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买入伊利!

成长的价值 2025-02-20 19:18:23

账户里剩了一些余钱,买了一些伊利,之前也买过,今天相当于加了一些。

这部分钱应该是去年持仓股的一些分红,一直没注意。

大的方向上来说。

消费一直是我喜欢的板块,但奈何之前估值太高了,经过4年的调整,直到去年年底我才敢说泡沫终于出清了。

从2021年的高点到现在,消费的估值也只有去年下半年才进入低估区间。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我特别关注消费的主要原因。

从短期的角度来说,我不认为消费进入低估了就可以立马起飞了,因为我们现在依然面临经济疲软,消费降级的时期。

从弹球理论角度出发,股价和弹球一样,高处跌落至底部的时候,总会蹦跶那么几下才能真正的“触底”,消费板块目前还在寻底过程中。

更别说现在市场的热点都被AI,机器人吸引过去了。

该说的之前和大家说了很多了,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聊聊投资伊利的几个思考点。

1,伊利和蒙牛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双寡头,其中伊利的市场份额还要比蒙牛要大一些,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属于行业的绝对龙头。当前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约42千克,远低于欧美(90千克以上),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伊利的增长空间咱先不说,至少需求端是稳定的。

2,伊利当前市盈率不到15倍,接近近10年估值底部。假设未来净利润年均增长8%-10%,2027年合理市值区间预计在1460亿~2920亿元,对应股价依然有较大修复空间。

3,目前来看,伊利的股息率已经在4%+了,并且连续多年超3%,现金流稳定,就算股价未来一年不涨,依然会有股息收益,同时股息也从侧面对股价有支撑作用。

4,虽然伊利的基本盘一直在液态奶,但是这几年伊利在奶粉、奶酪、矿泉水、植物基、牛肉产业等新兴领域加速布局,而且这些新业务都是依托在伊利多年的渠道上进行的,可以很好的逐渐弱化单一品类风险。目前来看,大多数新业务增长都比较可观,是我喜欢的做事风格,有点体制内职员做副业赚钱的感觉。

整体来说,伊利的逻辑可以用几个字概括:行业格局稳定+龙头优势明显+分红保障确定+估值低位显著。

我对伊利的规划是仓位上限不超过20%,买入价格不超过28元,布局周期不少于半年。

仓位上限保证持仓均衡度,买入价格保证筹码性价比,布局周期是为了留出观察期,方便随时调整。

前两个大家好理解,最后一个是为了对伊利盈利的确定性有一个至少半年的观察期,消费的核心逻辑就是需求稳定,需求稳定的背后就是盈利确定,盈利确定之后才能保证分红确定,这是一环套一环的。公司可以不增长,但不能不持续赚钱。

全文完。

0 阅读:0

成长的价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