稻的减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从互帮互助到了相互打工的变化。过去,你帮我我帮你,没有工钱一说,如果没有及时帮回,那就以工天计算,还欠别人几个工,随着部分出去打工,留下的也需要挣钱,互帮互助也就开始逐渐消失,留下的是相互打工,但是需要给工钱。过去在农村团结互助,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化,团结的民风在消失,更谈不上互助,就算请人帮忙开工钱,有的人家也很难请到人,这种情况下,过去如过节的栽秧茶,在不知不觉中就离我们越来越远,几乎听不到了。

社会在发展,农村很多传统习俗变得越来越淡,不少习俗或朴实民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渐消失,那种淳朴而友爱的温馨场面,多数只能在记忆中、在梦中。朋友们,你们那有“栽秧茶”的说法吗?对于农村变化,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分享哦!

了解更多农村趣事及三农知识,点击关注【下坝毛哥】,带你一起,知农事、亲自然、长知识。喜欢此文的,欢迎收藏、转发分享,你的点赞是毛哥前进的动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